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单词
A ... 2
B ... 10
C ... 17
D ... 27
E ... 34
F ... 38
G ... 45
H ... 50
I ... 54
J ... 58
K ... 60
L ... 61
M ... 65
N ... 70
O ... 72
P ... 76
Q ... 89
R ... 90
S ... 96
T ... 109
U ... 114
V ... 115
W ... 118
PART 2词组
A ... 122
B ... 124
C ... 129
D ... 133
F ... 135
G ... 136
H ... 138
I ... 140
K ... 142
L ... 143
M ... 144
N ... 145
O ... 146
P ... 149
Q ... 151
R ... 152
S ... 154
T ... 160
U ... 166
W ... 167
正序词汇索引表 ... 169
內容試閱:
10分,不是梦
大家都知道,备战考研英语,词汇是基础,但它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经常有同学苦恼:考研大纲上的词汇都背过了,做题时明明每个单词都认识,但放在一起却看不懂句意,影响上下文的理解,有时还会直接导致失分。出现这种问题,除了有语法不扎实的原因,还有可能是你遇到了它们——看着眼熟却不知道意思的词汇,简称“熟词僻义”!
它们看着眼熟,所表达的却是我们不常见的含义。它们无处不在,不论是文章、题干,还是选项、答案,都有它们的身影,有些词甚至还是真题里的“常客”。如果你只凭猜测去答题,往往容易丢分。但是,如果你想快速提分,它们却是利器!
为何是提分利器?
对于每1 分都可能关乎是否上岸的考研人来说,搞定熟词的僻义绝对是短期快速提分的好办法。因为这类词不仅重要,还可以短时间内突击搞定!
一方面,这类词很重要。 首先,题目里直接考,直接决定得分。
仅以2025 年英语(二)为例,仅选项、答案和翻译里直接考查到熟词僻义的题目,总分值就高达9 分!如果再算上语篇里的间接考查,在近10 年的真题中,每年真题里的熟词僻义所影响到的分值就不低于10 分!若是碰到熟词僻义的考点,你会,就能得分,你不会,就只能丢分了。来看个简单的例子,在2025 年英语(二)的翻译题中有这么一句:“But such feelings of connection markedly dip when entering a long gap.”句中的谓语动词dip 看着很眼熟,但意思却显然不是我们熟悉的“涮,浸,蘸”,无法翻译。而其实这个词在这里意思是“下降,下落”。
其次,语篇里也涉及,间接影响得分。
考研英语里对熟词僻义的考查范围很广,除了像上面那样在完形填空里设空、翻译句子里包含,还会出现在语篇中,影响你对语篇含义的正确理解。2022 年阅读Text 3 文章里有这么一个句子:“First coined in 2010 by user experience expert Harry Brignull, ‘dark patterns’ is a catch-all term for practices that manipulate user interfaces to influence the decision-making ability of users.”其中就包含了两个熟词僻义,如果你不知道句首的coin 在这里并不是作名词,而是作动词,表示“创造,杜撰;首次提出”,句中的practice 在这里不是作动词,而是作名词,表示“做法”,那整个句子理解起来就会很难。
最后,每年都考,想绕都绕不开。
考研似乎特别“青睐”熟词僻义这类词。今年考过,
不见得明年就不考;如果再考,也不见得还考相同的释义。比如“approach”一词,最常见的是作动词,表示“接近”,但在2016 年和2023 年的真题中却考查了它的两个僻义:
① vt. 处理;对待(e.g. you approach it instrumentally)
② n. (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e.g. change our approach)
并且作名词这一用法在2020 年阅读Text 3 里还考过。
熟词僻义都有哪几类?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考研英语中,熟词僻义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本身是熟词。
单词一看都认识,但考查的词性或含义属于生僻的那一个。比如2023 年翻译中的一句“And he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a movement called Romanticism, which celebrated the wonders of the natural world.”这里的celebrate 就不是我们熟悉的作动词表示“庆祝”的用法,而表示“赞扬,赞美;歌颂”。
第二类:核心部分是熟词。
比如2021 年阅读Text 4 中的一句“In one study, participants completed a battery of eight tasks.”你可能想当然地认为此处的battery 是“电池”,虽然这确实是battery 的本意,但在此处它却表示“一系列;一批;一群”。所以在这里,仅凭熟词去猜测含义并不可行。
第三类:含有熟词的词组。
熟词很好识别,但是和其他词构成词组或者短语后,你可能就不认识了。比如,2023 年阅读Text 2 中的“The parks do all this on a shoestring.”句子包含的短语就和shoestring 并没有关系,而是表达“以极少量资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