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见字如面:奏折里的雍正
			》
 售價:HK$ 
			75.9
 
  《 
			经纬度丛书·亚历山大帝国
			》
 售價:HK$ 
			74.8
 
  《 
			金钱的艺术
			》
 售價:HK$ 
			63.8
 
  《 
			部落:文化本能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
 售價:HK$ 
			86.9
 
  《 
			匹配
			》
 售價:HK$ 
			86.9
 
  《 
			ETF投资 低利率时代财富进阶必修课(普通人躺赢的投资方法,领先一步学会ETF投资,早日赢得财富自由
			》
 售價:HK$ 
			75.9
 
  《 
			肩部康复训练 损伤预防 评估与恢复(修订版)
			》
 售價:HK$ 
			107.8
 
  《 
			速写随手画 临摹训练素材集
			》
 售價:HK$ 
			61.4
 
 
 | 
         
          | 編輯推薦: |   
          | 钱穆先生全集,在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联经出版事业公1998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审慎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为先生生平正式著书之第一部,撰于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九年间,其时先生教授《论语》课程,适读《马氏文通》,遂仿其方法,以“起”“承”“转”“合”逐条标明《论语》句法。 |  
         
          | 關於作者: |   
          | 钱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宾四, 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10月,钱穆先生移居台北,被选为中研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  
         
          | 目錄: |   
          | 序例 卷上 明体
 第一章 起
 第一节 对句
 第二节 排句
 第三节 对格排调之句
 第四节 散句
 第二章 承
 第一节 时承
 甲 时承位仍
 乙 时承位转
 第二节 位承
 甲 位承决辞
 乙 位承断辞
 丙 位承申辞
 第三章 起承变用
 第一节 单起分承
 第二节 分起单承
 第三节 单起分承总结
 第四节 分起分承
 甲对文
 乙排文
 第四章 排对之文
 卷下 达用
 第五章 转
 第一节 转如承
 第二节 转如起
 甲 转于时以为起者
 乙 转于位以为起者
 第六章 变转
 第一节 并承之转
 第二节 顶承之转
 第三节 虚承之转
 附表三
 明体表一 文之会成
 达用表二
 体用合分表三 文之全体
 |  
         
          | 內容試閱: |   
          | 序 例 往余读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依天理,批间郤,恢恢乎游刃余地。”心好其说。以为宇宙事物之会成,莫非有理,斯莫不有间。得其理,入其间,凡事物之会成,皆有以解其所以然,而后乃不为事物迹象所困,而有以深识其中,而离合运用之。盖今西人质力制造之事,民群平治之局,骎骎皆远出我。而一探其底,尽若有庖丁之意行其间者。而其教授童蒙之法,尤为循自然之理,使学者可以不竭神智而深入其间,因以得其运用之方,为益有似于庄生之旨也。我国文字之学,自来号为难究。自学校师袭西法,而文字之教授,独仍旧贯,无所变进。而岁割月折之病益见,学者徒靡心力而收寡效。夫不得其所以组织会成之理,而摩抚于外之迹似,而求以能其事,其徒劳而无功,固其宜也。吾国之论文法者,首推丹徒马氏之书。然继而究之者甚少,故其言犹多失正。又专主句读,于篇章之理,有所未及。间尝有意匡其失而补其阙,而卒卒亦无所就。私独以庄生之言,观于文字,所谓“未尝见全牛”者,而稍稍告诸学者,学者喜之。退而编为此书,以发其趣。其于大郤大窾之处,可谓尽之。学者循之以进,庶乎其可望其无遇全牛,而善葆其刀也。盖马氏之书,自诩特创,故亦不能无疵。今兹所称,意主蒙求,然亦多前人所未及者。匡捄绳切,以完其说,而益以进明夫斯文之大理,是深有赖于当世之君子也。
 文章义、法兼重,《诗》曰:“有物有则。”义有物也,法有则也。然自来多训诂义物之言,而典章法则者少。或遂讥轻西人文典之书,以为无用。此犹俗人妄论名家,谓:我亦能思,我亦能言,何必讲逻辑,乃能言思也。如我古者公孙龙子之徒,无深志义,而务为辩说反人取胜为名,则诚无用耳。若今西人之所为,则名学固不可少也。为文徒讲典法,则虚车无所载,然载重者,岂可舍坚车乎?则自“文从字顺各识职”,以至于“周中规,折中矩”者,莫不有当然之道,诚学文者不可不讲而知也。昔之求文法者,神而明之,故难;今之求文法者,器而习之,故易。此亦后来者胜,未可以不贯见弃之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