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大学问·太平天国的文献和历史:海外新文献刊布和文献史事研究 》 售價:HK$ 118.8 ![]() 《 汗青堂丛书158:唐朝的灭亡与欧亚东部 藩镇体制的通史性研究 》 售價:HK$ 77.0 ![]() 《 真菌的秘密生活 》 售價:HK$ 63.8 ![]() 《 财之道丛书·资本主义的终结:经济增长与气候变化的悖论 》 售價:HK$ 74.8 ![]() 《 唐代家庭:生活、生计与家风 》 售價:HK$ 107.8 ![]() 《 算法政治 》 售價:HK$ 71.5 ![]() 《 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 》 售價:HK$ 96.8 ![]() 《 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东方编译所译丛) 》 售價:HK$ 82.5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汇集了张鸿声教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深耕多年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讨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城市叙述与城市形象的塑造。第一辑从城市现代性入手,纵观从晚清到当代,讨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城市现代性表达如何得以确立,以及启蒙、消费、公共性、工业化等城市现代性叙述的几个方面。第二辑主要以上海为例,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于上海城市现代性的想象,以及中外融合的文化身份的表达。第三辑主要围绕文学中的物质、空间与身体描写,讨论从晚清开始的上海文学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现代性与地方性表达。第四辑研究近代以来的中外文学、文献中的北京记述,讨论文学中的北京叙述的几个传统,以及现代性叙述如何在当代北京文学中确立。 |
| 關於作者: |
|
张鸿声,中国传媒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宣传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
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艺,包括构成其基础的现当代思想文化、城市文化与媒介。主讲“中国现当代文学”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科研方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文学研究”“中国现代作家藏书文化研究”“中国文学中的法国叙述与法国形象研究”等,主持重大项目“全媒体时代文艺形态变迁研究”,主持北京市社科重大项目“新时代文艺形态发展研究”等数十项。出版《文学中的上海想象》《城市现代性的另一种表述》《北京叙述:帝都、家园与现代性》等十余部,在《文学评论》《新华文摘》等发表论文近200篇。 |
| 目錄: |
|
第一辑 城市、地方的现代性想象
“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研究 从启蒙现代性到城市现代性——中国新文学初期的上海叙述 “十七年”文学:城市现代性的另一种表达 当代文学中日常性叙事的消亡——重读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 城市的公共性想象与日常性的消失——以“十七年”上海题材文学为例 “十七年”与“文革”时期的城市工业题材创作 ——兼谈沪、京、津等地工人作家群 第二辑 上海的城市身份与形象表达 文学中的上海想象 海派文学的法国文化渊源 三十年代海派文学的法国想象 1950—1970年代文学中上海城市政治身份的叙述 “上海怀旧”与新的全球化想象 第三辑 文学中的上海叙述:物质、空间与身体 海派文学的“小叙事传统” 晚清文学中的上海叙述 新感觉派小说人物的符码特征 新感觉派小说的乡土想象——兼论上海文学中乡土性叙述的几种现象 作为遗存的城市资产阶级势力 ——以“十七年”上海文学为例 “十七年”与“文革”时期文学中上海的城市空间叙述 第四辑 北京叙述:文学的与媒介的 空间的意义转移与社会主义“新北京”——以“十七年”与“文革”诗歌为例 传统城市性的延续与现代性的建立——老舍话剧中的“新北京” 文学中的“新北京”城市形象——以“十七年”与“文革”诗歌为例 近现代书刊中的北京记述(1900—1949) 外国书刊中的北京记述释要(1900—1949)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