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217.8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HK$ 
			86.9
 
  《 
			江河回望:中国文化与人生价值  许倬云 著 许先生最后的凝望与嘱托 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内核
			》
 售價:HK$ 
			85.8
 
  《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售價:HK$ 
			74.8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107.8
 
  《 
			一语胜万言
			》
 售價:HK$ 
			49.5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104.5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HK$ 
			141.9
 
 
 | 
         
          | 編輯推薦: |   
          | 本书遵循教指委相关指导文件和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规律编写而成。践行四新理念,融入思政元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根据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现行的《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结合近年来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成果编写而成的。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为满足不同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需求及学生课后学习、查阅的需要,本书尽量通俗易懂,术语规范,理论、概念等解释清晰;体系新颖,各章节自成体系又前后关联;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大量综合应用示例来说明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习者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工程素养的培养。
 本书突出图学基础,兼顾专业图样,除绪论外,由基础篇和专业篇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基础篇包括制图基本知识、投影基本知识、基本几何元素的投影、基本立体及其表面交线、组合体及其分析方法、图样的基本画法和尺寸标注;专业篇包括常用零件与零件图、装配图、焊接图、电气图和化工工程图。书后附有附录和参考文献。
 本书配套有《工程制图习题集第2版》,与本书内容关联紧密,是本书中实训内容的补充,力求贴近工程实际。此外,本书还配有电子课件和习题答案,选用本书的教师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下载。
 本书配套有“工程制图VR学习系统”内容涵盖了与本书及习题集内容同步的电子教材、电子习题集、电子课件、电子习题集答案以及全部VR虚拟模型及视频,借助移动终端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自主学习平台,同时方便教师教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各专业工程制图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 目錄: |   
          | 前言 绪论1
 01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
 02课程内容简介1
 0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3
 思考题4基础篇
 第1章制图基本知识6
 11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6
 12绘图工具与仪器绘图17
 13几何作图22
 14徒手绘图28
 15计算机绘图31
 思考题32
 思政拓展32
 第2章投影基本知识33
 21投影的概念及其分类33
 22工程中常用的投影图34
 23三面正投影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36
 24轴测投影图的形成及画法40
 思考题50
 思政拓展51
 第3章基本几何元素的投影52
 31点的投影52
 32直线的投影56
 33平面的投影63
 3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关系68
 思考题72
 思政拓展72
 第4章基本立体及其表面交线73
 41立体的构成与分类73
 42基本立体的投影76
 43立体表面的点和线81
 44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87
 45两立体表面相交的交线94
 思考题100
 思政拓展100
 第5章组合体及其分析方法101
 51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及其表面连接
 关系101
 52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102
 53组合体视图的画法103
 54组合体视图的阅读106
 55综合应用示例分析110
 思考题113
 思政拓展113
 第6章图样的基本画法114
 61视图114
 62剖视图119
 63断面图133
 64局部放大图137
 65常用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139
 66综合应用示例分析143
 67第三角画法简介146
 思考题148
 思政拓展148
 第7章尺寸标注149
 71基本立体的尺寸标注149
 72切割体和相贯体的尺寸标注150
 73常见板类零件的尺寸标注151
 74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52
 75轴测图的尺寸标注159
 思考题160
 思政拓展160专业篇
 第8章常用零件与零件图162
 81零件与零件图162
 82零件上的螺纹和常见工艺结构164
 83标准件与常用件的规定画法173
 84零件图的视图选择187
 85零件图的尺寸标注190
 86零件图的技术要求194
 87零件图的阅读205
 思考题207
 思政拓展207
 第9章装配图208
 91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208
 9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211
 93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216
 94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及明细栏217
 95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219
 96装配图的绘制223
 97装配图的阅读225
 思考题230
 思政拓展230
 第10章焊接图231
 101焊缝符号231
 102焊接图简介234
 思考题237
 思政拓展237
 第11章电气图238
 111概述238
 112电气图简介243
 113建筑电气工程图简介249
 思考题251
 第12章化工工程图252
 121概述252
 122化工设备图252
 123化工工艺图259
 思考题268
 附录269
 附录A螺纹269
 附录B螺纹紧固件272
 附录C平键279
 附录D销280
 附录E滚动轴承281
 附录F常用零件结构要素283
 附录G极限与配合284
 附录H常用材料288
 附录I化工设备及化工工艺图图例291
 参考文献293
 |  
         
          | 內容試閱: |   
          | 工程制图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技能,是一个把工程、技能和艺术完美结合的学科。工程制图课程是帮助学生学习工程技术、培养工程素养的入门课程,对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的影响,这门古老的学科也在经历着变革,并焕发出新的活力。 本书是根据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现行的《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结合近年来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成果编写而成的。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编者研究、参考了大量经典教材及近年出版的特色教材,征求了许多教学一线教师的意见,结合了当前高校工科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
 本书为适应新的教学需求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而写,注重基础性、工程性、应用性,从培养学生工程图学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出发,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并贯彻现行国家标准。同时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材中引入了“中国创造”“大国工匠”及“信物百年”等素材视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树立学生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本书的主要特色如下:
 1)根据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设计本书的体系。总体上分为基础篇和专业篇,基础篇共设7章,为各专业必学内容,专业篇共设5章,包含机械、电气、化工专业的专业制图及焊接图,这样既扩大了本书的应用面,也有利于不同专业根据需要取舍内容。基础篇内的章节编排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从投影基础到点、线、面、体的投影再到图样画法,循序渐进,脉络清晰,强化画法几何为图示服务的教学理念;每章节的内容和要求目的明确,突出教学基本要求规定的必学内容,并通过“综合示例”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3、4章注重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训练,第5章为“组合体及其分析方法”,则着眼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2)为使各章内容前后连贯、相对独立,在一些内容的编排上做了一些调整,与经典教材有所不同。将“尺寸标注”单列一章,使之与图形表达分开,内容完整自成体系,既方便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学生课后自学;将“轴测投影图”放到“投影基本知识”一章中,一方面可使本章中介绍的投影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相对完整,另一方面也与当前三维设计的理念相吻合,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读图手段,方便学生后续的学习;将“标准件与常用件”和“零件图”合为一章“常用零件与零件图”,并适当调整部分内容,这样编排旨在使机械专业图样相关内容相对集中,便于学生理解。
 3)每章正文前有“内容提要”和“本章重点”,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后有“思考题”,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总结。
 4)写法上力求概念清晰、术语规范、语言严谨、叙述流畅、图文并茂,便于自学。
 5)贯彻、使用新标准,本书中涉及的技术要求及规范均采用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6)配有与本书及习题集内容同步的“工程制图VR学习系统”,内容涵盖了电子教材、电子习题集、电子课件、电子习题集答案以及全部VR虚拟模型及视频,借助移动终端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自主学习平台,同时方便教师教学。
 本书由杨波、王艳芳任主编,并与潘永智、崔卫华、顾英妮、葛荣雨、孙宾、李永、宋开峰、王高琦共同编写完成。
 本书是济南大学图学教研室多年教学研究的成果和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凝聚了全体教师的智慧、心血和辛勤劳动,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本书由董国耀教授任主审,董教授在百忙之中对本书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得到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济南大学出版基金资助。
 在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山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材评选和全国教材建设奖推荐申报工作”中,本书获评山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材。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同类教材 (书后的“参考文献”),在此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疏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