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HK$ 
			86.9
 
  《 
			江河回望:中国文化与人生价值  许倬云 著 许先生最后的凝望与嘱托 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内核
			》
 售價:HK$ 
			85.8
 
  《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售價:HK$ 
			74.8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107.8
 
  《 
			一语胜万言
			》
 售價:HK$ 
			49.5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104.5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HK$ 
			141.9
 
  《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 内容与最新考试大纲相适应。由教学名师领衔编写,内容精练,语句简洁,突出实用 |  
         
          | 內容簡介: |   
          | 该稿为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创新课程“十四五”精品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由广西中医药大学等10多所中医药院校在全国中医药科技信息工作委员会的组织和指导下编写而成。本教材为适应网络化、数智化的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国内外中医药文献检索的最新发展动态而进行编写。全书以增强学生基于信息检索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介绍了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知识、古代中医药文献检索与利用,重点阐述了计算机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国内外主要常用网络数据库以及信息资源的开放存取等内容,总结了文献的累积和利用。 |  
         
          | 關於作者: |   
          | 王柳萍,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商品与药事管理教研室主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用资源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商品学会传统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秘书长;中国商品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从事药学文献检索、中药商品学、药事管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为:中药、民族药的品质与药效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级的重点项目,如基于“双创”教育的药学类专业药事管理学“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20种彝、傣、壮、瑶、苗民族药品种整理与质量评价研究,主编多部学术专著如《常用花类中草药图典》《中国花药彩色图谱》和教材如《中药商品学》。 |  
         
          | 目錄: |   
          | 绪论 /1 一、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1
 二、中医药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产生与发展/2
 三、中医药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作用/3
 四、中医药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4
 第一章 信息检索基础/5
 第一节信息及相关概念/5
 一、信息/5
 二、知识/7
 三、情报/8
 四、文献/9
 五、信息、知识、文献与情报之间的相互关系/10
 第二节文献信息源类型及文献评价/10
 一、信息源/10
 二、文献信息源类型/12
 三、文献评价/17
 第三节信息检索概述/20
 一、信息检索工作原理/21
 二、二、信息检索方法/21
 三、信息检索语言及途径/22
 四、信息检索系统/34
 五、信息检索评价/35
 第四节信息检索技术/37
 一、布尔逻辑检索/37
 二、截词检索/39
 三、限制检索/39
 四、位置检索/41
 五、加权检索/42
 第五节信息检索策略/42
 一、分析检索需求/42
 二、选择检索系统/43
 三、设置检索条件/43
 四、调整检索策略/44
 第二章 中医药图书检索/46
 第一节中医药古籍检索/46
 一、概述/46
 二、中医药古籍检索/47
 三、古代中医药专题资料检索/51
 四、中医药古籍数据库/60
 第二节中医药现代图书检索/62
 一、现代书目/62
 二、馆藏OPAC系统/63
 三、电子图书检索/66
 四、其他方法/72
 第三章 中医药期刊论文检索/73
 第一节中国知网/73
 一、概述/73
 二、检索功能与方法/74
 三、检索结果与处理/79
 第二节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81
 一、概述/81
 二、检索功能与方法/81
 三、检索结果与处理/83
 第三节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85
 一、概述/85
 二、检索功能与方法/85
 三、检索结果与处理/90
 第四节其他中文数据库/92
 一、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92
 二、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95
 第五节PubMed/98
 一、概况/99
 二、检索功能与方法/99
 三、检索结果与处理/107
 第六节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108
 一、概述/108
 二、检索功能与方法/109
 三、检索结果与处理/111
 四、期刊引证报告/113
 第七节ScienceDirect数据库/116
 一、概况/116
 二、检索功能与方法/117
 三、检索结果与处理/119
 四、个性化服务/120
 第四章 特种文献检索/122
 第一节专利文献检索/122
 一、专利/122
 二、专利文献/123
 三、国际专利分类法/125
 四、常用专利文献数据库(系统)/126
 第二节标准文献检索/128
 一、标准/128
 二、标准文献/129
 三、常用标准文献检索数据库(系统)/130
 第三节学位论文检索/132
 一、学位论文/132二、学位论文的类型/132
 三、常用学位论文检索数据库(系统)/132
 第四节会议文献检索/134
 一、会议文献/134
 二、常用会议文献数据库(系统)/134
 第五章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136
 第一节网络信息资源概述/136
 一、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136
 二、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138
 第二节搜索引擎与学科信息门户/138
 一、搜索引擎/138
 二、学科信息门户/140
 第三节信息资源的开放存取/140
 一、开放存取概述/141
 二、开放存取期刊/141
 三、电子印本/143
 四、开放课程/144
 五、开放存取仓储/145
 六、开放电子图书/146
 第四节数字图书馆/147
 一、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147
 二、国家科技数字图书馆/147
 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148
 四、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科学图书馆)/148
 五、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148
 第六章 文献的积累与管理利用/151
 第一节文献的积累/151
 一、文献积累原则/151
 二、文献积累方法/152
 第二节文献的管理/155
 一、文献管理概述/155
 二、文献管理工具/155
 第三节文献合理使用与学术规范/163
 一、文献合理使用的原则/164
 二、学术规范的内容/164
 三、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65
 第四节文献综述的撰写/166
 一、撰写文献综述的意义与作用/166
 二、文献综述的类型/167
 三、文献综述的撰写/168
 第五节学术不端与论文检测系统/169
 一、学术不端/170
 二、论文检测系统/170
 主要参考文献/173
 |  
         
          | 內容試閱: |   
          | 为推动信息素养的普及与发展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国家教育B于2021年3月12日发布了《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该规范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要求,在教育信息化2.0发展中,应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积极发展“互联网 教育”的发展需求,结合高等学校信息化发展实际,以标准规范促进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服务水平,提升科学决策和教育治理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中医药信息检索与利用》是全国高等院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系列教材之一,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和知识更新的加快,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为此,本教材编委会于2024年4月召开了《中医药信息检索与利用》教材编写线上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中医药院校文献检索教学情况,为使教材进一步适应我国中医药院校教学实际及信息素养教育的需求,研究了教材的编写方案和计划。2024年6月,编委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了教材审定会。会议对初稿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定,对某些内容做了补充和修正。会后,由各章负责人分别统稿,最后由主编审阅定稿。需要说明的是,本教材中涉及的资源及统计数据均截至2024年8月。
 本教材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创新性的编写原则,特色鲜明。①强化信息素养教育、职业素养、学术道德、科学创新精神的思政引领;②坚持“以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成长为核心”的教育理念;③突出中医药特色,厚植中医药传统文化;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大量基于现实需求的检索实例,强化科学检索思维的培养及检索能力的训练。本教材紧跟时代步伐,实现理念新、资源新、数据新、实例新的“四新”一体化融合,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一本全面、系统、实用的教材。全书分为6章。内容及分工如下:绪论着重论述了信息素养及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由王柳萍负责编写;第一章为信息检索基础,由李欣、杨立勇负责编写;第二章为中医药图书检索,由郜峦、杨新杰负责编写;第三章为中医药期刊论文检索,由易安宁、吴地尧、郭乐负责编写;第四章为特种文献检索,由戴翥、郑坤负责编写;第五章为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由涂冬萍、张靖柯负责编写;第六章为文献的积累与管理利用,由郭强、王畅负责编写。
 本教材的编写得到全国中医药院校信息检索课程广大教师的帮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广西中医药大学等单位予以鼎力支持。范家永、吉文辉、梁延光、黎汉津、胡滨、石锦云、王者悦、林文超、邓狮、辛宁等前辈,为教材建设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参考或引用了一些同类教材、专著以及专业论文,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信息资源、检索技术日新月异,本教材中难免有所疏漏,敬请各位同道、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修订,使其更臻完善。
 《中医药信息检索与利用》编委会2024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