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成人口腔正畸学 第2版
			》
 售價:HK$ 
			657.8
 
  《 
			永恒——商周时代的艺术
			》
 售價:HK$ 
			173.8
 
  《 
			幸福教室的密码:一位优秀班主任的行走与思考
			》
 售價:HK$ 
			66.0
 
  《 
			牙齿磨损 第3版
			》
 售價:HK$ 
			327.8
 
  《 
			午夜时分的解放 1947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实录  汗青堂丛书150
			》
 售價:HK$ 
			140.8
 
  《 
			汉服怎么做
			》
 售價:HK$ 
			107.8
 
  《 
			大模型时代:虚拟人的崛起与未来
			》
 售價:HK$ 
			99.0
 
  《 
			大话芯片:读懂芯片原理、周期、产业链与技术趋势
			》
 售價:HK$ 
			97.9
 
 
 | 
         
          | 編輯推薦: |   
          | 集合潇洒的评论与严谨的考据,展现出闻一多在唐诗研究上的热情与学养 行文语言如诗一般灵动曼妙,光彩流丽,忽而激情华美,忽而清凉疏朗,全书可读性极强
 艳丽夺目的工笔花草与中国传统色“胭脂”融入装帧设计,将内容的热烈灿烂外化展现
 雅致纸烫金护封,夹带大地纸飞花令卡片,内文丝滑双胶纸,品相精美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的唐诗评论集,短小精悍,经久不衰。书中共有《类书与诗》《宫体诗的自赎》《四杰》《孟浩然》《贾岛》《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岑嘉州系年考证》《杜甫》《英译李太白诗》九篇,为1948年开明书店版《唐诗杂论》编定的篇目。其中论述诗人诗作的篇目轻便灵活、自在论述、见解透彻,而两篇年谱则严谨纯正,展现了作者的学问素养。这两种不同的创作类型展现了作者在唐诗研究上的热情与专深。同时,作为诗人的闻一多大量使用了诗一般的生动语言,让这本书有了很强的可读性。此版收入“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系列,组配18幅版画插图。 |  
         
          | 關於作者: |   
          | 闻一多(1899—1946),近代著名诗人、学者、革命家,有诗集《红烛》《死水》等。在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闻一多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治学范围广阔,治学思路也有别于传统学术之法,著有《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 |  
         
          | 目錄: |   
          | 类书与诗 宫体诗的自赎
 四 杰
 孟浩然
 贾 岛
 少陵先生年谱会笺
 岑嘉州系年考证
 杜 甫
 英译李太白诗
 |  
         
          | 內容試閱: |   
          |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 相传刘希夷吟到“今年花落”二句时,吃一惊,吟到“年年岁岁”二句,又吃一惊。后来诗被宋之问看到,硬要让给他,诗人不肯,就生生的被宋之问给用土囊压死了。于是诗谶就算验了。编故事的人的意思,自然是说,刘希夷泄露了天机,论理该遭天谴。这是中国式的文艺批评,隽永而正确,我们在千载之下,不能,也不必改动它半点,不过我们可以用现代语替它诠释一遍,所谓泄露天机者,便是悟到宇宙意识之谓。从蜣蜋转丸式的宫体诗一跃而到庄严的宇宙意识,这可太远了,太惊人了!这时的刘希夷实已跨近了张若虚半步,而离绝顶不远了。
 如果刘希夷是卢、骆的狂风暴雨后宁静爽朗的黄昏,张若虚便是风雨后更宁静更爽朗的月夜。《春江花月夜》本用不着介绍,但我们还是忍不住要谈谈。就宫体诗发展的观点看,这首诗,尤有大谈的必要。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渎亵。它超过了一切的宫体诗有多少路程的距离,读者们自己也知道。我认为用得着一点诠明的倒是下面这几句: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更夐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从前卢照邻指点出“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时,或另一个初唐诗人——寒山子更尖酸的吟着“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时,那都是站在本体旁边凌视现实。那态度我以为太冷酷、太傲慢,或者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带点狐假虎威的神气。在相反的方向,刘希夷又一味凝视着“以有涯随无涯”的徒劳,而徒劳的为它哀毁着,那又未免太萎靡,太怯懦了。只张若虚这态度不亢不卑,冲融和易才是最纯正的,“有限”与“无限”,“有情”与“无情”——诗人与“永恒”猝然相遇,一见如故,于是谈开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对每一问题,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于是他又把自己的秘密倾吐给那缄默的对方: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因为他想到她了,那“妆镜台”边的“离人”。他分明听见她的叹喟: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他说自己很懊悔,这飘荡的生涯究竟到几时为止!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他在怅惘中,忽然记起飘荡的许不只他一人,对此清景,大概旁人,也只得徒唤奈何罢?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的过程。至于那一百年间梁、陈、隋、唐四代宫廷所遗下的那份最黑暗的罪孽,有了《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宫体诗,不也就洗净了吗?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因此,向后也就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从估计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