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动物社会的生存哲学 : 探索冲突、背叛、合作和繁荣的奥秘
			》
 售價:HK$ 
			97.9
 
  《 
			猫和花草的刺绣
			》
 售價:HK$ 
			53.9
 
  《 
			《史记·货殖列传新诠》 一篇学问世故、治身治国的文章;一个经济、教育大学者的经世解读;奇伟文章在乱世
			》
 售價:HK$ 
			41.8
 
  《 
			博物馆里的中国 故宫
			》
 售價:HK$ 
			85.8
 
  《 
			海洋治理与中国的行动(2024)
			》
 售價:HK$ 
			107.8
 
  《 
			阿萨姆茶园:一部环境文化史
			》
 售價:HK$ 
			107.8
 
  《 
			乐道院潍县集中营资料编译·第一辑
			》
 售價:HK$ 
			107.8
 
  《 
			绝对历史主义何以可能?--黑格尔主义进路下的葛兰西绝对历史主义思想研究
			》
 售價:HK$ 
			96.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汇集了名老中医黄政德从升降理论治疗内科杂病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内容包括上、下两篇。上篇为升降理论的基础知识,分别介绍了升降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源流;气机升降与脏腑功能;气机升降失常的病理变化;影响气机升降失常的病因;升降理论的应用等。下篇为升降理论的临床应用,总结了黄政德教授从升降论治肺系、脾胃、肝系、心系、肾系、气血津液病证及其他病证的临床经验,从临床疾病诊治验案着手,重点揭示升降理论的实际应用,展现其诊治思路、处方用药,领略其用药遣方之精妙,以启迪和拓宽临床应用升降理论治疗疾病的思路和诊治技巧。 |  
         
          | 關於作者: |   
          | 李鑫辉,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首届湖南省“225”工程医学骨干人才,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经典与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  
         
          | 目錄: |   
          | 上篇 第一章 升降理论的基本概念 002
 第二章 升降理论的发展源流 006
 第一节 升降理论的萌芽 006
 第二节 升降理论的成长 008
 第三节 升降理论的形成 014
 第四节 升降理论的发展 019
 第三章 气机升降与脏腑功能 022
 第一节 气机升降之枢—脾胃 022
 第二节 气机升降之轮—肝肺 026
 第三节 气机升降之源—心肾 029
 第四节 升降出入 无器不有 034
 第四章 气机升降失常的病理变化 038
 第一节 升发太过 040
 第二节 升发不及 042
 第三节 降之太过 045
 第四节 降之不及 047
 第五章 影响气机升降失常的病因 050
 第一节 气交之变 050
 第二节 五志过极 052
 第三节 嗜欲与藏精 054
 第六章 升降理论的应用 056
 第一节 药物的升降 056
 第二节 对药的升降 061
 第三节 治则与升降 065
 
 下篇
 第一章 肺系病证 070
 第一节 咳嗽 070
 第二节 喘证 077
 第二章 脾胃病证 086
 第一节 胃痛 086
 第二节 痞满 092
 第三节 呃逆 099
 第四节 便秘 107
 第五节 泄泻 114
 第三章 肝系病证 121
 第一节 眩晕 121
 第二节 中风 128
 第三节 胁痛 136
 第四章 心系病证 144
 第一节 失眠 144
 第二节 心悸 152
 第三节 胸痹心痛 160
 第五章 肾系病证 169
 第一节 水肿 169
 第二节 淋证 177
 第六章 气血津液病证 185
 第一节 汗证 185
 第二节 消渴 192
 第三节 虚劳 200
 第四节 郁证 207
 第五节 内伤发热 215
 第七章 其他病证 224
 第一节 痛风 224
 第二节 痹证 231
 第三节 痤疮 239
 第四节 头痛 246
 |  
         
          | 內容試閱: |   
          | 黄政德教授,中医内科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教学及临床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科研课题21项;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等教研课题12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学》《心病论治精要》等医学著作24部。黄老师是享誉国内的湖湘中医临床名家。他有浓厚的中医情怀,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在其5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砥砺进取,静心沉潜,厚古薄今,对《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条辨》等经典医著深入研读,对中医升降理论研究颇深,并将其灵活运用于内科杂病之中,颇有卓效。内科杂病之提壶揭盖法、釜底抽薪法、泻南补北法、滋水涵木法、升清降浊法、升阳止泻法、运脾和胃法、和解少阳法,靡不是升降学说运用于临床之具体实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中医升降学说,从动态角度出发,以阴阳五行为基础,以脏象为核心,高度概括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形式,生动反映了气血流通的不同运动趋势,科学论述了疾病的病理机制,大大丰富了治疗学的内容。其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实践的独特理论。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的论述,指出了气机升降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具体形式,如肺之宣发肃降,肝之升发疏泄,心之曲运神机,脾之运化精微,肾之潜藏肾精,胃之受纳下降,大小肠之泌别传导,三焦和胆之宣泄决渎,膀胱之气化行水,等等。《黄帝内经》还认为,五脏六腑的气机升降运动,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则能抵抗病邪的侵袭,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相反,气机的升降失常,则抗病的能力就弱,故而调理升降自然成为中医治病之常法。诚可谓升降者,天地之体用,万物之橐龠,生命之体现,百病之渊薮,辨证之准绳,论治之纲领,养生之枢机也。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几千年来,升降理论散载于各医籍内,散见于各派之论中,尚缺乏系统的总结和研究。黄教授对中医升降学说的整理研究颇有心得,临证颇有成效,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广收博采,结合临证所得,殚精竭虑,对其予以探讨。本书既系统地收集了古今医学文献中有关升降学说的论述,又联系临床案例,阐述了升降学说的基本内容,揭示了升降学说的临床指导意义,突出了中医理论的特色,对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有重大意义。
 由于时间仓促,资料有限,笔者学识有限,疏漏及错误之处可能存在,敬请同道指正。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