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HK$ 
			85.8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64.9
			  
			《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售價:HK$ 
			65.8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294.8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HK$ 
			173.8
			  
			《 
			唯美手编.17,绚丽的春夏毛衫
			》  售價:HK$ 
			53.9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140.8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217.8
			  
			 
     
      
      
      
      
         
          內容簡介:  
         
           
            在行业实践中,原始设备制造商往往通过授权的方式将再制造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再制造商,但这种外包策略下的再制造品会对新产品市场造成严重的产品侵蚀。基于此,部分原始制造商,如Sun Microsystems、Lexmark等,通过对回收渠道的把控来有效应对第三方再制造商的再制造品侵蚀问题;与之相对应的是,另一部分原始制造商,如苹果、惠普和Bosch Tools等,则通过对再制造品销售渠道的把控而有效应对第三方再制造商的再制造品侵蚀问题。基于上述实践背景,本文聚焦于原始制造商可采取两种不同的渠道把控策略——回收渠道策略和再营销渠道策略,并分别从经济绩效和环境效益的角度去研究两种不同渠道策略下的再制造运作管理问题。
           
         
      
      
      
      
         
          關於作者:  
         
           
            张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副研究员,电子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供应链与运营管理。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多项广西区级项目,主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共生关系下平台商业模式的决策优化与协调机制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级项目3项。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目錄  
         
           
            第1章 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