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售價:HK$ 
			107.8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首次系统论述时间观疗法 菲利普·津巴多 著 自我觉察 活在当下 津巴多 心理学 当
			》 
			 售價:HK$ 
			75.9
			 
			 
	
			  
			《 
			亲爱的族人:菲利普王之战的新叙事(横扫北美史学界各项大奖 以印第安女王视角重写北美大陆的反殖民之战)
			》 
			 售價:HK$ 
			140.8
			 
			 
	
			  
			《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
			》 
			 售價:HK$ 
			93.5
			 
			 
	
			  
			《 
			什么是新疆
			》 
			 售價:HK$ 
			195.8
			 
			 
	
			  
			《 
			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实战
			》 
			 售價:HK$ 
			97.9
			 
			 
	
			  
			《 
			乳腺整合肿瘤学 国际经典乳腺肿瘤学译著 一部聚焦乳腺肿瘤综合治疗的实用专著
			》 
			 售價:HK$ 
			140.8
			 
			 
	
			  
			《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售價:HK$ 
			53.9
			 
			 
	
 
       | 
     
      
      
      
      
         
          | 內容簡介: | 
         
         
          |  
            在过去的十年里,金融在学术界和实务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金融研究领域已经出现,如加密市场和加密货币、新兴金融服务等,以及最近由各种危机(包括 COVID -19大流行)引起的市场剧烈动荡。全球学术界密切关注着这些新动向,并通过大量研究,推动新的理论和文献的发展。如今,机器学习技术作为数字金融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正逐渐取代经典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在实践中,也存在相同的趋势。几乎没有什么金融服务是企业和个人必须到银行才能使用的。事实上,无论是在金融市场上交易、开立存款账户、执行各种交易、签订保险合同,还是使用任何其他金融服务,都可以在家里或办公室完成。而且,使用这些服务甚至不需要电脑,一部手机就足够了。今天,手机上的软件和应用程序允许用户随时随地享受所有服务。最重要的是,2020年初爆发的 COVID-19 大流行,进一步将金融服务转变为“在线”和“远程”的数字化服务。世界各地的封锁和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加速了数字金融服务的发展。通过本书,未来将能看到数字金融服务如何在许多跨职能的金融领域和不同商业环境中提供帮助。
           |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达科·B.武科维奇(Darko B. Vukovic)
 俄罗斯友谊大学(RUDN)经济学院金融和金融市场国际实验室的全职教授和主任。累计发表了60多篇论文。武科维奇教授的研究方向是金融市场、金融预测、金融风险管理、投资金融以及区域经济学。2017年,他在印度孟买获得了CIAC国际认证委员会联合会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
 莫伊纳克·迈提(Moinak Maiti )
 国际学术出版社出版的《应用金融计量经济学》一书的作者。他的文章经常被以学术论文书籍章节、案例、博客、报纸文章等形式发表。他的研究曾多次获奖,最近一次是《英国食品杂志》(British Food Journal)颁发的2021年翡翠文学奖“杰出论文”。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和专业领域是金融学,主要涉及金融资产定价、金融计量经济学、金融科技、物联网和技术创新。
 埃琳娜·M.格里戈里耶娃(Elena M. Grigorieva )
 俄罗斯人民广播电视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兼金融与信贷系主任,还是硕士课程“投资和银行业务中的现代金融技术”的项目主任。长期致力于银行业、财务管理、新型金融工具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在金融和经济学领域发表了一百多篇学术论文。
 译者简介:
 杨嫱,助理研究员,金融学硕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曾获中国人民银行青年课题一等奖(2020),参与国家高端智库交办项目并被认定为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021)。该同志主要从事金融风险、金融监管、国际贸易等方面的研究。曾发表《中国债券市场“信用利差之谜”——基于宏微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黄丹,法律(法学)专业硕士,现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现主要从事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相关工作。在《检察日报》(学术版)发表文章《法律文书是否应借鉴唐代判词语言》;硕士毕业论文《从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看民间司法愿望——以司法“行侠”故事为中心》获第五届曾宪义法律史奖学金“优秀学位论文奖”;参与多个经济金融领域省部级以上项目研究。
 刘鹏,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金融系,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任广交国咨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中国国有企业产权交易机构协会市场服务分会副会长。多年工作中持续开展对国有资产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了《能源类国有企业股权管理理论与实践思考》《国有产权管理法规文件速查手册》等专业书籍;在《经济研究参考》等核心期刊发表《中央企业对境外企业的管理现状与主要问题》等论文。
           | 
         
       
      
      
      
      
         
          | 目錄: 
           | 
         
         
           
            目  录
 数字金融和金融服务1 
 创新与金融科技18 
 中央银行与科技:监管挑战和框架38 
 新冠疫情时期的货币非物质化:数字金融的新未来? 61 
 数字时代的国际金融市场78 
 比特币市场对社交媒体情绪的反应:基于Bootstrap交叉量化图的分析97 
 数字化对银行、金融服务与保险领域创新的影响114 
 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133 
 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经济增长和自由中的作用154 
 数字化、社会和治理因素的关系172 
 数字化和金融自由的风险1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