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长安四千年:都城史视角下的王朝兴衰史
》
售價:HK$
184.8

《
渔樵问对
》
售價:HK$
64.9

《
一起探索港珠澳大桥
》
售價:HK$
107.8

《
精益医疗 医疗质量、患者服务与医院效益的协同增长之道 医院管理底层逻辑解析手册+新医改时代医院生存指
》
售價:HK$
86.9

《
怪谈百物语:魂手形 宫部美雪作品
》
售價:HK$
63.8

《
北境之王 白刃 奥斯瓦尔德与不列颠七国时代 魔戒 冰与火之歌 现实版 圣王 奥斯瓦尔德及其所处的不
》
售價:HK$
118.8

《
2025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年度报告
》
售價:HK$
379.5

《
中国折纸动画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
《六韬》《三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汉族军事著作,唐黄滔在《祭南海南平王》中记载:“天生大贤,浚六韬三略之才谋。”两本皆为战略战术上的集大成者,后来被用来泛指兵书、兵法。《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一部有重要价值的兵书,全篇采用周文王、武王与太公问答的行文方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战术战略等方面的理论,被誉为兵家权谋的开山之作,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列《武经七书》之一。《三略》又称《黄石公记》《黄石公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专讲兵法、兼顾军事战略的奇书,传说为西汉初期黄石公传授给张良,《武经七书》之一。
|
| 內容簡介: |
|
《六韬》通篇为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的问答之辞,受到历代兵家武将的重视。《六韬》以政治战略为主,兼顾军事战略,是军事战略和实战经验的总结,对前代兵法兵书也有所借鉴吸收。《三略》又叫《黄石公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专讲兵法战略,兼顾军事战略的奇书,传说为西汉初期黄石公传授给张良的。全书分为上略、中略、下略。上略主要讲设立礼赏、辨别奸雄和显现成败;中略讲述区别德行、研究权变;下略剖析道德,明察安危得失,分辨善恶。
|
| 關於作者: |
|
太公望(约前1156—约前1017)周代政治家、军事家与韬略家,又称姜太公、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尚父,一说字子牙,被尊为“百家宗师”。黄石公(约前292—前195),道家学者,秦汉时人,人称“圯上老人”,传说中“谋圣”张良的老师,后被道教纳入神谱。
|
| 目錄:
|
目录
六韬
文韬/003
文师……………………………003
盈虚……………………………007
国务……………………………010
大礼……………………………011
明传……………………………014
六守……………………………015
守土……………………………017
守国……………………………019
上贤……………………………021
举贤……………………………025
赏罚……………………………027
兵道……………………………027
武韬/030
发启……………………………030
文启……………………………033
文伐……………………………036
顺启……………………………039
三疑……………………………041
龙韬/043
王翼……………………………043
论将……………………………046
选将……………………………048
立将……………………………050
将威……………………………052
励军……………………………053
阴符……………………………055
阴书……………………………057
军势……………………………058
奇兵……………………………061
五音……………………………064
兵征……………………………066
农器……………………………068
虎韬/071
军用……………………………071
三陈……………………………076
疾战……………………………077
必出……………………………078
军略……………………………081
临境……………………………082
动静……………………………084
金鼓……………………………085
绝道……………………………087
略地……………………………089
火战……………………………091
垒虚……………………………092
豹韬/094
林战……………………………094
突战……………………………095
敌强……………………………097
敌武……………………………099
鸟云山兵………………………100
鸟云泽兵………………………101
少众 ………………………… 104
分险 ………………………… 105
犬韬/107
分合…………………………… 107
武锋…………………………… 108
练士…………………………… 109
教战…………………………… 111
均兵…………………………… 112
武车士………………………… 114
武骑士………………………… 115
战车…………………………… 116
战骑…………………………… 118
战步…………………………… 121
三略
上略…………………………… 125
中略…………………………… 139
下略…………………………… 1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