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售價:HK$ 
			86.9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
 售價:HK$ 
			86.9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63.8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140.8
 
  《 
			投喂AI: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
 售價:HK$ 
			75.9
 
  《 
			诛仙.全6册(最新典藏版)
			》
 售價:HK$ 
			348.5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2025版 修订本
			》
 售價:HK$ 
			54.8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76.9
 
 
 | 
         
          | 編輯推薦: |   
          | 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 12节点,浓缩新中国国史精萃;
 1992年之里程碑意义——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改革开放跃上新台阶;
 一日轻松读国史:感名家学术精粹,品朴实畅达文字
 |  
         
          | 內容簡介: |   
          |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叙述了“非常重要而又极不平凡”的1997年中国发生的大事:在这一年,随着香港回归祖国,中华民族一扫百年耻辱;在这一年,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良好态势,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软着陆,这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尤其是在这一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更是一篇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在世纪之交,中国开始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 關於作者: |   
          | 崇庆余,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先后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次成为省部教学和科研成果评奖评委,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评审专家,两次被国家规划办认定为认真评审的专家。
 杨德山,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获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jiao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系全国党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新世纪以来,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过多部专著及合、译著等,曾主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重大招标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多个项目。
 |  
         
          | 目錄: |   
          | 目 录 
 
 引 言 /
 
 
 第一章 挑战与机遇
 
 一、国际风云变幻
 ◎两极格局瓦解
 ◎美国虽强,但实力也有限
 ◎中国是世界的重要一极
 ◎俄罗斯仍然不敢小看
 ◎多极化趋势形成
 二、世界经济发展
 ◎多种矛盾尖锐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
 ◎发展中国家“失去的十年”
 ◎亚洲的“奇迹”
 ◎独联体和东欧经济大倒退
 ◎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
 三、为新的发展准备条件
 ◎势在必行的“治理整顿”
 ◎邓小平特别关注浦东
 ◎姚依林到上海调研
 ◎邓小平强调:“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四、社会主义的命运
 ◎苏、东剧变,给社会主义前途蒙上阴影
 ◎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说:“如果我们基本上实现现代化,那就可以进一步断言社会主义成功”
 ◎中国向世界昭示:社会主义前景光明
 
 第二章 春暖华夏
 
 一、总设计师的远见卓识
 ◎《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任何企图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都是徒劳的”
 ◎邓小平说:“西方国家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
 ◎1991年春深情论开放
 ◎皇甫平“羊年四论”
 ◎历史巨人纵论天下事
 ◎不胫而走的“消息”
 三、政治局全体会议议大政
 ◎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召开
 ◎“中枢”决策
 ◎雷厉风行地贯彻
 四、新闻界、理论界的鼓与呼
 ◎猴年八评
 ◎八论敢闯
 ◎《东方风来满眼春》
 ◎《南海春潮》
 ◎理论界的评说
 
 第三章 九州共识
 
 一、共同的企盼
 ◎《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
 ◎“两会”其他报告深得代表赞同
 ◎海外媒体的报道和评价
 二、会内议政与会外反响
 ◎政协委员进言献策
 ◎人大代表参政议政
 ◎圈内圈外评“两会”
 三、决策层的表态
 ◎老同志的表态
 ◎政治局常委们的鲜明态度
 四、思想进一步解放的地方领导
 ◎北京的思路
 ◎上海的力度
 ◎广东的广度
 ◎江苏的战略
 
 
 第四章 深化改革新政策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条例》实施
 ◎认真贯彻《条例》通知的下发
 ◎砸“三铁”的心理震撼
 二、股份制的试点与规范
 ◎风雨历程
 ◎有法可依
 三、物价改革的重大举措
 ◎潮起潮落
 ◎“闯关”成功
 ◎两项重大举措的作用
 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
 ◎加快发展已成燃眉之急
 ◎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
 ◎国务院发展科技《纲要》颁布
 
 第五章 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沿海大开放
 ◎用好先机的广东
 ◎巧用地利的福建
 ◎西南出海通道广西
 ◎华北重镇天津
 ◎特而又“大”的海南
 ◎各具特色的沿海其他地区
 ◎东海海域大开放
 二、沿边大开放
 ◎“东联沿海省,西向东南亚”的云南
 ◎变“末端”为“前沿”的西藏
 ◎“东联西出”的新疆
 ◎用好北疆“深圳”的内蒙古
 ◎“南联北开”的黑龙江
 ◎从“内陆”走向“大海”的吉林
 三、万里长江腾巨龙
 ◎“龙头”昂起
 ◎“龙身”呼应
 ◎“龙腰”起摆
 ◎七省市通力舞巨龙
 四、地区大联合
 ◎西南地区大携手
 ◎中南地区大协作
 ◎西北地区联合“走西口”
 
 第六章 肩负重大历史使命——中共十四大
 
 一、序幕拉开
 ◎江泽民“6·9”讲话
 ◎军队率先响应
 ◎十四大筹备完毕
 二、特色理论
 ◎系统阐述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
 ◎指导地位
 三、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的昨天
 ◎市场理论的历程
 ◎新经济体制的阐述
 四、人事大变动
 ◎“四化”新步骤
 ◎政治局常委新成员
 ◎中顾委完成历史使命
 五、十四大会场之外
 ◎邓小平:“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人民的意愿
 ◎外界舆论反应
 
 第七章 时代精神追踪
 
 一、为了99.99999999%的可靠性
 ◎是发射中止,不是发射失败
 ◎辉煌的跨越
 ◎“一箭多星”成功
 ◎不能有百万分之一的差错
 二、16块金牌的含金量
 ◎中国人与奥运会
 ◎奥运金牌榜
 ◎奥运精神的中国读本
 三、教育要改革
 ◎“百万爱心行动”
 ◎“高考状元”奖不得
 ◎南京大学改革模式
 ◎政治理论课的困境和出路
 
 第八章 风景这边独好
 
 一、睦邻往来新局面
 ◎叶利钦游长城做“好汉”
 ◎日本天皇对侵华战争“深感痛心”
 ◎中韩建交
 ◎李鹏说:中国不会对周边地区构成威胁
 二、有理、有利、有节
 ◎美国总统大选,中美关系曲折
 ◎香港来了个彭定康
 ◎法国也向台湾出售武器
 三、冲击GATT
 ◎关在协定门外的缔约国
 ◎“复关”进展
 ◎税率下调
 
 结 语 /
 |  
         
          | 內容試閱: |   
          | 引言 历史总是要向前发展的,发展的速度却并非始终如一。有的时期发展较慢,一些时段甚或出现倒退,有的时期发展较快,一些时段甚或出现跳跃性的迅猛发展。这种发展速度的不同,固然是历史的必然性使然,也与历史的偶然性不无关联。这种偶然性表现为,作为世界主体的人,对社会的加速发展和迟缓发展,在特定时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是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是发展速度最快,也是最辉煌的时段,是迅速改变了中国面貌的30多年。就这30多年来说,同样体现出历史发展不平衡性的规律,其中有几个年份在这段历史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这一时段的亮点。
 1992年,无疑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是我国各条战线、各个方面出现了新局面的一年,开辟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因而,将1992年称之为共和国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十分贴切的。当我们翻开1992年这一光辉历史篇章的时候,震撼我们的又岂止是它的发展速度和取得的成就?
 
 第一章 挑战与机遇
 1992年来临之时,人们似乎并没有看出与往年有什么明显的不同,有什么特殊的新意,但中国确实走到了历史的重要关口。虽然当时国内还存在着种种障碍,在国际上中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但是国际格局发展到这个时候,共和国历史发展到这个时候,已经客观地提出了经济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而且共和国此时已经具备了进行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条件。
 一、国际风云变幻
 ◎两极格局瓦解
 ◎美国虽强,但实力也有限
 ◎中国是世界的重要一极
 ◎俄罗斯仍然不敢小看
 ◎多极化趋势形成
 
 20世纪90年代一开始,国际风云的剧烈变幻就令人眼花缭乱,不消说世人去预测它的发展变化,就是在一些重大国际事件发生后及时分析它出现的原因,评估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十分不易的,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就更难了。众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形成了以美国为一极和以苏联为另一极、两极进行对抗的基本国际格局。为了战胜或者至少在对抗中占上风,双方均展开了军备竞赛,耗费了巨大的财力。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以苏联为首的由华沙条约成员国组成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苏联(及以后的俄罗斯)在同美国的抗衡中明显处于劣势。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一个只有2万平方公里的邻国科威特,并随后占领了科威特全境。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后,在1991年1月17日发起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海湾战争爆发。在对伊拉克进行了5万多架次的空中打击后,多国部队在2月24日出动地面部队向伊拉克军队进攻,并重创了伊拉克军队。2月26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从科威特撤军。2月28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多国部队停火,海湾战争结束。“沙漠风暴”的成功,使美国在国际上的分量大大加重了。1991年底苏联瓦解,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原有的两极世界政治格局打破了。
 到了1992年,表面上看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美国的实力毕竟是有限的,在国际事务中不可能主宰一切;在有关世界的一些重大问题上,离开其他大国的支持,它也难以实现其目的。特别是如果没有安理会其他几个常任理事国的理解和支持,美国采取的行动在道义上就难以站得住脚,也难以取得实际效果。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员辽阔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政通人和,百业兴旺。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外交上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为目的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在国际上拥有很好的信誉和很高的威望,因而也是世界的重要一极。在解决国际事务方面,中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在解决东亚事务方面更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维护世界和平,特别是维护亚洲和平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
 西欧发达国家组成的欧共体也是世界上重要的一极。这一极的法国和英国拥有核武器,且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德国则有仅次于美日的强大经济实力。
 俄罗斯作为核武库仅次于美国的核大国,虽然不具有苏联那样强大的力量,但是它继承了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因而也是重要的一极。俄罗斯奉行与中国友好的政策,与中国各方面均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日本虽没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但有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实力,并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它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旧的世界两极政治格局已打破,新的世界多极政治格局正在形成。这一国际形势的变化,既有对中国不利的一面,也有对中国有利的一面。因而,中国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