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HR数智化转型:人机协同与共生
》
售價:HK$
79.2

《
范怨武讲透中医基础理论(全2册,中医临床医生范怨武历经四年精心创作)
》
售價:HK$
118.8

《
四海资身笔一枝:唐寅的书画人生【全球33家顶级机构珍藏,全景展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艺术世界】
》
售價:HK$
184.8

《
50岁后的家庭生活:中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家务劳动与孩童照料
》
售價:HK$
140.8

《
《正义论》导读 壹卷Yebook 理解《正义论》关于哲学、科学、社会、历史和人类未来的批判性思考
》
售價:HK$
90.2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平装版 全八册)
》
售價:HK$
327.8

《
万物皆有时:中世纪的时间与生活
》
售價:HK$
96.8

《
英特纳雄耐尔——《国际歌》的诞生与中国革命
》
售價:HK$
184.8
|
| 內容簡介: |
|
开展长期的、规范化的科学观测是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要任务,也是获取高质量科学数据和开展联网研究的基础与保障。本系列规范以国家战略需求和长期地球物理与地表动力灾害研究为导向,指出了地球物理与地表动力灾害领域野外站观测技术规范的基本任务与内容,提出了野外站长期观测与专项观测相结合的技术体系,明确了本领域不同类型野外站的观测指标体系、观测技术方法和观测场地建设要求,制定了明确的数据汇交与管理要求,以保证观测数据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比性,从而推动开展全国和区域尺度的联网观测与研究。本系列规范适用于指导地球物理与地表动力灾害领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及相关行业部门野外站开展观测研究工作。
|
| 目錄:
|
|
目录序一序二前言1 引言 12 范围 33 规范性引用文件 44 术语和定义 74.1 固体地球物理观测 74.2 观测指标 74.3 观测方法 74.4 绝对测量 74.5 相对测量 74.6 重力观测站 74.7 地磁观测站 84.8 地电观测站 84.9 地震动观测站 84.10 形变观测站 84.11 地下流体观测站 84.12 观测站 84.13 观测场地 84.14 观测环境 84.15 观测干扰 94.16 观测室 94.17 观测墩 94.18 地震灾害 94.19 地震观测数据 95 观测任务与内容 105.1 观测任务 105.2 观测内容 106 观测指标体系 126.1 重力观测指标体系 126.2 电磁观测指标体系 126.3 地震动观测指标体系 136.4 形变观测指标体系 136.5 地下流体观测指标体系 137 观测场地布设与观测站建设 147.1 观测场地选取基本原则与观测站建设基本要求 147.1.1 观测场地选取基本原则 147.1.2 观测室及装置建设基本要求 147.1.3 观测站资料归档基本要求 157.2 长期观测场地布设与观测站建设 157.2.1 连续重力和绝对重力观测场地与观测站 157.2.2 电磁观测场地与观测站 207.2.3 地震动观测场地与观测站 317.2.4 形变观测场地与观测站 387.3 专项观测场地与站网布设 497.3.1 相对重力联测场地与联测网 497.3.2 流动地磁观测场地与观测网 507.3.3 大地电磁重复测量场地与系统 547.3.4 跨断层形变观测场地与观测网 567.3.5 地下流体观测场地与观测站 598 观测技术方法 648.1 长期观测指标的观测方法 658.1.1 重力观测 658.1.2 电磁观测 698.1.3 地震动观测 798.1.4 形变观测 798.2 专项观测指标的观测方法 948.2.1 地球物理场观测 948.2.2 地下流体观测 1049 数据质量管理 1089.1 数据质量控制 1089.1.1 观测场地维护 1089.1.2 仪器工作状态检核和标校 1089.1.3 异常记录和核实 1189.1.4 数据归档和备份 1189.2 数据质量评估 1189.2.1 数据完整性、有效性指标 1199.2.2 数据准确性指标 1199.2.3 数据一致性指标 12210 数据汇交 12410.1 数据汇交原则 12410.1.1 真实可靠 12410.1.2 科学规范 12410.1.3 及时完整 12410.2 数据汇交流程 12410.2.1 数据制备 12410.2.2 数据提交 12510.2.3 数据审核 12510.3 数据共享与发布 12511 保障措施 12611.1 人员保障 12611.2 设备保障 12611.3 技术保障 126参考文献 127附录 1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