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64.9
 
  《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售價:HK$ 
			65.8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294.8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HK$ 
			173.8
 
  《 
			唯美手编.17,绚丽的春夏毛衫
			》
 售價:HK$ 
			53.9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140.8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217.8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HK$ 
			86.9
 
 
 | 
         
          | 編輯推薦: |   
          | 我们是宇宙中孤独的存在吗? 为什么是地球上孕育出了生命?
 太阳如何诞生?地球又如何形成?
 地球怎么演变成今天的模样?
 如何定义“生命”?
 最早的生命形式又是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出现的?
 一本书带你走进天体生物学的世界,重构地球早期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历史。
 一群知名科学家献给大众的自然科学探索书
 源自数十位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关于生命本源问题展开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头脑风暴。一位地质学家、一位生物学家、一位化学家和两位天体物理学家联合带领读者开启的一场跨越40亿年的旅行,一点点揭开地球生命遥远的过去。
 一本有趣、有料、有深度的天体生物学入门导读
 知识丰富,图文并茂,逻辑严谨,资料翔实。本书由数位国际专家合著,国内权威学者团队合译系统梳理了各学科领域与天体生物学相关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个研究宇宙生命的共同框架。本书内容依据真实科学数据和各种理论假说,而非众所周知的长篇大论,是本科学性和可靠性较强的“大综述”,并大体依照学科脉络编排,可以帮助读者纵观天体生物学全局,对该研究领域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书中还配以300余幅图片和20多个特色专栏,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表达得直观生动,增加了本书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改编自特刊书《从太阳到生命:地球生命起源编年史》,由二十多位国际专家合著,国内权威学者团队合译,是目前国内外天体生物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作者以追溯地球生命的起源为主线,将各学科领域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成果整合在一起,从天体生物学视角重新审视了早期生命的起源这一古老的话题,按时间顺序讲述了使得地球孕育出生命的14个重大事件:太阳诞生、地球形成、晚期重轰击、最早生命形式的出现……阅读本书,读者将依次化身为天文学家、地质学家、化学家、生物化学家、生物学家,重构从45.7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至5.4亿年前的寒武纪大爆发这段时期的地球起源和地球生命诞生的故事。 |  
         
          | 關於作者: |   
          | 著者简介 [法]米里埃尔·加尔戈(Muriel Gargaud)
 天体物理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波尔多第一大学天体物理实验室。
 [法]埃尔韦·马丁(Hervé Martin)
 地质学家、教授,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岩浆与火山实验室。
 [法]普里菲卡西翁·洛佩-加西亚(Purificación López-García)
 生物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巴黎第十一大学系统进化与生态学实验室。
 [法]蒂埃里·蒙梅尔(Thierry Montmerle)
 教授,巴黎天体物理研究所。
 [法]罗贝尔·帕斯卡尔(Robert Pascal)
 化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蒙彼利埃大学。
 
 
 译者简介
 冷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地球动力学相关研究。
 梁鹏,北京大学博士,主要从事核酶和核酸适配体的体外筛选以及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的宏基因组学研究,现任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林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地球生物学和天体生物学研究。
 刘慧根,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系外行星形成演化,系外行星探测与刻画等。
 沈冰,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天体生物学、地球生物学、早期生命演化和沉积地球化学。
 田丰,曾担任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教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百人计划”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是行星大气、比较行星学、天体生物学和行星宜居性等。
 杨军,北京大学新体制长聘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气候动力、行星大气和地球远古气候。
 |  
         
          | 目錄: |   
          |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1章?太阳和行星的形成
 太阳系原行星盘的早期演化
 从盘到行星
 第2章?地球的形成和早期演化
 金属核的快速分异:地核
 地球保护伞:地磁场的诞生
 部分熔融的地球:岩浆海假说
 地球外部圈层的形成:大气圈和水圈
 结论:一颗不宜居住的星球
 第3章?水、大陆和有机物
 地壳的两面性
 杰克山锆石带来的惊人证据!
 4.4~4.0 Ga:大气圈轮廓初现
 从大气到洋底:原始地球富含有机质吗?
 此时的地球,有生命的栖身之处吗?
 第4章?幕间曲:生命的孕育和起步
 从化学到生物学
 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生命是什么?
 代谢系统的起源
 遗传系统的起源
 区室的起源
 关于生命起源的最终结论
 最后共同祖先之肖像图
 生命的早期多样化
 第5章?晚期重轰击
 寻找陨石撞击痕迹
 两种对立假说:晚期轰击还是持续轰击?
 晚期重轰击:灾难时刻
 陨石雨:晚期重轰击的后果
 第6章?来自最古老岩石的信息
 零星分布的古大陆残片
 3.4 Ga,太古宙超大陆形成进行时
 传说中最古老的太古宙大陆
 原始地球大气模型(3.8 Ga)
 又咸又热的太古宙海洋?
 太古宙地球动力学机制:3.8~2.5 Ga期间的板块运动
 崭新的宜居行星
 早期生命遗迹:证据与争议
 第7章?生命纷繁的星球
 原始地球向现代地球的演化
 大洋的“一生”:威尔逊旋回
 短暂的巨人:超大陆旋回
 超大陆旋回对地球环境的重大影响
 革命性事件:大气中氧气的出现!
 破坏性事件
 原核生物的演化
 真核生物的起源和多样化
 后记?太阳、地球和生命
 岩石分类的基本原则
 地球和生命起源的14个阶段
 术语表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译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