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74.8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76.8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214.5
 
  《 
			什么是教育 “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毕生教育思想精华
			》
 售價:HK$ 
			74.8
 
  《 
			创建强势品牌(典藏版)
			》
 售價:HK$ 
			130.9
 
  《 
			美绘聊斋志异
			》
 售價:HK$ 
			131.8
 
  《 
			启微·红帆:中国东南诏安湾的港口、船货与海洋遗产
			》
 售價:HK$ 
			107.8
 
  《 
			全球公民教育:批判性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售價:HK$ 
			74.8
 
 
 | 
         
          | 內容簡介: |   
          | 在原有四章的基础上增加为六章,增加了第五章各类义齿的咬合设计原则、第六章颞下颌关节病的咬合板治疗,实验教程增加了安氏I类、II类、III类咬合重建的蜡型制作,并对其他章节进行了内容补充与完善,增加、更新内容近40%。本书系统性介绍了牙列的形态与功能、动态咬合的专业知识,同时编入颌位转移技术、牙合架技术,还编写了与上述理论相配套的“功能性牙合面堆蜡技术”实验教程,深入浅出的介绍与“牙合”相关的理论知识。 |  
         
          | 目錄: |   
          |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口颌系统 /5
 第一节 牙周组织 /5
 一、 牙龈 /5
 二、 牙周膜 /7
 三、 牙槽骨 /10
 四、 牙骨质 /10
 第二节 颌骨 /11
 一、 上颌骨 /11
 二、 下颌骨 /13
 三、 颞骨 /15
 四、 口颌系统其他相关骨 /16
 第三节 咀嚼肌 /18
 一、 下颌运动肌 /19
 二、 表情肌及其他相关肌 /22
 第四节 颞下颌关节 /23
 一、 颞骨关节面 /24
 二、 髁突 /25
 三、 关节盘 /27
 四、 关节囊 /28
 五、 关节囊外韧带 /28
 第五节 口颌系统功能的神经控制 /29
 一、 口颌系统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30
 二、 口颌系统功能的神经控制 /33
 第三章 的主体功能结构——牙列 /36
 第一节 概述 /36
 一、 牙列的形态、长度及宽度/36
 二、 牙列中的几何形状 /37
 第二节 牙列的功能性结构 /39
 一、 拱形结构 /39
 二、 覆、覆盖 /40
 三、 双曲线 /42
 四、 牙间接触 /46
 五、 一对二的原则 /51
 第四章 颌位与下颌运动 /54
 第一节 参照点、线、面 /54
 一、 参照点 /54
 二、 参照面与参照线 /55
 第二节 五个核心颌位 /56
 一、 牙尖交错位 /56
 二、 正中关系位与后退接触位 /57
 三、 下颌姿势位 /58
 四、 前伸颌位与侧颌位 /59
 第三节 下颌运动的基本形式 /60
 一、 开闭口运动 /60
 二、 前伸运动 /60
 三、 后退运动 /61
 四、 侧方运动和趋中运动 /61
 第四节 咀嚼运动 /61
 一、 咀嚼循环 /62
 二、 咀嚼运动的类型 /64
 三、 咀嚼效率 /64
 第五节 下颌运动的记录 /65
 一、 标志点与观测面 /65
 二、 记录方法 /67
 三、 髁点的运动轨迹 /67
 四、 切点的运动轨迹 /69
 第六节 下颌运动的导向 /70
 一、 下颌运动的导向因素 /71
 二、 下颌运动导向方向与范围 /72
 三、 制约咬合面形态的因素 /73
 第七节 动态 / 74
 一、 前牙导向 /75
 二、 组牙功能 /75
 三、 平衡 /76
 第八节 目标 / 76
 一、 轴向受力 /76
 二、 同时性接触 /77
 三、 稳定的牙位 /77
 四、 尖牙导向与组牙功能 /77
 五、 平衡侧无接触点 /77
 六、 前牙区的组牙导向 /77
 第五章 颞下颌关节是的功能中心 /79
 第一节 个性化数据的采集与传递 /80
 一、 个性化数据的采集 /80
 二、 个性化数据的传递 /96
 第二节 个性化数据的接收 /97
 一、 架 /97
 二、 模型位置的确定 /101
 三、 动态数据的确定 /101
 第三节 个性化数据的应用 /105
 一、 罗盘 /105
 二、 系统性功能成形技术的应用 /106
 第六章 咬合重建 /109
 第一节 概述 /109
 一、 咬合重建的概念 /109
 二、 咬合的分类 /109
 三、 咬合重建的目的 /111
 四、 咬合重建的适应证 /113
 第二节 咬合重建前的口腔检查、诊断和诊疗计划 /114
 一、 口腔检查 /114
 二、 诊断 /116
 三、 生理状态下咬合重建诊疗计划的制订 /116
 第三节 生理状态下的咬合重建 /119
 一、 咬合重建的流程 /119
 二、 基牙预备 /120
 三、 颌位关系的确定和转移 /123
 四、 暂时性诊断修复体的制作 /124
 五、 修复体的制作 /139
 六、 试戴修复体和粘固 /142
 七、 修复体的保养和维护 /143
 第四节 固定修复咬合重建病例 /143
 一、 口腔检查 /143
 二、 影像学检查 /146
 三、 诊断 /147
 四、 综合治疗计划 /147
 五、 医患沟通 /148
 六、 治疗过程 /148
 七、 随访 /154
 八、 讨论 /154
 第七章 咬合板治疗 /157
 第一节 概述 /157
 一、 咬合板的作用机制 /157
 二、 咬合板的作用 /158
 第二节 咬合板的类型 /158
 一、 稳定型咬合板 /158
 二、 松弛咬合板 /159
 三、 再定位咬合板 /159
 四、 调位性咬合板 /160
 五、 软弹性咬合板 /162
 附录:实训教程 /163
 实训一 模型安装 /163
 一、 均值架模型安装 /163
 二、 面弓转移后可调式架模型安装 /169
 实训二 系统性功能堆蜡技术 /174
 一、 16 堆蜡技术 /175
 二、 左侧下颌后牙堆蜡技术 /191
 三、 右侧上颌前牙堆蜡技术 /213
 实训三 安氏三种型的蜡型制作——序列脱功能堆蜡技术 /222
 一、 安氏Ⅰ类蜡型制作 /223
 二、 安氏Ⅱ类蜡型制作 /235
 三、 安氏Ⅲ类蜡型制作 /240
 实训四 稳定型咬合板制作工艺 /246
 教学大纲 /256
 参考文献 /2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