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建筑表层空间设计

書城自編碼: 411560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建筑建筑外观设计
作者: 宋睿琦、胡一可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122467461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7.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百花谱
《 百花谱 》

售價:HK$ 85.8
美国文明观察全三册(哈佛大学美国文明史大家钱满素美国文明三部曲,国内一流的美国文明研究著作)
《 美国文明观察全三册(哈佛大学美国文明史大家钱满素美国文明三部曲,国内一流的美国文明研究著作) 》

售價:HK$ 206.8
教育的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原书第2版)
《 教育的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原书第2版) 》

售價:HK$ 64.9
两种自由的追求
《 两种自由的追求 》

售價:HK$ 54.8
通向财务自由之路:心理实战篇(珍藏版)
《 通向财务自由之路:心理实战篇(珍藏版) 》

售價:HK$ 108.9
许子东文集9:21世纪中国小说选读
《 许子东文集9:21世纪中国小说选读 》

售價:HK$ 108.9
好望角系列·被遗忘的中美洲:革命、暴力与移民的根源
《 好望角系列·被遗忘的中美洲:革命、暴力与移民的根源 》

售價:HK$ 118.8
先秦战争与政治地理格局:换个角度看历史,破解华夏战争密码
《 先秦战争与政治地理格局:换个角度看历史,破解华夏战争密码 》

售價:HK$ 85.8

內容簡介:
本书以“城市-建筑”边界立论,提出建筑边界不仅仅是以物理环境界定的建筑表皮,而是以人的体验为核心的建筑表层空间。将与街道、广场、庭院及外部空间相连接的建筑表层空间视为重要媒介,并将城市空间功能及人群行为纳入其中,形成“建筑-人-环境”一体化的研究视角,探究“空间-要素-行为”三者之间的影响机理与作用机制,深入解析建筑表层空间设计规律及设计方法。本书试图解决建筑周边公共空间视觉吸引力低、利用率低,以及空间活力度差,与人群行为不匹配等问题,进而提升商业建筑及周边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和空间活力,从而打造城市高品质形象,对于城市更新、既有建筑改造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關於作者:
宋睿琦天津仁爱学院建筑学院教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会员。天津大学建筑学专业工学博士、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建筑学专业工科硕士(Dipl.-Ing.)。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城市更新、公共空间与环境行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天津市科研计划项目1项、天津仁爱学院-天津大学教师发展基金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6篇、国际会议论文2篇。作为主创人员完成方案设计项目30余项,实施项目10余项,曾获得国家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2项。作品参展联合国中文日展览(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德国包豪斯百年展。胡一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主任,UED执行主编,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荷兰莱顿大学国际亚洲研究所(IIAS)访问学者、中国台湾东海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景观智慧化规划与设计、城市更新、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基金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青年项目3项;出版著作6部、译著14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
目錄
第1章 建筑表层空间的研究基础1
1.1 研究背景3
1.1.1 城市发展中的建筑空间营造4
1.1.2 从建筑边界到表层空间6
1.2 表层空间的概念界定8
1.2.1 表层空间的发展历程8
1.2.2 表层空间的相关概念17
1.2.3 表层空间的研究内容21
1.3 建筑表层空间认知的理论与方法24
1.3.1 边界层概述25
1.3.2 表层空间的相关理论28
1.3.3 表层空间采用的方法32
1.4 建筑表层空间功能及分类33
1.4.1 建筑表层空间的形式33
1.4.2 表层空间的功能要素47
1.4.3 表层空间的分类48
1.5 本章小结51
第2章 建筑表层空间的调研与分析53
2.1 调研方案设计——以天津市为例 54
2.1.1 场地预调研55
2.1.2 调研内容63
2.1.3 物质空间数据采集方法与过程67
2.2 场地基本信息及总体分析67
2.2.1 商业型67
2.2.2 生活型70
2.2.3 旅游型74
2.3 临街商业建筑表层空间行为注记分析78
2.4 本章小结82
第3章 视觉环境对建筑表层空间停留行为的影响85
3.1 表层空间视觉环境对人群行为的影响分析86
3.1.1 表层空间吸引要素调研86
3.1.2 吸引要素与人群行为相关性分析87
3.1.3 疫情影响下消费行为的调查94
3.2 室外视角下表层空间界面开敞度与视觉感知95
3.2.1 调研对象特征95
3.2.2 开敞度因子提取103
3.2.3 心理维度与满意度的相关性——视觉感知比较SD 111
3.2.4 客体指标对感知的影响119
3.3 室外视角下表层空间吸引要素与驻足行为120
3.3.1 总体规律特征分析120
3.3.2 停留偏好调研121
3.3.3 吸引要素与驻足行为结果123
3.4 室内视角下表层空间就座偏好分析124
3.4.1 表层空间环境特征因子提取124
3.4.2 视野范围是吸引的首要要素127
3.4.3 就座偏好区域分析及其首要原因130
3.5 本章小结131
第4章 建筑表层空间视觉环境研究 135
4.1 商业步行街与购物中心选择偏好比较137
4.1.1 选择偏好调查统计137
4.1.2 表层空间视觉环境影响138
4.1.3 新型零售模式兴起139
4.2 城市外部空间环境中建筑表层视域范围140
4.2.1 视域分析原理140
4.2.2 建筑表层空间视域分析141
4.2.3 单元空间视域分析145
4.3 指标选取及评价147
4.3.1 空间要素构成147
4.3.2 空间行为类型149
4.3.3 指标体系构建152
4.3.4 指标体系解析154
4.4 评价模型构建161
4.4.1 指标权重的确定161
4.4.2 临街商业建筑表层空间评价模型构建164
4.4.3 临街商业建筑表层空间评价模型结果164
4.5 本章小结165
第5章 建筑表层空间优化方法167
5.1 既有设计方法及流程168
5.1.1 功能导向型设计168
5.1.2 外观导向型设计170
5.1.3 环境导向型设计171
5.2 表层空间优化方法及流程173
5.2.1 表层空间优化方法174
5.2.2 表层空间设计原则174
5.2.3 表层空间优化流程179
5.3 表层空间优化设计案例182
5.3.1 生活型表层空间优化设计案例——海棠书院183
5.3.2 生活型表层空间优化设计案例——万德庄大街火锅店196
5.3.3 商业型表层空间优化设计案例——“爱依服”服装店205
5.4 本章小结214
第6章 总结与展望217
6.1 总结218
6.2 展望221
参考文献223
后记226
內容試閱
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城市治理过程中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交界处,是引发问题、触发机会的重点区域。建筑表层空间更新是当下我国推动城市公共空间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建筑表层空间作为城市的表情,是人在城市中体验空间的最主要的媒介,在城市更新中具有重要作用。本书以“城市-建筑”边界立论,从人的视觉感知视角提出:建筑边界不仅仅是以物理环境界定的建筑表皮,更是以人的体验为核心的建筑表层空间。建筑表层空间是连接建筑与街道、广场、庭院等外部公共空间的重要媒介,也是空间功能和空间中人群行为的重要载体,在城市的改造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临街建筑改造目标不应仅关注立面或形象,更应与空间功能和人群行为建立具体关联。
本书从建筑边界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建筑空间及结构,对表层空间进行了全面定义,并选取临街商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现场调研进一步将建筑表层空间分为商业型、生活型和旅游型三大类。通过人群行为观察、注记、问卷等方法采集信息并选取指标,构建建筑表层空间综合评价体系,分析表层空间不同视觉环境指标对停留人群行为的影响,探讨建筑表层空间与人群分布的关联性。笔者调研了人群对街道空间的环境感知情况,将其与表层空间视觉环境指标数据展开相关性分析,探讨不同环境属性对街道氛围塑造的贡献情况。通过调整界面尺度、形式、开敞度、透明度,增减表层要素等,并以视域分析为优化依据,全面改进和优化了表层空间方案设计。
本书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研究。
1.界定建筑表层空间概念,明确分类及属性,探明建筑表层空间的相关机理
从建筑学视角剖析“边界是‘空间体’”,提出了皮骨分离形成表层空间;同时跨越学科边界,提出建筑表层空间的概念和以人群感知为主体的建筑表层空间研究思路。从建筑的物理环境边界、功能边界、结构边界、空间心理边界及空间体验边界五方面梳理建筑表层空间的理论框架。在传统的涂黑、层透、廊空间的建筑空间分类基础上,增加空间操作、功能属性、界面透明度三个层面,对表层空间进行多维度分类,并深入分析其属性特征,揭示了内外结合的表层空间影响机制。
2.提取建筑表层空间要素,明确视觉环境对表层空间的影响,探寻建筑表层空间与人群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构建建筑表层空间评价体系
通过问卷调查、行为注记分析,结合建筑表层空间视域分析,明确临街商业建筑表层空间的功能属性。在此基础上,从建筑表层空间的功能属性和人群空间体验的视角出发,提取空间功能、空间路径、人群感知三个研究层次,构建临街商业建筑表层空间多角度综合评价体系,对不同研究地点的表层空间进行评价,实现表层空间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突破。
3.改进和完善建筑表层空间优化设计流程,建立空间、要素与人群行为三位一体的空间设计体系,提出建筑表层空间优化方法及策略
与传统由内而外的“设计建造”流程相比,建筑表层空间设计是由表及里地重塑已有建筑边界的过程,进一步引发建筑内部空间的重组。建筑表层空间的提出使得“立面是最后一道工序”的传统设计流程改变。设计者重新思考人的需求及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构建了室内外空间联动的表层空间优化方法。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实现多个案例的建筑表层空间优化设计,充分发挥创新优势、体现实际意义,从微观尺度为城市更新提供新思路。
本书提出建筑表层空间概念。表层空间是建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升建筑空间吸引力、拓展室内外人群驻留空间、优化建筑形象等作用。在城市更新中,建筑表层空间的视觉吸引力对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表层空间的改造更新将带来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双向改变,构建引发新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方法,从微观尺度为未来城市的更新改造及服务设施建设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全书结构框架如下图所示。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