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掌心物语:玩转棉花娃娃一本通
			》
 售價:HK$ 
			86.9
 
  《 
			永恒的时光之旅
			》
 售價:HK$ 
			96.8
 
  《 
			教育人类学田野研究十二讲(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
			》
 售價:HK$ 
			42.9
 
  《 
			古代以色列人及其宗教的兴起
			》
 售價:HK$ 
			74.8
 
  《 
			动物社会的生存哲学 : 探索冲突、背叛、合作和繁荣的奥秘
			》
 售價:HK$ 
			97.9
 
  《 
			猫和花草的刺绣
			》
 售價:HK$ 
			53.9
 
  《 
			《史记·货殖列传新诠》 一篇学问世故、治身治国的文章;一个经济、教育大学者的经世解读;奇伟文章在乱世
			》
 售價:HK$ 
			41.8
 
  《 
			博物馆里的中国 故宫
			》
 售價:HK$ 
			85.8
 
 
 | 
         
          | 編輯推薦: |   
          | 1.本集刊有利于推进岭南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编辑出版,深入挖掘岭南文化的内在价值,推进岭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对区域史、地方文献研究亦有一定的启发。 2.本辑栏目设置特色鲜明,分为“专论新译”“荔泮芳华:荔湾文史专栏”“广府人物”“岭南名胜”“晚清教育”“近代文献”“名著辑录”和“书评”8个栏目。
 3.专设栏目“荔泮芳华:荔湾文史专栏”收录的5篇论文集中呈现了自2022年以来《荔湾简史》项目研究团队的部分阶段性成果。
 4.“名著辑录”栏目的《湛若水〈四书测〉辑考》从《经言枝指》《四书知新日录》《论语义府》《大学古今本通考》《阳明传习录》等经学古籍中辑录了共176条援引明代著名心学家湛若水的释经观点佚文,基本还原了现已亡佚的《四书测》的大致理论面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 內容簡介: |   
          | 《广州大典》是广州的“根与魂”,承载广州千年文脉。《广州大典研究》是由广州大典研究中心依托已出版的《广州大典》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集刊,坚持学术为本,倡导学术创新,关注地方文献,突出岭南特色,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地方文化研究交流平台。本集刊主要刊载关于岭南历史文化与文献研究、地方文献编纂经验与路径探讨、古籍和民国文献的传承与保护、相关版本的考证等学术文章,亦适当收录学术著作读书笔记、评论文章、相关会议综述及学术著作出版资讯等。以期借助集刊推进岭南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编辑出版,深入挖掘岭南文化的内在价值,为推进岭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广州大典研究(2024年第2辑 总第14辑)》共收录文章16篇,分为“专论新译”“荔泮芳华:荔湾文史专栏”“广府人物”“岭南名胜”“晚清教育”“近代文献”“名著辑录”和“书评”8个栏目。 |  
         
          | 關於作者: |   
          | 刘平清(1967— ),男,汉族,湖北襄阳人,文学博士,高级记者。现任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广州图书馆副馆长。 |  
         
          | 目錄: |   
          | 专论新译 清代华南土地市场的运作:以一套广东土地契约为中心.....[日]松原健太郎著 朱天琪译?史志强校 / 3
 荔泮芳华:荔湾文史专栏
 环水回抱:城濠、风水与明代广州城西空间格局的变迁.............................................麦思杰?胡韫韬 / 17
 清代广东南海、番禺县河泊所存废蠡测................................................................................段雪玉 / 32
 广州陈家祠的营建............................................................................................................黄海妍 / 48
 西关湄洲庙与清代广州闽籍移民........................................................................................吕子远 / 68
 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变迁——以民国时期广州“盖濠筑路”为中心的考察..................................黄素娟 / 87
 广府人物
 “论性不论气”的理论困境——黄佐对朱子理气论的批评及其自我矛盾...................................黄?鹤 / 107
 《全粤诗》诗人小传斠正二十则........................................................................................李国栋 / 129
 清代吴荣光及其家族研究述评..........................................................................................赵晓涛 / 143
 岭南名胜
 唐宋岭南交通格局与区域景观的变化——以峡山寺景观及名称为中心..................................阮?宏 / 161
 名山事业想前贤——清嘉道年间广州云泉山馆的景观营造与图文书写..................................郭林林 / 182
 晚清教育
 晚清广东同文馆办学经费的来源、开支及效果评价.............................................................马?一 / 201
 广东军医学堂与《军医学堂同学录》考析.............................................................................李?彬 / 216
 近代文献
 近代广州中文报纸资源调研报告(1865—1919).................................................................赵新良 / 235
 名著辑录
 湛若水《四书测》辑考.......................................................................................................曹景年 / 261
 书评
 芥子须弥——读《黄埔军校史(1924—1927)》.....................................................................于百川 / 299
 《广州大典研究》集刊撰稿格式.................................................................................................../ 305
 征稿启事.................................................................................................................................. / 311
 |  
         
          | 內容試閱: |   
          | 卷首语 《广州大典研究》第十四辑共收录文章16篇,分为“专论新译”“荔泮芳华:荔湾文史专栏”“广府人物”“岭南名胜”“晚清教育”“近代文献”“名著辑录”和“书评”8个栏目。
 “专论新译”栏目收录译文《清代华南土地市场的运作:以一套广东土地契约为中心》。该文原发表于《东京大学法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作者是松原健太郎,今授权由朱天琪翻译、史志强校对,于《广州大典研究》集刊刊发中文译文。该文基于谭棣华、洗剑民主编的《广东土地契约文书(含海南)》收录的爱育堂文书,聚焦清代华南土地交易的“出账”机制,揭示了清代土地交易受市场影响的同时,还受“中人”“宗族”等传统华南乡土社会要素制约。除译文外,译校者还撰有译后记,就“先买权”“典”“出账”“中人”等土地交易中的关键问题进一步予以解释。
 “荔泮芳华:荔湾文史专栏”是本辑的专设栏目,共收录5篇论文,集中呈现了自2022年以来《荔湾简史》项目研究团队的部分阶段性成果。荔湾区位于广州西部,得名于荔枝湾,今主要由西关和芳村两个地区组成。这片原属古南海县的城外郊地,明清以来商贸繁盛,陆续形成了十三行、上下九、沙面、粤海关、陈家祠、广雅书院、八和会馆等名胜及其历史文化交织融汇的格局。这是著名的广府人文之区,也是研究中国的乡村如何发展为城市、城市如何向周边乡村蔓延、城市如何自我革新、城市的人群如何流动与互动等议题的典型案例。本栏目“主持人语”介绍了《荔湾简史》项目的来龙去脉,读者可以期待这套地方历史著作的正式面世
 …………(后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