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总目提要
			》
 售價:HK$ 
			82.5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96.8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327.8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162.8
 
  《 
			古琴之美·2026(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107.8
 
  《 
			财之道丛书·贪婪的游戏:金融投机100年
			》
 售價:HK$ 
			74.8
 
  《 
			算力崛起:重塑未来经济与社会
			》
 售價:HK$ 
			76.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是“职业教育学术译丛”之一。书稿以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变革实验室”为研究对象,比较两国两种截然不同的职业环境,可以更好地理解职业教育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业精神。 |  
         
          | 內容簡介: |   
          | 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解决青年失业问题、帮助学生应对全球化挑战并茁壮成长的关键要素,因此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创业能力成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职校学生在职业课程中经常跨越学校和工作之间的界限,两者边界的紧张关系有助于学生表现出主动性和创业精神,本书以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变革实验室”为研究对象,比较两国两种截然不同的职业环境,可以更好地理解职业教育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业精神。全书分为六章和结论部分:第一章提出问题,在全球化和青年失业率严峻的当下,创业、创业素养和创业教育意味着什么;第二章是文献综述,素养概念、欧盟核心素养、跨边界专业技能、创业教育以及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等为研究项目提供框架;第三章概述研究方法,涉及意大利和澳大利亚比较研究的具体开展,包括时间表、革新实验室研讨会、后续工作等内容;第四章描述意大利和澳大利亚革新实验室研讨会成果;第五章对研究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比较分析;第六章总结了整个研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两点关于如何改进两国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建议。 |  
         
          | 關於作者: |   
          | 丹尼尔·莫尔塞利,认知和教育科学博士,毕业于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从事意大利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学生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常飒飒,法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
 |  
         
          | 目錄: |   
          | 序言(一) 序言(二)
 导 论
 第一章 为什么要创业?
 全球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青年失业问题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可以解决青年失业问题
 为什么创业很重要?
 从革新实验室研讨会看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创业教学
 第二章 在学校和工作中学习
 素养的概念
 关于专业技能的社会文化研究
 教育领域中对素养理论的评论
 创业素养
 创业教育
 用革新实验室来促进拓展性学习
 第三章 比较研究
 质量保证
 意大利和澳大利亚:两种教育体系的比较
 项目时间表
 参与者的选择
 观察式参与
 革新实验室研讨会
 数据的收集
 调查问卷
 第四章 意大利革新实验室
 历史前提:在项目开始前,如何培养主动性和创业素养?
 革新实验室研讨会概述
 研讨会的后续工作
 进一步发展
 第五章 澳大利亚革新实验室
 历史前提:在项目开始前,如何培养主动性和创业素养?
 革新实验室研讨会概述
 研讨会的后续工作
 第六章 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比较研究
 两种教育环境的比较
 多项选择题答案
 开放式问题的答案
 由学生们制作的导图
 关于结果的讨论
 第七章 结论: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面临共同的最近发展区
 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
 迄今为止的故事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內容試閱: |   
          | 序言(一) 在过去的 20 年里,无论是在形成性环境中抑或在学校情景下,都涌现出大量关于传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个体取得成就相关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下面三个方面:
 认知问题:在学校中习得的能力很少能被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社会问题:人们普遍看重社会上的成功,而非通过正规学习有所收获;创新扩散不足:公司和教育机构共同承担着“传播知识和规则”的功能,一些在他处无法学习的素养,可以在此习得。
 
 因此,我们的社会出现了割裂。形成性环境无法有序过渡到工作生活环境。相反,正规教育所形成的智慧和实践智慧之间存在着鸿沟。丹尼尔·莫尔塞利的项目正与上述内容有关,因而本人对他的研究愈发感兴趣。我见证了他如何孵化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项目,他在本书中展示的有关创业教育研讨会的工作也解释了该项目的相关要素。这一项目源于对培训和能动性之间关系的观察。二者之间的关系正在迅速发生改变,每个人都需要经常重组知识结构,更新能力素养和变换工作。这就是为什么教育的目标不能是追求技术的进步和技能的提高,而应该是伴随个体学习。如此,教育才能演变成一个跨边界的行为系统,使每个人都能应对和掌控那些在具体情形下出现的不确定和难以捕捉的变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