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见字如面:奏折里的雍正
》
售價:HK$
75.9

《
经纬度丛书·亚历山大帝国
》
售價:HK$
74.8

《
金钱的艺术
》
售價:HK$
63.8

《
部落:文化本能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
售價:HK$
86.9

《
匹配
》
售價:HK$
86.9

《
ETF投资 低利率时代财富进阶必修课(普通人躺赢的投资方法,领先一步学会ETF投资,早日赢得财富自由
》
售價:HK$
75.9

《
肩部康复训练 损伤预防 评估与恢复(修订版)
》
售價:HK$
107.8

《
速写随手画 临摹训练素材集
》
售價:HK$
61.4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以油气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耦合理论和共生理论,运用多重中介模型、投影寻踪模型、层次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进行系统研究。在界定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及稳定性内涵和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实证探究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其次设计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实现路径和协调机制;再次实质剖析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
|
| 關於作者: |
|
朱志红,女,滁州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长期从事产学研合作、创新理论和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教学科研项目国家级2项、省级8项,市局级1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CSSCI检索8篇,SCI检索1篇,EI检索8篇,北大核心1篇,本科学报19篇。出版著作3部。获省级教学科研奖励6项,市局级教学科研奖励14项。
|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述评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基础理论
2.3 理论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演化机理
3.1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形成的主体协同机理
3.2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波动的运作机理
3.3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恢复的控制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4.1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4.2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3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
4.4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提升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实现路径
5.1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实现路径的研究假设
5.2 实证模型
5.3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实现路径的实证分析
5.4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实现路径的实证结论
5.5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实现建议
5.6 完善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平台系统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协调机制
6.1 协调机制的内涵
6.2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协调机制的研究假设
6.3 变量界定和实证模型
6.4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协调机制的实证分析
6.5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的协调机制设计
6.6 油气资源型城市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协调机制的实施建议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
7.1 城市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定义及特性
7.2 研究假设
7.3 实证分析
7.4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创新能力影响结论
7.5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创新能力提升建议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2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实现路径调查问卷
附录3 产学研耦合共生网络稳定性协调机制调查问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