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要有光
			》
 售價:HK$ 
			75.9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
			》
 售價:HK$ 
			46.2
 
  《 
			索恩丛书·帝国计划:英国世界体系的兴衰(1830~1970)
			》
 售價:HK$ 
			185.9
 
  《 
			改变的勇气:数十个真实人生蜕变故事,教你改变命运的密码。
			》
 售價:HK$ 
			64.9
 
  《 
			明清时期的灾害治理机制
			》
 售價:HK$ 
			66.0
 
  《 
			甲骨文丛书·理查国王:尼克松和水门事件
			》
 售價:HK$ 
			108.9
 
  《 
			绣罗衣裳照暮春——古代服饰与时尚
			》
 售價:HK$ 
			93.5
 
  《 
			HR如何招聘人才:招聘思维与技能
			》
 售價:HK$ 
			61.6
 
 
 | 
         
          | 內容簡介: |   
          | 深入了解美国,是一代代“为中华崛起而奋斗”之士无法回避的课题。《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第二版)》在北京大学十几年来深受欢迎的全校通选课“美国文化与社会”讲稿基础上整理而成,就众多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美国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社会诸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介绍了美国特色,为“中国人看美国”提供了一个全面新颖的视角。本次修订删改了旧版略显陈旧的章节,更新了研究数据和资料,增加了近年的新成果。其中关于美国与东亚关系、中美关系的内容饶有趣味,而且对中美外交及加深民间交流有丰富的参考意义。 |  
         
          | 關於作者: |   
          | 袁明,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1983—1985年在美国伯克利大学进修访问,1989—1990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牛津大学,1993年赴美国佐治亚州卡特中心担任高级研究员。1995年后曾担任美国华盛顿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1998—2004年任美国纽约亚洲协会理事。2004年当选为美国纽约外交关系委员会国际顾问。2007年当选为联合国基金会中国理事。主要著作有《国际关系史》《跨世纪的挑战: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等。 |  
         
          | 目錄: |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第二版前言袁明/
 2003年版前言袁明/
 第一讲 中国人看美国袁明/
 一 中美交往的历史遗产/
 二 众口纷纭话美国/
 三 美国的特色和传统/
 四 面对未来/
 第二讲 美国历史李剑鸣/
 一 美国历史的基本脉络/
 二 美国”崛起”的神话与实际/
 三 美国种族、族裔与文化的多样性/
 四 美国民主的基本历史经验/
 第三讲 美国社会发展中的种族与少数族群问题马戎/
 一 问题的由来/
 二 几个相关的重要概念/
 三 美国的人口结构/
 四 美国社会各种族族群之间的结构性不平等/
 五 美国种族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
 六 美国当今种族和族群关系的特点/
 第四讲 美国宪法的价值观探讨王锡锌/
 一 引言:美国宪法的理想与现实/
 二 宪法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美国宪法的宗教、文化和政治哲学基础/
 三 美国1787年宪法的诞生:自由与秩序的妥协/
 四 什么样的宪法:美国宪法的基本内容/
 五 宪法与公民自由权:《权利法案》中的个体自由权/
 六 平等权与宪法/
 七 宪法的长寿之道及其对于”自由/平等”之争的意味/
 第五讲 美国的政治制度与政党政治李永辉/
 一 宪法与政治制度/
 二 政党的产生、发展与功能/
 三 美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四 两党制与两大政党/
 五 政党的衰落与复兴/
 六 美国政党政治面临的新挑战:政治极化、政治僵局与政治衰败/
 第六讲 美国的经济状况与政治抉择朱文莉/
 一 美国经济的现状与问题/
 二 解决经济问题的地方政策实践/
 三 全国层面的政策僵局/
 第七讲 美国的科学与大学汤超/
 一 美国早期科学与革命/
 二 美国的大学/
 三 美国的科学机构/
 结语/
 第八讲 美国的新闻与传播范士明/
 一 新闻媒体对美国社会的渗透/
 二 美国的自由主义新闻理念/
 三 美国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四 美国新闻传播事业的格局和特点/
 五 美国的新闻媒体和政府的关系/
 第九讲 美国文学毛亮/
 一 ”民主的文学”/
 二 美国文学研究中的三组概念/
 三 清教时期的美国文学/
 四 独立革命和建国时期的美国文学/
 五 美国的”文艺复兴”/
 六 美国文学传统的个体性与普世性/
 第十讲 美国电影本纪戴行钺/
 一 好莱坞传统/
 二 枭雄的人生轮回/
 三 间谍的心理迷踪/
 四 美国电影新格局/
 五 欧亚的抗衡/
 六 电影题材中性化/
 七 刀光剑影中的同质化/
 八 叙事手段R级化/
 第十一讲 美国的宗教赵梅/
 一 美国的宗教概况/
 二 美国的宗教历程/
 三 美国的政教关系/
 四 宗教在美国社会中的作用/
 结语/
 第十二讲 美国的图书馆侯颖丽/
 一 概览/
 二 精神与理念/
 三 数字时代的挑战与应对/
 结语/
 第十三讲 美国外交贾庆国/
 一 影响美国外交的主要因素/
 二 早期的美国外交:孤立主义/
 三 迟疑的转型:从孤立主义到国际主义/
 四 游离于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之间的美国外交/
 第十四讲 美国与东亚的关系张小明/
 一 分析的视角/
 二 美国与东亚关系的缘起及其早期的发展/
 三 美西战争与美国在东亚的扩张/
 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与东亚关系/
 五 冷战时期美国与东亚关系/
 六 冷战后美国与东亚关系/
 七 美国与东亚关系的未来走向/
 第十五讲 中美相互形象与中美关系王缉思/
 一 研究国家间相互形象(mutual image)的意义和方法/
 二 中美相互间的正面形象/
 三 中美认知差距和误解/
 四 中美相互了解程度的差距/
 结语/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