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售價:HK$ 
			53.9
 
  《 
			钩针编织曼陀罗花样
			》
 售價:HK$ 
			65.8
 
  《 
			两晋南北朝史 一口气看懂两晋南北朝史
			》
 售價:HK$ 
			74.8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57.2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107.8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108.9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65.8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65.8
 
 
 | 
         
          | 編輯推薦: |   
          | 1.图文并茂:《画说汽车 : 汽车历史·发明·结构·原理·技术图典》采用了大量的全彩图解,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了汽车的各个细节和部件,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复杂的汽车结构。 2.视频辅助:《画说汽车 : 汽车历史·发明·结构·原理·技术图典》配套的300余个视频动画将抽象的汽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汽车的世界之中,亲身体验汽车的魅力和奥秘。
 3.内容丰富:《画说汽车 : 汽车历史·发明·结构·原理·技术图典》内容涵盖了汽车的历史、发明、结构、原理和技术等多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一站式的汽车知识学习平台。
 4.适用广泛:无论是汽车爱好者、学生还是专业人士,都能从《画说汽车 : 汽车历史·发明·结构·原理·技术图典》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和启发。对于青少年来说,这本书更是一本优秀的科普读物,能够激发他们对汽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以时间为主线,将汽车的品牌文化历史、科技发明、结构原理及技术知识串联起来,以图解的形式,辅之以动画演示及视频讲解的助阅方式,向读者介绍汽车的相关专业知识,为读者开启汽车认知之旅。本书内容以汽车的结构原理及技术知识为主,包括了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主要是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类型特点、工作模式(原理),燃油车主要总成(发动机、变速器)与新能源汽车主要总成(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压电控),还有不同类型的底盘与车身电气系统;帮助读者在学习和了解系统知识的同时,进而也能够掌握一些汽车技术的原理和特征,如进气增压、缸内直喷、可闭气缸、固态电池、一体化车身、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当然,除了以上内容,汽车发展历程中的品牌文化、技术发明与创造也是必不可少的点缀,不同时段各式各样的车标、车型,以及不断进化、改良的发明创造都可以给读者带来思想上的启迪,点亮创新的火花。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图解直观,好看易懂,结合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系统性,适用于广大汽车爱好者阅读,同时,也可以作为汽车专业院校、职业培训的汽车知识入门读物使用。
 |  
         
          | 關於作者: |   
          | 胡欢贵 ,2002年3月进入广州凌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从事手机维修图书编辑工作。2002-2004年,从编写,到主编,组编,策划,主审《手机维修天地》杂志并负责相关图书的编写出版工作。2004-2010年,进入广州凌凯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主持并组织汽车类教材、工具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2011年创办瑞佩尔科技公司,主营技术行业软件开发、图书编辑、出版代理、电子商务行业平台搭建等业务。 |  
         
          | 目錄: |   
          | 1886 汽车元年—汽车组成 / 8 1887 汽车销售发端—汽车类型 / 10
 1888 标致公司诞生—充气轮胎发明—轮胎结构与参数 / 12
 1889 四速齿轮传动装置应用—万向节与差减总成 / 14
 1890 戴姆勒成立公司—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 16
 1891 前置后驱底盘—汽车传动形式 / 18
 1892 化油器和柴油机被发明—柴油发动机 / 20
 1893 汽车车牌与驾行证照及VIN / 22
 1894 汽车常用车身与性能参数 / 24
 1895 斯柯达汽车诞生—手动操纵的变速器 / 26
 1896 油灯用作汽车照明—汽车制动器 / 28
 1897 汽车高压润滑系统应用—车用油液 / 30
 1898 雷诺公司诞生—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 / 32
 1899 奥迪、菲亚特汽车诞生—轮毂电机 / 34
 1900 全金属车身问世—汽车车身 / 36
 1901 点火装置的发明和应用—增程式电动汽车(REEV) / 38
 1902 凯迪拉克汽车诞生—发动机冷却系统 / 40
 1903 福特汽车诞生—汽车车身材料 / 42
 1904 别克汽车诞生—气压与液压制动系统 / 44
 1905 带车篷的汽车—硬顶敞篷汽车结构原理 / 46
 1906 劳斯莱斯汽车诞生—蓄电池成为标配—汽车电源 / 48
 1907 乙炔灯应用—汽车全解 / 50
 1908 通用汽车诞生—发动机专业术语 / 52
 1909 布加迪汽车诞生—凯迪拉克加入通用—汽车集团 / 54
 1910 阿尔法·罗密欧汽车诞生—消防车与房车问世—特种
 车辆 / 56
 1911 雪佛兰汽车诞生—电灯用于汽车照明—汽车饰件 / 58
 1912 自动起动器被使用—发动机起动系统 / 60
 1913 阿斯顿- 马丁汽车诞生—四门轿车—车门数量与
 类型 / 62
 1914 玛莎拉蒂汽车诞生—汽车车身材料演变 / 64
 1915 T 型箱式轿车面世—汽车车身类型 / 66
 1916 宝马汽车、五十铃汽车诞生—刮水器的历史 / 68
 1917 三菱汽车、林肯汽车诞生—飞行汽车 / 70
 1918 平行连杆式转向机构—汽车转向机构 / 72
 1919 宾利汽车、迈巴赫汽车、雪铁龙汽车诞生 / 74
 1920 马自达汽车、铃木汽车诞生—汽车车轮 / 76
 1921 可调式汽车座椅问世—座椅结构 / 78
 1922 捷豹汽车诞生—空气滤清器应用与发动机进排气
 系统 / 80
 1923 机油滤清器发明—发动机润滑系统 / 82
 1924 MG(名爵)汽车诞生—离合器减振器—汽车离
 合器 / 84
 1925 克莱斯勒汽车诞生、五座汽车问世—汽车座位数 / 86
 1926 奔驰与戴姆勒合并—梅赛德斯- 奔驰诞生 / 88
 1927 真空自动增压器问世—机械增压器 / 90
 1928 福特A 型车风行—同步变速器 / 92
 1929 汽车尾灯与收音机开始装车—汽车娱乐信息系统 / 94
 1930 液力耦合器与镀锡活塞—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 / 96
 1931 保时捷汽车诞生—通用公司成为最大汽车公司—天然气
 发动机 / 98
 1932 泊车辅助系统面世—倒车雷达/ 影像与自动泊车 / 100
 1933 日产汽车诞生—可变压缩比发动机与e-POWER / 102
 1934 前轮驱动汽车—流线型轿车—汽车标识 / 104
 1935 双叉臂悬架出现—汽车悬架类型 / 106
 1936 第一辆柴油小汽车问世—甲壳虫汽车 / 108
 1937 丰田汽车诞生—汽车发动机应用之最 / 110
 1938 大众汽车诞生—汽车空调 / 112
 1939 双离合变速器发明 / 114
 1940 通用量产自动变速器 / 116
 1941 四驱吉普车问世— SUV 中的“第一” / 118
 1942 法国小电动汽车—中国第一辆汽车 / 120
 1943 “JEEP”注册为商标—国外汽车品牌标志与名称 / 122
 1944 起亚公司诞生—水陆两用汽车 / 124
 1945 汽车定速巡航系统发明—定速巡航工作原理 / 126
 1946 后置发动机客车问世—车载通信娱乐装置发展史 / 128
 1947 法拉利汽车诞生—亨利·福特的故事 / 130
 1948 路虎汽车、本田汽车诞生—汽车玻璃—液力变矩器 / 132
 1949 船形汽车出现—汽车起动方式 / 134
 1950 麦弗逊悬架被应用—独立悬架的结构 / 136
 1951 半球形燃烧室发动机—电动车窗 / 138
 1952 鱼形汽车面世—隐藏式门拉与安全带 / 140
 1953 斯巴鲁汽车、中国一汽诞生— 安全气囊 / 142
 1954 转子发动机发明及其结构原理 / 144
 1955 丰田皇冠汽车 / 146
 1956 解放牌汽车问世—电动门锁、中控锁与电动吸合门 / 148
 1957 新中国汽车创业史 / 150
 1958 新中国第一辆轿车面世—无级变速器 / 152
 1959 MINI 汽车诞生—曲轴箱通风阀—汽车碰撞测试 / 154
 1960 交流发电机— BSG 电机— DC/DC 变换器 / 156
 1961 合成橡胶轮胎 / 158
 1962 野马汽车诞生—涡轮增压发动机 / 160
 1963 兰博基尼汽车诞生—楔形汽车 / 162
 1964 转子发动机的应用—自动空调 / 164
 1965 美国汽车产量第一—燃油汽车术语集 / 166
 1966 车内空气排出系统设计与应用—汽油机排放系统 / 168
 1967 现代汽车诞生—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被推出 / 170
 1968 丰田年产100 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 / 172
 1969 电动汽油泵装用—发动机燃油系统 / 174
 1970 电动制动系统 / 176
 1971 大众与奥迪的品牌之路—月球漫游车 / 178
 1972 甲壳虫汽车量产—本田思域诞生 / 180
 1973 汽车天窗与保险杠 / 182
 1974 座椅安全带成标配—大众高尔夫 / 184
 1975 依维柯汽车诞生—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 186
 1976 标致与雪铁龙合并—汽车仪表与开关模块 / 188
 1977 电动汽车展出—纯电动汽车 / 190
 1978 复合燃料汽车诞生—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 192
 1979 烧酒精的汽车—汽车传感器 / 194
 1980 日本汽车产量超越美国—四轮驱动汽车 / 196
 1981 甲烷燃料汽车研制成功—前轮驱动型汽车 / 198
 1982 汽车风阻系数—汽车空调压缩机 / 200
 1983 雷克萨斯汽车诞生及其经典车型 / 202
 1984 长城汽车诞生—空气悬架 / 204
 1985 后轮转向汽车—全轮转向系统 / 206
 1986 讴歌汽车诞生—全球销量第一的汽车“卡罗拉” / 208
 1987 福特建立汽车驾驶性能检测室—汽车制造流程 / 210
 1988 抬头显示系统(HUD)—电动助力转向(EPS) / 212
 1989 英菲尼迪汽车诞生—本田可变气门控制系统 / 214
 1990 导航—无人驾驶汽车 / 216
 1991 智能汽车的眼睛——双目摄像头 / 218
 1992 东风汽车诞生—氙气前照灯 / 220
 1993 停车辅助系统应用—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 / 222
 1994 我国第一部汽车产业政策发布—丰田RAV4 诞生 / 224
 1995 比亚迪汽车诞生—博世电子稳定程序(ESP) / 226
 1996 吉利集团诞生— GDI 缸内直喷技术 / 228
 1997 奇瑞汽车诞生—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诞生—动力
 电池 / 230
 1998 无钥匙起动与汽车防盗系统 / 232
 1999 奇瑞第一辆汽车下线—发动机配气机构 / 234
 2000 带涡轮增压的缸内直喷发动机面世—汽车总线技术 / 236
 2001 吉利成为我国首家民营汽车企业—中国汽车标志与品牌
 名称 / 238
 2002 发动机进气道长度可调与进气控制技术 / 240
 2003 特斯拉汽车诞生—特斯拉车型及电池技术 / 242
 2004 LED 车灯—灯光控制技术 / 244
 2005 奇瑞销量登顶—电动汽车补能技术 / 246
 2006 雷克萨斯推出8 档自动变速器 / 248
 2007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汽车新发明 / 250
 2008 激光前照灯开始应用—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 / 252
 2009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汽车产销国—新能源汽车特征 / 254
 2010 吉利收购沃尔沃—电动汽车电驱系统 / 256
 2011 电子扫描雷达—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 258
 2012 ZF 研制出9 档自动变速器 / 260
 2013 第一辆量产氢燃料汽车 / 262
 2014 蔚来汽车、小鹏汽车诞生—苹果发布CarPlay —新能
 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 264
 2015 理想汽车诞生—百度CarLife 发布—整车控制器 / 266
 2016 10 档后驱自动变速器 / 268
 2017 激光雷达与L3 级自动驾驶—混合动力汽车
 (HEV) / 270
 2018 哪吒汽车诞生—汽车后视镜 / 272
 2019 大众捷达品牌诞生—增程式电动汽车(REEV) / 274
 2020 高合推出展翼门车型—车载通信技术 / 276
 2021 新能源新十五年规划发布—电动汽车行业热词 / 278
 2022 比亚迪停产燃油汽车— BYD 电动技术 / 280
 2023 比亚迪仰望品牌诞生—智能网联汽车 / 282
 参考文献 / 284
 |  
         
          | 內容試閱: |   
          | 从19 世纪末期到1920 年间,在早期的汽车消费市场上电动汽车比内燃机汽车有着更多优势,而随着石油开采量的提升与发动机技术的成熟,电动汽车从1920 年逐渐丧失优势并被燃油汽车取而代之,只有少数城市交通仍使用有轨电车或无轨电车,以及有限场地的特殊车辆,如旅游观光车、高尔夫球场车等采用了电动技术。 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石油短缺成为我们每个地球人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减少汽车排放、节省化石能源的主要方法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减产和禁用燃油汽车。于是,电动汽车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与汽车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的技术知识的了解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包括从其他非汽车行业进入汽车领域的从业人员,原来从事燃油汽车相关工作的技术与服务人员,想了解和购买汽车的准车主们,以及对电动汽车这一热门事物感兴趣的人们,都迫切寻求相关的资讯,提高自己的认知与辨识能力。
 本书的内容简而概之,主要分为历史、发明、结构、原理、技术五个方面。历史方面包括汽车品牌的历史,如某年某品牌诞生;汽车车标的历史,如车标的演变;发明的历史,如某年发明某项技术、某项技术得以应用。发明方面简要介绍某位科学家发明某项技术,这是一个引子,一个火花,背后的小故事,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你去深入探索。结构与原理方面主要讲解燃油汽车(发动机与变速器)、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以及汽车底盘(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车身、电气(电源、照明、电动装置、车机、车身控制、车载网络、自动驾驶)等的总成构造及工作原理。技术方面则主要介绍一些汽车上常见技术,如进气增压、缸内直喷、可变气缸、固态电池、一体化车身、PEPS、ADAS 等的特点。结构、原理与技术的内容会根据发明及应用的年份,穿插在各个页面中以独立小节的方式编排,为了展现系统的完整性,本书按总成结构与系统分类制作了导览图,方便快速检索相关知识。
 本书具有以下六大特点:
 1)知识性。本书主要介绍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上主要系统总成的内部结构、部件作用、工作原理,让人知道这些系统总成是什么、由什么构成、起什么作用,以及如何作用。让人从“车盲”一跃而成“车通”。
 2)实用性。本书知识小到对车标的认识,大到汽车上各种英文标识及独特技术的来由、含义,以及各种编码如车架号、轮胎技术参数等的解读,汽车车牌类型与编号解读,这些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强的实用性。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我们在强调传播知识的同时,更强调将其与实际工作、生活相结合。
 3)趣味性。本书在讲解汽车专业知识的同时,整合了汽车名人、汽车品牌车型及车标和汽车发明创造的小知识,极大地拓展了本书的趣味性,让读者轻轻松松地就接受吸纳了很多汽车专业知识。
 4)系统性。本书以时间为主线进行编排,是一场汽车发展历程的进化之旅、汽车技术的进步之旅。结构上“杂而不乱”,强调汽车知识的系统全面性,这本书的知识体系可以通过副目录“汽车技术导览图”完整地体现出来。
 5)通俗性。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讲解汽车的结构与原理及相关技术特点。“专而不深”的讲解,配合动画演示与视频讲解等助阅方式,让即使对汽车一无所知的人阅读本书也毫不费力,一看就懂。
 6)直观性。本书以图解为主要表达方式,一图胜千言,以图识物,以图明理,通过各种三维透视图、结构剖视图、原理示意图、实物展示图、工作流程图等不同形式的图片,直截了当地展示系统组成、总成结构与系统功能、工作原理。
 本书由胡欢贵主编,参与编写的还有朱如盛、周金洪、刘滨、彭启凤、章军旗、满亚林、彭斌。在全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厂家技术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料,在此,谨向这些资料信息的原创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涉及知识点多、技术更新快,加上编者水平有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使本书在再版修订时更为完善。
 编者
 2023 年于羊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