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人形机器人 技术、产业与未来社会 全景式解读人形机器人时代的技术密码与未来蓝图
			》
 售價:HK$ 
			108.9
 
  《 
			暗黑历史书系·罗马帝国
			》
 售價:HK$ 
			96.8
 
  《 
			英语同义词辨析大词典
			》
 售價:HK$ 
			294.8
 
  《 
			三井帝国在扩张——揭开日本财团的经营秘籍
			》
 售價:HK$ 
			85.8
 
  《 
			新时代的阿尔戈英雄:人才流动与创新扩散(数字经济前沿)
			》
 售價:HK$ 
			97.9
 
  《 
			中国古代戏曲的色彩艺术
			》
 售價:HK$ 
			151.8
 
  《 
			DeepSeek实战应用大全:从职场到生活的AI革命
			》
 售價:HK$ 
			76.8
 
  《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7)
			》
 售價:HK$ 
			93.5
 
 
 | 
         
          | 編輯推薦: |   
          | 推荐1:育儿先育己,帮助妈疗愈内心的小孩,并重新审视自己的养育方式,为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推荐2:写给在育儿中缺乏有效方法的妈妈,帮助妈妈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会在亲子互动中运用恰当的沟通方式,为孩子提供正向引导和反馈,让孩子拥有强大、稳定的内核。
 推荐3:“孩子的脸,六月的天”,孩子的情绪变化莫测,需要大人的理解和引导。通过阅读本书,妈妈可以学会在孩子情绪爆发时,用恰当的方式让孩子冷静下来,并引导他们化解情绪?。
 推荐4:本书聚焦孩子的日常典型场景,从大量真实案例切入,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并提供恰当的亲子交流方法,帮助妈妈和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推荐5:这是一本写给妈妈的亲子沟通书,也是一本读懂孩子的知心书,更是一本科学育儿的指导书。解决孩子在学业困扰、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日常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  
         
          | 內容簡介: |   
          | 《妈妈的修行课》针对孩子在学习、生活习惯、情绪管理、社交能力和性格塑造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向家长揭示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并提供了孩子易于接受的解决方法,帮助妈妈摆脱育儿焦虑。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养育子女,宛如一场心灵的修炼之旅,妈妈在其中不断蜕变,不仅成为更好的自己,亦成为孩子的榜样。妈妈越有修养,孩子越有教养。
 |  
         
          | 關於作者: |   
          | 吴玉荣:亲子教育专家,深耕于儿童心理成长和家庭教育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家长提供了科学的、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案。著有《表扬和批评的父母话术》等家庭教育类图书。 |  
         
          | 目錄: |   
          | 第一章 孩子表现不佳时如何应对 “没考好,我太笨了” // 002
 “比赛输了,我很难过” // 005
 “接力跑比赛,我不小心摔倒了” // 008
 “我又闯祸了,我是不是很调皮” // 010
 “我不敢当着很多人的面上台唱歌” // 013
 “明天要考试,我没胃口吃饭” // 016
 第二章 上学之前的“冲突1小时”
 孩子是“起床困难户” // 020
 早餐吃几口就放下了筷子 // 023
 “如果我吃了早餐,您就要给我买玩具” // 026
 孩子出门总是丢三落四 // 029
 穿鞋子也要用5分钟 // 032
 “我不想去学校上学” // 035
 第三章 解读孩子的“在校人生”
 “妈妈,老师冤枉我了” // 040
 “老师表扬我,妈妈却给我泼冷水” // 043
 孩子在班里有些不合群 // 046
 孩子加入小团体,排挤同学 // 048
 孩子喜欢打小报告 // 051
 在课堂上传小纸条 // 054
 期末测试成绩下滑 // 057
 孩子今天没有交作业 // 060
 第四章 写作业时的那些小情绪
 “我没有听懂,妈妈能再讲一遍吗” // 064
 写作业就是应付差事 // 067
 孩子要听着音乐写作业 // 070
 “哎呀,作业太多了” // 073
 “妈妈,这道题我不会” // 076
 孩子不愿意预习 // 079
 “妈妈,我能玩一会儿再写作业吗” // 082
 第五章 帮孩子化解与人交往的小矛盾
 “好心烦,朋友说我的坏话” // 086
 “我不想跟朋友分享” // 089
 孩子和朋友发生了矛盾 // 092
 孩子和朋友打架了 // 095
 “妈妈,我为什么不能跟他玩” // 098
 第六章 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小摩擦
 孩子不愿意整理房间 // 102
 孩子挑食、偏食,不好好吃饭 // 105
 要开饭了,孩子要吃可乐鸡翅 // 108
 在游乐园耍赖,不想回家 // 111
 “凭什么听您的” // 114
 孩子要求养一只小狗 // 117
 第七章 解决孩子和亲戚间的不愉快
 不主动向长辈打招呼 // 122
 “您不是我爸妈,凭什么管我” // 125
 “我没有堂姐漂亮,也不如她聪明” // 128
 大人说话孩子总插嘴 // 131
 兄弟姐妹间的争吵 // 134
 第八章 剖析那些成长的小烦恼
 “妈妈,我不敢一个人睡觉” // 138
 “妈妈,咱家有没有钱” // 141
 “同学的新球鞋是名牌,我也想要” // 144
 孩子要去看偶像的演唱会 // 147
 |  
         
          | 內容試閱: |   
          | 孩子放学回到家后,妈妈对孩子说:“我把你的平板电脑收起来了,以后你要认真学习,什么时候学习进步了才可以使用它。” “您怎么能不跟我商量呢?您怎么可以随便动我的东西?”
 “我是你的妈妈,所以可以管着你。”
 孩子非常气愤,浑身颤抖地说:“那我想要换一个妈妈!”说完,头也不回地回到房间,并锁上房门。
 听到孩子这样说,这位母亲很伤心。
 很多家长以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自己是爱孩子的,所以自己不会害孩子。仗着身份和“爱”,家长们高举“我都是为你好”的旗帜,肆无忌惮地剥夺孩子的各种权利,包括自主选择的权利。
 家长如果总是站在强者的角度跟孩子沟通,就会忽略孩子的想法,给孩子造成伤害,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
 作为意识主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逻辑和想法,他们渴望被父母尊重,被父母认可。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苛刻,就会出现上面那种两败俱伤的局面,不仅孩子难过,父母也会很伤心。
 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在管教孩子时总是不自觉地使用强制性手段,一旦发现孩子不服管教,就会情绪失控。有时父母觉得自己只是在正常地管教孩子,而孩子感受到的却是父母的全盘否定。
 在一个充满信任感的家庭里,孩子的需求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孩子的内心也会更加健康和丰盈。孩子正处于成长阶段,不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冲突。这时,父母说话前要多想一想,别随口说出伤害孩子的话。优秀的父母都能顺着孩子的逻辑跟孩子沟通,化解孩子负面情绪的同时还能给孩子成长的力量,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身为父母,我们都会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他健康快乐,希望他正直善良,希望他学习优秀,希望他事业有成……但这些美好的愿望能不能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是否尊重孩子的情绪。
 本书囊括了孩子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从家庭到学校,从学习到交际,每一个场景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从孩子的逻辑入手进行分析,能让家长朋友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绪问题。
 此外,本书每一节都列举了错误话术和正确话术,希望家长能在反省自己跟孩子的沟通问题的基础上,跟孩子建立平等、高效的亲子对话关系,提高亲子沟通效率。
 最后要说的是,请家长朋友不要给自己施加过多的压力,因为家长也是在不断地摸索、学习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没有谁能在孩子出生后马上成为最佳父母。所以,请家长朋友安心地和孩子一起学习,慢慢成长吧!
 
 孩子喜欢打小报告
 情景展示
 班主任张老师给琪琪妈妈打电话,说琪琪在学校喜欢打小报告,希望琪琪妈妈跟孩子聊聊。琪琪妈妈特别焦虑,跟琪琪强调了好多遍:“不要一个劲儿地告状,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打小报告的人。”
 情绪解读
 打小报告是孩子学习规则、维护规则以及表达力强的一种体现。因此,在处理孩子爱打小报告这个问题上,家长要把握好话术,既不能完全禁止、否定,也不可纵容、鼓励,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区别对待。
 一般来说,孩子爱打小报告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孩子喜欢表现自我,想通过打小报告来获取老师的关注。
 2.孩子过于维护规则,打小报告只是单纯地向老师反映自己看到的信息。
 3.孩子被同学欺负后,向老师打小报告是为了寻求帮助。
 4.想通过贬低他人来换取老师的表扬。
 5.家长总告诉孩子“有事就告诉老师”,因此孩子打小报告只是遵照家长的嘱咐去做而已。
 错误话术
 面对孩子喜欢打小报告的情况,有些家长生怕孩子因此遭到老师的厌恶和同学的排挤,于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可能会选择一些不太合适的话术,比如:
 “小小年纪,你怎么就学会告状了呢?”
 “那么一点儿小事,你就向老师打小报告呀?”
 “只有不好好学习的孩子才会打小报告。”
 “打小报告这种没出息的事情,你也做得出来,不嫌丢脸吗?”
 “你知不知道打小报告是很招人烦的啊?”
 正确话术
 当得知孩子爱打小报告这一情况时,家长要先了解孩子打小报告的原因,然后采用合适的话术引导孩子对打小报告的行为进行反思,最好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比如,家长可以试着用下面这些话术来与孩子沟通:
 “这件事除了向老师打小报告之外,你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吗?”
 “这件事如果换成是你做的,你希望其他同学向老师打小报告吗?”
 “妈妈觉得这是一件小事,没有必要向老师告状,或许你该宽容一些。”
 “关于打小报告这种行为,妈妈是不鼓励的。但是,妈妈认为有些事情是必须告诉老师的,如那些可能会伤害到自己或同学的暴力行为。你觉得呢?”
 在处理孩子喜欢打小报告的问题上,家长应当展现出充分的耐心。首先,家长需要认识到,孩子打小报告的行为可能源于他们对规则的重视,或是对正义感的追求。因此,家长不要急于指责孩子,而是应该引导他们学会以更恰当的方式处理问题,教育孩子哪些事情需要告知老师,哪些事情可以自行沟通和协商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