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寸灰(全新增订版)
			》 
			 售價:HK$ 
			75.9
			 
			 
	
			  
			《 
			东方美学口袋书 华夏青铜
			》 
			 售價:HK$ 
			43.8
			 
			 
	
			  
			《 
			初识密码学
			》 
			 售價:HK$ 
			140.8
			 
			 
	
			  
			《 
			政策与对策 宋代政治史探索 大沨丛书009
			》 
			 售價:HK$ 
			94.6
			 
			 
	
			  
			《 
			美国货币与财政史(1961-2021)
			》 
			 售價:HK$ 
			118.8
			 
			 
	
			  
			《 
			中华后土文化·万荣后土祠卷
			》 
			 售價:HK$ 
			184.8
			 
			 
	
			  
			《 
			植梦花园:从游走世界到回归故乡的园艺旅程
			》 
			 售價:HK$ 
			96.8
			 
			 
	
			  
			《 
			鲍鹏山新批水浒传(全三册)
			》 
			 售價:HK$ 
			327.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为彩色版,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上海市“十二五”规划教材。多所院校用作教材。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参照了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涵盖了基本要求中的核心内容。在内容选取上采用压缩经典、简化近代; 削枝强干,突出重点; 简化理论论证,适度增加应用等方法,以适应不同院校和专业对大学物理的要求。
           | 
         
       
      
      
      
         
          | 關於作者: | 
         
         
          |  
            袁艳红,女,汉族,1966年8月出生,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光学、电学性质以及物理教育的研究。从事《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教学工作。是《大学物理》教学团队负责人、“物理电子学”学科带头人、《大学物理》市级精品课程和一流课程的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多项教研和科研项目,目前承担的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其中SCI、EI收录二十余篇,申请专利多项,获教研和科研成果奖多项。
           | 
         
       
      
      
      
      
         
          | 目錄: 
           | 
         
         
           
            第1章质点运动学
 1.1参考系坐标系质点 / 
 1.1.1参考系和坐标系 / 
 1.1.2质点 / 
 1.2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 
 1.2.1位置矢量运动方程位移和路程 / 
 1.2.2速度 / 
 1.2.3加速度 / 
 原理应用跳台跳水游泳池的深度 / 
 1.3圆周运动及其描述 / 
 1.3.1平面极坐标系 / 
 1.3.2匀速率圆周运动 / 
 1.3.3变速圆周运动 / 
 1.3.4圆周运动的角量描述 / 
 原理应用洲际导弹及其射程 / 
 1.4相对运动 / 
 原理应用北斗系统和应用 / 
 内容提要 / 
 习题 / 
 第2章质点动力学
 2.1牛顿运动定律 / 
 2.1.1牛顿第一定律 / 
 2.1.2牛顿第二定律 / 
 2.1.3牛顿第三定律 / 
 2.1.4几种常见的力 / 
 2.1.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 
 原理应用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 / 
 2.2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 
 2.2.1质点的动量及动量定理 / 
 2.2.2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 
 2.2.3动量守恒定律及其意义 / 
 2.3能量守恒定律 / 
 2.3.1功和功率 / 
 2.3.2质点的动能定理 / 
 2.3.3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 / 
 2.3.4机械能守恒定律 / 
 2.3.5碰撞 / 
 *2.4理想流体的性质和伯努利方程 / 
 2.4.1理想流体 / 
 2.4.2连续性方程 / 
 2.4.3伯努利方程 / 
 原理应用分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 / 
 内容提要 / 
 习题 / 
 第3章刚体的定轴转动
 3.1刚体的运动 / 
 3.1.1刚体的基本运动 / 
 3.1.2刚体的定轴转动 / 
 3.2力矩转动定律转动惯量 / 
 3.2.1力矩 / 
 3.2.2转动定律 / 
 3.2.3转动惯量 / 
 3.3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 / 
 3.3.1质点的角动量和刚体的角动量 / 
 3.3.2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 / 
 3.3.3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 / 
 3.4力矩做功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 
 3.4.1力矩做功 / 
 3.4.2转动动能 / 
 3.4.3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 
 原理应用单杠运动中下杠的位置和能量 / 
 内容提要 / 
 习题 / 
 第4章机械振动
 4.1简谐振动的描述 / 
 4.1.1简谐振动 / 
 4.1.2描述简谐振动的基本物理量 / 
 4.2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 
 4.3简谐振动的能量 / 
 4.4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 
 原理应用混沌 / 
 内容提要 / 
 习题 / 
 第5章机械波
 5.1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 
 5.1.1机械波的形成 / 
 5.1.2横波和纵波 / 
 5.1.3波长周期和频率波速 / 
 5.1.4波面波前波线 / 
 5.2平面简谐波 / 
 5.2.1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 
 5.2.2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 
 5.3波的能量波的能量密度 / 
 5.3.1波的能量 / 
 5.3.2波的能量密度 / 
 5.3.3波的平均能流密度 / 
 原理应用孤子波 / 
 5.4惠更斯原理波的衍射 / 
 5.4.1惠更斯原理 / 
 5.4.2波的衍射 / 
 5.5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驻波 / 
 5.5.1波的叠加原理 / 
 5.5.2波的干涉 / 
 *5.5.3驻波 / 
 原理应用消声器及其控制噪声的原理 / 
 *5.6超声波简介 / 
 原理应用声悬浮技术及其应用 / 
 内容提要 / 
 习题 / 
 第6章狭义相对论
 6.1伽利略变换牛顿力学相对性原理遇到的困难 / 
 6.1.1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伽利略变换 / 
 6.1.2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 
 6.1.3光速依赖于惯性参考系的选取吗 / 
 6.2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洛伦兹变换 / 
 6.2.1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 
 6.2.2洛伦兹时空变换式 / 
 *6.2.3洛伦兹速度变换式 / 
 6.3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 
 6.3.1同时性的相对性 / 
 6.3.2时间延缓 / 
 6.3.3长度收缩 / 
 6.4狭义相对论动力学基础 / 
 6.4.1质量与速度的关系 / 
 6.4.2相对论的动量 / 
 6.4.3相对论的动能 / 
 6.4.4相对论能量质能关系 / 
 6.4.5相对论的动量和能量关系 / 
 *6.5原子核裂变和聚变 / 
 原理应用光伏发电 / 
 内容提要 / 
 习题 / 
 第7章气体动理论
 7.1平衡态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 / 
 7.1.1分子运动的基本观点 / 
 7.1.2热力学平衡态气体的状态参量 / 
 7.1.3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 / 
 7.2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及其压强公式 / 
 7.2.1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 
 7.2.2气体动理论的统计性假设 / 
 7.2.3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 
 7.3理想气体的温度公式 / 
 7.4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 / 
 7.4.1自由度 / 
 7.4.2能量均分定理 / 
 7.4.3理想气体的内能 / 
 7.5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 / 
 7.5.1速率分布概念 / 
 7.5.2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定律 / 
 7.5.3温度对速率分布曲线的影响 / 
 7.5.4分子运动的三种统计速率 / 
 7.6气体分子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 / 
 原理应用真空的获得以及真空度的估算 / 
 内容提要 / 
 习题 / 
 第8章热力学基础
 8.1准静态过程功热量 / 
 8.1.1准静态过程 / 
 8.1.2功 / 
 8.1.3热量 / 
 8.1.4摩尔热容热量的计算 / 
 8.2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 / 
 8.2.1内能 / 
 8.2.2热力学第一定律 / 
 8.3理想气体的等体过程和等压过程 / 
 8.3.1理想气体的等体过程 / 
 8.3.2理想气体的等压过程 / 
 8.4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 / 
 8.4.1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 / 
 8.4.2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 
 原理应用喷气发动机的燃料及其选择 / 
 8.5循环过程 / 
 8.5.1热力学循环过程 / 
 8.5.2热机循环循环效率 / 
 8.5.3制冷机制冷系数 / 
 8.5.4卡诺循环 / 
 原理应用冰箱制冷 / 
 8.6热力学第二定律卡诺定理 / 
 8.6.1自然过程的方向性 / 
 8.6.2热力学第二定律 / 
 8.6.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含义 / 
 8.6.4卡诺定理 / 
 原理应用提高热机效率的一种方法 / 
 *8.7熵 / 
 8.7.1熵熵增加原理 / 
 8.7.2熵增加原理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 
 原理应用耗散结构 / 
 内容提要 / 
 习题 / 
 附录
 附录A矢量
 附录B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和国际单位制(SI)单位
 附录C空气、水、地球、太阳系的一些常用数据
 附录D部分常用数学公式
 附录E力学、机械振动、机械波、光学、热学的量和单位
 附录F基本物理常量
 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及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物理学最初主要研究力学运动规律,后来又研究热现象、电磁现象、光现象以及辐射的规律。到19世纪末,物理学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称为经典物理学。在20世纪初的30年里,物理学经历了一场伟大的革命,诞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形成了近代物理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近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它直接导致了现代科学技术的革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人工设计的新型材料、激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低温与超导、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等,究其根源,无不以现代物理学基本原理为基础。
 以经典物理学、近代物理学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物理基础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非物理类理工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课程。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技术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学校,为适应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坚持“育人为本”的宗旨,本书修订了第2版的原理应用、例题、习题,体现了育人内容,保留了第2版的以下特点: 
 (1) 基本内容: 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本书内容包括基本知识、拓展内容和阅读材料三大板块。基本知识内容以《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根据,构成了本书的核心。同时选取少量的拓展内容,作为知识的扩展和延伸,这部分内容以“*”号标出。教师授课时,删去带“*”号的内容,并不影响全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书中还安排了一定数量的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与教材内容相匹配,主要是一些基本原理的应用。增加这些内容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础性物理学的知识,了解物理学的前瞻发展,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性,增强学习趣味、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创新意识和学以致用的意识。
 (2) 叙述特点: 考虑到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和物理学自身的特点,本书在论述方式上重视物理概念的准确性、物理推论的逻辑性和物理内容的基础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尽可能避免复杂的数学推理,力求通俗易懂、便于学习。对现代物理学内容的介绍深入浅出,力争不让学生感到过分抽象和复杂。
 (3)内容衔接: 为了避免与中学物理内容重复,本书以中学物理为基础,以应用型工科院校为特色编写。在内容衔接点上,综合考虑了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大学物理教学的情况,适度地降低了部分衔接点内容的难度,企盼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较好地与中学物理基础相衔接,同时也注意到与大学后续课程的承上启下。
 (4)习题安排: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以巩固,书中安排了一定量的例题和习题。习题和例题涵盖基础、应用两个方面。有些题目与实际联系较密切,且物理原理清楚,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意义和一定的趣味性。习题内容和数量选择与教材内容相配合,类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和计算题。难度由浅到深,有较好的适用性。
 (5)版式格式: 版式采用了与国际接轨的彩版印制; 在编排上注重版面设计、图文并茂; 在内容叙述上保留了原教材的基本特色,即力求做到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强调了物理图像和物理思想,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并学习物理学知识; 在资源建设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书中某些章节增加动画、视频(物理演示实验)等多媒体教学资源(扫描纸质书或电子书中的二维码即可看到动画和视频),并配以数字课程教学平台,期望突破书中知识难点,增加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由纸质教材、纸质辅助教材、电子教案和网络课程等组成了立体化系列教材。
 全书采用国际单位制(SI)单位,书后有矢量运算,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及单位,常用物理常量表,习题参考答案及参考文献。
 本书是上海市“十二五”规划教材,并作为核心成果获得了上海市第十一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是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的指定教材。全书分上、下两册,内容包括力学、机械振动、机械波、狭义相对论、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物理,由袁艳红教授编写。苗扬和赵华修订原理应用,陈国红修订习题。书中的彩图由陈锐绘画,演示实验视频由柯磊、赵润宁拍摄,动画资源由贾鑫、杨俊伟设计,黄才杰、赵华、陈锐负责校稿工作。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此外,也从网络上搜集了有关资料和图片,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在本书的编写和修改过程中,得到了校内外许多教师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编者学识和教学经验有限,可能对基本要求理解不深,处理不当,书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真诚企盼使用本书的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4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