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
》
售價:HK$
233.6
《
文化南方:中古时期中国文学核心传统
》
售價:HK$
70.6
《
台湾四百年:精装珍藏版
》
售價:HK$
59.7
《
古玺印与古玺印鉴定
》
售價:HK$
141.6
《
中国官箴
》
售價:HK$
120.0
《
纽约四百年:为冒险而生的移民之城
》
售價:HK$
115.6
《
故宫还可以这么看
》
售價:HK$
198.2
《
高句丽渤海研究论集
》
售價:HK$
151.0
編輯推薦:
1.回应实践需求:从当前学前教育领域较为关注的游戏与课程的关系入手,回应实践关于二者的困惑--如何理解游戏与课程、如何理解游戏的课程自觉、如何设计游戏课程、如何指导游戏课程等,提供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的理论框架、思路指引及实践指导。
2.聚焦核心主题:着力围绕游戏课程的理论基础及技术规范两大逻辑架构内容,理论篇提供游戏课程的概念解析、存在方式、要素分析、设计框架等,实践篇从基于课程自觉的游戏指导、环境创设、材料提供、各类型游戏介入等维度展开论述,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逻辑。
3.论述深入浅出:一是本书内容涵盖理论分析、策略方法与实践案例,指导性、可读性强;二是体例设计及呈现样态丰富,设计有“问题情境”“内容导读”“案例分析”等多样板块,辅以图片图表等,好读、易懂并能指导实践。
4.受众广泛多元:本书设计上兼顾教材、职后培训及日常工作参考需求,融通理论与实践,既可用作学前教育专业职前培养教材和幼儿园教师培训用书,还可作为一线幼儿园教师及园长、教科研人员等的参考用书。
內容簡介:
心理学、脑科学及童年社会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提示:游戏是学前教育阶段最具吸引力和教育潜力的学习方式之一。幼儿园课程如何支持幼儿的游戏化学习(playful learning),支持他们在主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是创新教育方式以满足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基本命题;游戏与课程的整合或融合亦成为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是一本关于幼儿园游戏课程化改革的“百宝书”,此次为第2版修订版。全书基于幼儿园游戏的课程立场,结合当前幼儿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以幼儿教师的游戏信念为出发点,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幼儿教师应该及实际具备的游戏理论,然后结合国内外课程改革经验和实践,特别是当前游戏课程化改革的成果,重点阐述了教师基于课程自觉开展游戏指导的策略问题及注意要点等。
全书包括理论篇、实践篇两篇共十章,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至第三章阐述了幼儿园游戏课程的概念、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的基本理由、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存在方式;第四至第六章阐述了幼儿园游戏课程创生的理论与技术,包括教师的游戏理论基础、游戏课程创生的观察基础、游戏课程的生成策略等;第七到第九章围绕幼儿园游戏课程实施的一般性技术路径,探讨了课程自觉意识下的游戏指导策略、游戏环境与游戏材料的提供技术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第十章结合角色游戏、建构游戏与户外游戏,进一步探讨了幼儿园游戏的指导要点与注意事项等内容。
關於作者:
彭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学者,台湾屏东大学访问学者。兼任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等职。主要从事幼儿园游戏与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文化认同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4项,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学前教育研究》《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等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多篇,出版《教育性教学交往论》等专著多部。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校级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获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目錄 :
理论篇
第一章 幼儿园游戏课程概念的提出
第一节 幼儿园游戏的概念
第二节 幼儿园游戏课程是什么
第二章 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的基本理由
第一节 基于幼儿游戏的价值
第二节 基于幼儿园游戏的教育性本质
第三章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 游戏课程寄生存在方式的历史演进及其危害
第二节 游戏课程互生存在方式的表现及其基础
第三节 游戏课程的理想存在方式及其改革与实践
第四节 幼儿园游戏课程存在的当代典型:安吉游戏
第四章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要素分析
第一节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目标
第二节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内容
第三节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实施
第四节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评价
第五章 幼儿园游戏课程设计的基础
第一节 教师的游戏理论基础
第二节 幼儿园游戏课程设计的观察基础
第六章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预设与生成
第一节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预设
第二节 幼儿园游戏课程的生成
实践篇
第七章 课程自觉下的幼儿游戏指导
第一节 教师游戏指导的误区与正解
第二节 教师游戏指导的方式
第三节 教师游戏指导的具体策略
第八章 环境:为幼儿游戏创设空间与情境
第一节 游戏空间的规划
第二节 营造积极参与的游戏氛围
第九章 幼儿园游戏材料和玩教具
第一节 游戏材料的种类
第二节 游戏材料的选择原则
第三节 游戏材料的投放要求
第十章 对各类游戏的理解及介入
第一节 角色游戏
第二节 建构游戏
第三节 户外游戏
第四节 教师游戏介入的禁忌
內容試閱 :
再版序言
2018 年,《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
书自出版以来,曾多次印刷,好评如潮,2021 年 12 月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
秀成果奖二等奖,多地教育局、学前教育指导中心、学前教育专业学会、大中专
院校等采用本书作为职前职后的培训教材,近 5 万名幼儿教师接受过基于本书的
培训,受惠幼儿园超过 1000 所,受惠幼儿园既有普通幼儿园,也有特殊幼儿学校,
不少幼儿园园长称本书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的“百宝书”,很多幼儿园将本书
作为幼儿教师的书目。
当然,这并不是说本书完美无缺。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新观点与改革实践,使
我们有了修订 2018 年版本的想法。关于幼儿园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幼儿园课程的儿
童视角,以及游戏与课程的整合或融合等思考,催生了浙江省安吉县幼儿园的“游
戏革命”,也推动了江苏省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建设项目的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的
不断碰撞中,课程的游戏化与游戏的课程化日益被视为实现游戏教育价值的两条路
径。不过,课程游戏化的逻辑起点是课程,游戏课程化的逻辑起点是游戏。课程游
戏化与游戏课程化中的课程有预设与生成之别,游戏有“工具性”和“本体性”之
分。a 无论是课程的游戏化,还是游戏的课程化,我们都看到了游戏的课程意义,
且最终追求的是以游戏为中心的课程,或谓“游戏化课程”。无论是课程的游戏化,
还是游戏的课程化,似乎都源于“儿童本位”的教育观,然而,细思则可发现,两
个概念的含义均与我们持何种课程观相关。在现代主义的课程观及课程开发的目标
模式看来,无论是课程的游戏化,还是游戏的课程化,它们都强调课程与游戏的确
a 黄小莲:《和而不同: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辨析》,载《上海教育科研》, 2020(1)。
1再版序言
4
定性与预设性,因而,确定或预设的课程知识如何通过游戏的手段,或者预设的游
戏内容如何达到课程的目标,必然成为从业者主要关注的问题。后现代主义的课程
观则与此相关。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强调的是课程的弹性、不确定性与生成性,这
又使得无论是课程还是游戏都变得不可捉摸。如何在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预设与生
成、确定与不确定之间保持平衡,是本书的逻辑起点。本书第 2 版在第 1 版的基础
上,更为自觉地从幼儿园课程的经验 / 活动取向思考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关系,明
确提出“游戏课程”的概念,即明确“游戏本身就是课程”,从课程高度自觉审视
幼儿园游戏,并将重点放在对游戏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阐述上。基于幼儿园游戏的
课程立场,我们决定将书名修订为《幼儿园游戏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在内容上,
本次修订结合当前幼儿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反思了游戏促进学习的条件,依
据幼儿园游戏课程的理论基础与技术规范两大逻辑,全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至第
三章阐述了幼儿园游戏课程的概念、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的基本理由、幼儿园游
戏课程的存在方式;第四至第六章阐述了幼儿园游戏课程创生的理论与技术,包括
教师的游戏理论基础与游戏课程创生的观察基础以及游戏课程的生成技术策略等;
第七到第九章围绕幼儿园游戏课程实施的一般性技术路径,探讨了课程自觉意识下
的游戏指导策略、游戏环境与游戏材料的提供技术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第十章结
合角色游戏、建构游戏与户外游戏,进一步探讨了幼儿园游戏的指导要点与禁忌等
内容。
在修订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国内外的大量专著、教材、论文及其他成果,
在此表示感谢及深深的敬意。本书的修订出版,要特别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
领导及编辑们,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最后,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教学与研究的成
果,依靠一己之力完成,难免有考虑不周之处,恳请各位读者对本书存在的疏漏和
不足提出宝贵意见。
彭?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