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424.8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587.6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81.4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88.5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184.1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81.4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588.8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199.4
			 
			 
	
 
       | 
     
      
      
         
          | 編輯推薦: | 
         
         
          |  
            这不仅是一套工业品销售的入门级课程,也是所有针对组织的B2B销售基础知识读本。它涵盖了开展此类销售工作应有的心态、状态,应知应会的通用规则和基本技巧。如果你是:①想要从事、正在从事销售的人员;②销售部门中层管理者、团队领导者;③希望通过销售实现业绩跃升的创业者……本书助你迅速改变销售心态,快捷掌握销售技巧,全面提升销售本领。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一本简短易懂的小书,由作者基于实战,将面向工业企业销售团队培训的一些内容整理而成。本书讲述的工业品销售属于B2B范围,即企业对企业的销售,或可扩展为企业对组织的销售。本书结构简单,共分为10堂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提供了可以用于实践的方法论,包括怎样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如何提高销售人员的成交率,如何维护客户、促成签单等,并解答了销售人员在工作中有关陌生拜访、催收货款的常见问题。本书的目标读者是从事销售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工业品销售人员。当然,对目标客户是某些采用团购或集采等方式进行采购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销售人员来说,本书仍可阅读借鉴。
           | 
         
       
      
      
      
         
          | 關於作者: | 
         
         
           
            郑锋,管理学者,营销专家,实战创业导师。山东省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山东省创业指导师,山东省创新发展决策咨询专家库专家,腾讯视频号认证财经作家,新浪政务新媒体学院第二批专家团成员,山东现代创新发展促进中心特邀研究员,枣庄市社科专家宣讲团成员,枣庄职业学院(枣庄技师学院)创新创业专家,滕州市党员教育师资库首批讲师,多家创业园名誉创业导师。入选省级重点人才工程“齐鲁文化之星”,获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社厅颁发“山东惠才卡”。先后获得全国、省、市奖项60余个。
 首创“购买七单元”营销理论。著有《创业者说》《购买全程》《创富有道》等多部经管著作,参编《韧性:中小微企业的坚守与转型》等。其中《创业者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运营系列经管自媒体,持续输出原创内容,发布知识类文章和短视频。
 多次担任省级产业项目评审专家,多次担任山东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齐鲁青年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枣庄市创业大赛、滕州市创业大赛等各级创业创新大赛评委。辅导了上百家企业的营销实战和转型升级。
           | 
         
       
      
      
      
      
         
          | 目錄: 
           | 
         
         
           
            目录
 前言
 第1课 | 为什么选择做销售:
 销售人员的10种收获1
 1.突破收入限制2
 2.提升专业能力4
 3.提高综合素质6
 4.培养和提高计划性和条理性7
 5.培养更高的情商8
 6.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9
 7.看更多的世界和风景10
 8.结识更多朋友11
 9.更加热爱生活11
 10.提升文化涵养12
 我的小故事:3天25万步的行走13
 第2课 | 什么人能成为出色的销售人员:
 销售人员的10种能力16
 1.自驱力17
 2.学习力19
 3.行动力23
 4.沟通力25
 5.专注力27
 6.创新力28
 7.坚韧力30
 8.判断力32
 9.注意力33
 10.运算力34
 我的小故事:第一次销售经历35
 第3课 | 如何塑造销售职场形象:
 销售人员礼仪形象的10个注意事项38
 1.仪容仪表39
 2.沟通礼仪40
 3.拜访客户43
 4.餐饮接待44
 5.坐车礼仪45
 6.微信社交46
 7.会议礼仪48
 8.了解客户所在地的风俗禁忌49
 9.形象定位与塑造49
 10.互联网人设51
 我的小故事:博客维权52
 第4课 | 销售过程中的信息有哪些:
 销售人员须熟知的10项内容54
 1.本公司的基本信息56
 2.本公司的业务信息58
 3.主要竞争对手的信息58
 4.客户公司的基本信息59
 5.客户公司的业务信息59
 6.客户公司的关注点60
 7.客户公司的业务风险61
 8.业务操作流程61
 9. 客户公司与本公司的区域文化和商务
 礼仪62
 10.行业政策与信息62
 我的小故事:一堂“囧”课63
 第5课 | 如何找到你的客户:
 寻找客户的10条路径65
 1.通过陌生拜访结识66
 2.通过电话销售建立联系67
 3.通过第三方组织引荐67
 4.通过关系链介绍69
 5.通过展会获得客户资源70
 6.通过互联网社交转化客户71
 7.通过专家级营销吸引客户72
 8.通过公益性行动形成联结72
 9.通过合作开发市场73
 10.通过客户转介绍74
 我的小故事:一个好产品的市场破冰75
 第6课 | 如何敲开客户的大门:
 陌生拜访的10种方法78
 1.直接去客户公司拜访79
 2.在互联网上寻找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80
 3.从保安身上寻求突破81
 4.“潜”入客户公司82
 5.向客户公司员工求助83
 6.现场观察公开信息83
 7.打听联系人的关键信息84
 8.到附近商户找线索85
 9.找客户公司领导85
 10.电话陌生拜访86
 我的小故事:一件用心的小礼物88
 第7课 | 如何成为沟通高手:
 销售沟通的10种技巧90
 1.简要陈述92
 2.适当赞美和认同94
 3.放低身段求教96
 4.善于倾听97
 5.学会变通98
 6.寻找共同话题99
 7.持续性沟通100
 8.底线与立场101
 9.话术学习与应用102
 10.设计多样化的沟通场景103
 我的小故事:一场商业冲突的斡旋者104
 第8课 | 销售有哪些重要节点或数据:
 销售的10个关注点108
 1.有效信息的搜集量109
 2.目标客户拜访量112
 3.招投标或议标113
 4.销售额114
 5.利润率114
 6.回款情况115
 7.客户满意度116
 8.老客户关系维护118
 9.未来市场预期119
 10.市场布局与变化119
 我的小故事:客户满意度助力效率提升120
 第9课 | 哪些错误认知需要矫正:
 销售的10个误区124
 1.唯关系论125
 2.销售就是单兵作战128
 3.我分到的市场(客户)不好131
 4.B2B销售不适合做互联网推广132
 5.销售就是向客户妥协133
 6.销售就是短、平、快134
 7.签完合同就万事大吉了136
 8.销售就是套路136
 9.只能做一辈子销售137
 10.谈钱就是价值观有问题140
 我的小故事:一次关于价值观的争论141
 第10课 | 销售有哪些常见的困惑:
 销售的10个典型问题144
 1.如何解决商务洽谈中身份不对等的问题?145
 2.遇到专业能力很强的客户怎么办?145
 3.遇到爱挑刺儿的客户怎么办?146
 4.客户拿你和竞争对手作比较,如何应对?147
 5.被客户明确拒绝怎么办?147
 6.如何向客户推销新产品(新技术)?149
 7.客户拖延付款,该怎么催收?150
 8.什么样的客户要果断放弃?152
 9. 如何识别客户决策群体的需求和决策
 参与者?153
 10. 供应商和客户本质上是矛盾和对立的,
 销售人员如何处理这种矛盾?154
 我的小故事:营销那些事儿155
 附录 | 用客户的头脑来思考:
 “购买七单元”理论在工业品营销中的应用160
           | 
         
       
      
      
      
         
          | 內容試閱: 
           | 
         
         
           
            我对营销情有独钟。人生,如果循规蹈矩、一成不变,将是多么无聊乏味。因此,我喜欢研究未知的、动态的、变化的事物。正是不确定性,激发起一个人的挑战欲和创新精神,它调动人的情绪,启发人的心智,激励人的行动,让人在一次次跌宕起伏的经历中实现突破,收获成果,为本来平淡的生命涂抹上绚丽的色彩。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初中毕业,第一份工作是在县城医院里打零工,每天扛氧气瓶、整理杂物、搬运物资。第二年,我进入国营工厂当工人,穿上了那个年代令人羡慕的深蓝色工作服。在这家当时被誉为“全国十大标准件厂”的企业里工作几年后,我体验到了生产车间一线作业的艰辛,也从基层的视角对传统工业管理有了最初的模糊认知。那时候我开始学习写作,并很快达到痴迷的状态。我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写作“小白”到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的转变。二十岁生日的时候,我给自己的礼物是一本散发着墨香、名为《心语》的书,那是我出版的第一部文集。一家年营业收入上亿元的国有商业集团公司向我抛出橄榄枝,以引进文化人才的方式把我调到这家公司的业务科工作。要知道,1990年前后,一亿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在那里,我学习到了商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这中间我还从事过一段时间的专职清欠工作,我代表公司集中清理“呆滞账款”,锻炼了胆魄,提升了应变能力,同时又学到了一些经济法律常识。
 1993年,我进入新闻媒体单位,依然是做经营,先后从事过广告、发行、印刷、新媒体等单项业务的经营工作,后来成长为单位分管全媒体经营管理的负责人,成功策划组织了多场大型商业活动,带领团队创造了辉煌的经营业绩。说到业绩,如果需要用数据印证的话,那我可以告诉你:我先是把广告业务做到原营业收入的150%,然后把印刷业务做到原营业收入的300%,最后把全媒体业务做到原营业收入的200%—没错,是倍增!媒体经营,销售的是文化产品,同样需要研究受众心理,精心做好策划和组织实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看到以上经历,读者可能会觉得我的事业道路一直是坦途。哪有的事儿啊?坦途的另一面一定是险途。这背后有无数的曲折、困苦,内心也经历过彷徨、失落甚至绝望。除了每天工作日程满满,我还要学习、研究到深夜,也从未完整地享受过休息日,付出了超出常人极限的努力,但是我沉浸其中,达到忘我的境界。那时候我得了一个绰号—“疯子”(“疯”借了“锋”的谐音),“要成功,先发疯”嘛。在接下来的文字里,我也会穿插讲述一些自己身上不同寻常的小故事和营销策划案例,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激励。
 絮絮叨叨回顾这些成绩不是为了炫耀,其实我想说的是—在医院、工厂、商业集团公司、新闻媒体等单位丰富的职业经历,以及跨行业的体验,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为我后来研究企业管理与营销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在媒体担任广告部门负责人的时候,我写过一篇研究文章《浅谈广告中的美感》,探讨广告是如何通过情感输出打动受众的,这篇文章在省、市、区(县)三级数百家媒体推荐的上千篇论文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当年的省评一等奖第一名。这对当时年轻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激励。我顺着“广告传播”这条路径(后来我才明白广告传播其实是营销的一个环节),开始延展探寻经营管理的技巧、规律和逻辑,后来专注于创业创新、企业管理和营销的研究,这被我确定为新的专业方向。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经典管理著作,走访调研了数千家企业和商户—算下来,至今也有二十多年了。现在回想起来,在有限的人生中,这漫长的求知过程是非常难得的,面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创业者,每一本书的阅读、每一场访谈、每一次交流与互动,无形中如同搭建了一层层的阶梯。我踩着这些阶梯往上走,持续地打开思维之门,提升认知。
 2014年,我的第一部经管著作出版。此后的十年间,我相继创作了多部经管或创业创新类图书,也获得过很多国家级、省级、市级的荣誉。这期间,我受邀到全国各地的创业创新大赛当评委,到政府部门、大学和企业里去讲学和交流,还担任了省就业促进会副会长等职务。
 思想要在实践中验证和完善,实践才是经管研究的终极意义。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管理作为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学习和研究的成果,要在实践中应用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这些年,很多企业引入了我的管理和营销理论成果,它们在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提升、营销创新、品牌构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长期针对企业管理和营销的研究过程中,我先后涉足农业、商贸、房地产、餐饮、食品、教育培训、文旅等多个领域。如此广泛的研究,让我对企业的实操运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思维框架。近年来,我开始“专业聚焦”,缩小研究范围,专注于研究工业制造企业的管理和营销。因为我越来越意识到,制造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在就业、税收、科技创新、拉动产业链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书根据我给工业企业销售团队培训的一些内容整理而成,语言通俗易懂,架构非常简单,共计十堂课。由于是一堂堂相对独立的课程,内容上免不了有些
 交叉。
 本书的整理工作由郑琰完成。作为广播电视台的一名主持人,郑琰对篇章结构设计和语言表达驾轻就熟,有效提高了成稿效率。同时,她也从年轻人的视角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对内容和案例进行了优化。为了让读者产生更好的阅读体验,增强代入感,本书通篇以“我”的口吻进行表述。
 本书的目标读者很清晰—
 想从事销售工作的人;
 正在从事工业品销售的人;
 建筑和工程类销售人员;
 面向单位组织的其他销售者;
 工业品销售部门管理者;
 中小企业高管;
 销售培训机构;
 销售相关专业学生;
 ……
 当然,那些从事非工业品销售,但目标客户是某些(采用团购或集采等方式进行采购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企业的销售者仍然可以阅读本书。
 本书没有深度阐述宏大的市场营销理论,而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梳理出销售行动指南,对初入销售职场的人更具启发性和指导意义。
 我在这里需要说明三点:
 第一,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工业品销售,而非工业品营销。很多人会把销售和营销混为一谈,实际上营销范畴更广,它包含了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品牌规划、市场推广、渠道构建、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从体系上看,营销包括销售,销售是营销的一部分,经典4P营销理论聚焦于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推广(Promotion)、渠道(Place),销售就是其中“推广”的一个环节。销售是“把东西卖出去”,营销是“如何把东西卖出去”。从营销的各要素来看,销售是营销的诸多环节中最关键的一环,也是对营销前期环节成果的检验。为了打开销售人员的思路,在本书的附录里,我也会对工业品营销进行概括性讲述。
 第二,本书讲述的工业品销售属于B2B范围,即企业对企业的销售。什么是工业品?工业品是企业购买的用于生产经营的产品或耗材,包括原辅材料、设备、仪器仪表、零部件、工具等。本书讲的工业品销售还包括衍生服务,如设备改造和维保、技术服务、系统集成、专业咨询等的销售。其实关于B2B的更确切的说法,是企业对组织的销售,客户可能是企业,也可能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或经济组织,标的物不一定是工业品,也可能是办公用品、生活用品、物业服务、软件系统等产品或服务。从客户类别上看,组织的采购不同于C端的个人消费,它的决策程序复杂,交流过程长,成交金额大。我之所以把工业品销售整理成书,是因为我发现市面上针对C端销售的著作浩如烟海,针对B端营销和销售管理的图书也不少,而专门讲工业品或B端销售的图书却寥寥无几。
 第三,在每堂课里,我都罗列出了10条内容,这可能出于我的强迫症特质。某些部分初看上去或许有些牵强,但其实都是教学需要的。作为讲授老师,定义相对统一数量的条目式框架,能够有效强化学员的记忆。我想强调的是,虽然每堂课我都讲了10条,但这些不是标准答案,而且永远不会有标准答案。它们应该仅仅是启发,希望抛砖引玉,让读者能借此打开思路,找到更多的方法和路径。
 还有一个名词“客户”需要说明一下。本书所指的客户既包含了你的客户企业或单位,也会指向客户单位参与采购的某些决策人、参与者。同样是讲客户,“目标客户”是指存在业务发生可能但尚未成交的客户,“甲方”“业主”也是对客户的称谓,本书统称为客户。
 从事工业品销售和其他To B销售的伙伴们,双肩包、高速公路、车站、机场、会议室、PPT、客户项目现场……这些一定是你们非常熟悉的物品和场所。希望你们再次出差的时候,揣上这本书,让它陪伴你们走四海、闯天涯,实现辉煌的销售冠军梦!
 郑锋
 2024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