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东方美学口袋书 华夏青铜
			》
 售價:HK$ 
			43.8
 
  《 
			初识密码学
			》
 售價:HK$ 
			140.8
 
  《 
			政策与对策 宋代政治史探索 大沨丛书009
			》
 售價:HK$ 
			94.6
 
  《 
			美国货币与财政史(1961-2021)
			》
 售價:HK$ 
			118.8
 
  《 
			中华后土文化·万荣后土祠卷
			》
 售價:HK$ 
			184.8
 
  《 
			植梦花园:从游走世界到回归故乡的园艺旅程
			》
 售價:HK$ 
			96.8
 
  《 
			鲍鹏山新批水浒传(全三册)
			》
 售價:HK$ 
			327.8
 
  《 
			中国石窟音乐图像大典
			》
 售價:HK$ 
			294.8
 
 
 | 
         
          | 編輯推薦: |   
          | 由可持续发展领域顶尖专家撰写、面向学生和业界人士的权威入门指南。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由可持续发展领域顶尖专家撰写、面向学生和业界人士的入门指南。全书围绕一组核心案例展开,提供了将知识与行动相结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同时对能源、食品、水资源和住宅等特定领域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详细讲解,帮助读者理解各种类型的资产如何通过社会-环境系统的复杂自适应动态过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各项目标联系起来。它强调需要了解资本资产如何通过社会环境系统的复杂适应动态与可持续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有决心的人如何利用治理过程来改变这些动态,以及如何通过研究人员和实地从业者之间的合作来形成有效的干预措施。本书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理想教科书,它对这个快速增长领域的任何工作者来说也是一笔宝贵资源,提供了案例研究、术语表和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  
         
          | 關於作者: |   
          | 帕梅拉·马特森(Pamela Matson),斯坦福大学地球、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荣誉院长,伍兹环境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可持续性的种子》(Seeds of Sustainability)作者。 威廉·C.克拉克(William C. Clark),哈佛大学Harvey Brooks国际科学、公共政策和人类发展研究教授,参与撰写《生物多样性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Biodiversity)中“可持续性与生物多样性”条目。
 克里斯特·安德森(Krister Andersson),美国圣母大学Keough 国际事务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教授,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 期刊编委。
 丁进锋,管理学博士,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牛津大学联合城市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方向为政策规划与评估、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管理。
 李俊,园艺学硕士。现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农业科技》杂志责任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草坪管理与杂草治理。
 |  
         
          | 目錄: |   
          | 目 录 001—第1章 追寻可持续性:引论
 014—第2章 可持续性分析框架:联结终极目标与基本要素
 052—第3章 社会-环境系统动态
 081—第4章 社会-环境系统的治理
 101—第5章 将知识与行动联结起来
 126—第6章 后续步骤:为可持续性转型做贡献
 139—附录A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
 182—附录B术语表
 196—附录C首字母缩略词
 199—附录D汉英人名对照表
 201—补充阅读资料
 208—注释
 225—致谢
 |  
         
          | 內容試閱: |   
          | 前言 如何充分运用我们所拥有的知识来推进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本书就此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来帮助感兴趣的人。笔者希望本书能够同可持续性领域的众多专著、课程和项目互补,它们聚焦的主题包括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能源和食物的生产、企业责任、治理和冲突解决所面临的挑战、对减贫和公平增长目标的追求。我们的目标不是取代这些细分方向上的努力尝试,确切来说,正是出于对各项间相互关系的理解,我们将简要描绘关于可持续性的全景透视,从而将这些努力的成果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中。因此,本书既可作为可持续能源、可持续农业或可持续城市化等专题课程的伴读手册或背景读物,还可作为简明指南或入门读本,应追寻可持续性的各层次学生和实践者所需提供更为系统且全面的知识基础平台。
 出于上述目的,笔者力图将本书写成与读者之间就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重要话题展开的一场友好探讨,而非必须讲赢的滔滔雄辩。这意味着我们为使正文尽量简短、可读性强而放弃了一些重要话题,也意味着我们通过合作的方式得以处理范围更广的可持续性相关材料,这是任何一位作者都无法单独完成的,但在此范围内,我们专注于讲述一个明确的跨学科故事。本书应写成容易上手的入门读本或伴读手册,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我们回避了正文中的过量引用,这有助于控制书末推荐的“拓展阅读”的篇幅。此外,我们还坚持向“学术黑话”(disciplinaryjargon)发起斗争,在这场战斗中我们深知自己离大获全胜尚远。为了降低无法除尽的“学术黑话”带来的伤害,我们为读者提供了附录中的扩展术语表。希望通过作者团队的努力,加上读者自身的激情、知识和经验,我们能够携手推动世界朝向可持续状态转型。我们大家及子孙后代的幸福都有赖于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