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江河回望:中国文化与人生价值  许倬云 著 许先生最后的凝望与嘱托 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内核
			》
 售價:HK$ 
			85.8
 
  《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售價:HK$ 
			74.8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107.8
 
  《 
			一语胜万言
			》
 售價:HK$ 
			49.5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104.5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HK$ 
			141.9
 
  《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4.8
 
  《 
			时代狂澜与士人心波:晚明传奇中的情与理研究
			》
 售價:HK$ 
			96.8
 
 
 | 
         
          | 編輯推薦: |   
          | 《中国疆域沿革略》条理清晰地阐述了三千多年来中国疆域政区的沿革变迁,《古代地理论集》等对上古都城、郡县制起源、古国地望等考订精详。均显示出童书业先生极深的史学功底,至今仍有重要学术价值。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童书业先生关于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论著论文结集,共分三部分:*部分是《中国疆域沿革略》,为童书业据张芝联、方德修两先生在光华大学听他讲课时所作笔记整理而成的通论性著作;第二部分是中国古代地理论集,为童书业关于中国古代地理考证研究的论文集合;第三部分是附录,为童书业在其曾任编委的《禹贡》半月刊上发表的序言、通讯等与历史地理研究相关的文章。 |  
         
          | 關於作者: |   
          | 童书业(1908—1968),字丕绳,号庸安,浙江鄞县人。曾任顾颉刚先生私人研究助理,《禹贡》半月刊编辑。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上海市立博物馆任职。1949年进入山东大学工作,历任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副主任。童书业所治学问领域广泛,在古籍古史的考辨、中国古代地理研究、历史理论的探讨、古代经济史研究、先秦思想史研究、中国美术史研究、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研究等领域成绩卓著。著有《春秋史》《春秋左传考证》《中国疆域沿革史略》《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等。 |  
         
          | 目錄: |   
          | 中国疆域沿革略 篇 历代疆域范围
 章 传说中之古帝疆域
 第二章 夏国之范围
 第三章 殷商之势力范围
 第四章 西周之殖民帝国
 第五章 春秋时代之中国范围
 第六章 战国时代之中国疆域范围
 第七章 秦汉之疆域范围
 第八章 三国晋南北朝之疆域范围
 第九章 隋唐之疆域范围
 第十章 五代宋辽夏金之疆域范围
 第十一 章元明之疆域范围
 第十二 章清及民国之疆域范围
 第二篇 历代地方行政区划
 章 传说中之州服制
 第二章 郡县制之始起
 第三章 郡县制之确立及郡国并行制
 第四章 州制之成立
 第五章 州制之演变及没落
 第六章 道府制之成立
 第七章 道制之转变——路制
 第八章 省制之始起及完成
 第三篇 四裔民族
 章 云贵高原
 第二章 海藏高原
 第三章 蒙新高原
 第四章 东北地带
 跋
 为《中国疆域沿革略》答春斋先生
 中国古代地理论集
 汉代以前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与域外交通的故事
 附录:《穆天子传》疑
 夷蛮戎狄与东南西北
 附录:辨夷蛮戎狄
 “鸟夷”说
 “姬姜”与“氐羌”
 “蛮夏”考
 春秋王都辨疑
 晋公铭“□宅京”解
 ——春秋晋都辨疑
 从地理上证石鼓文的时代
 ——春秋秦都辨疑
 春秋楚郢都辨疑
 楚王章钟铭“西”解
 春秋郢都的筑城时代
 春秋末吴越国都辨疑
 释“攻吴”与“禺邗”
 古燕国辨
 古巴国辨
 城虢仲
 春申君的封邑
 说兜所放之崇山
 有仍国考
 目夷亭辨
 天问“阻穷西征”解
 《天问“阻穷西征”新解》答书
 “盟津”补证
 重论“郑和下西洋”事件之贸易性质
 ——代吴春晗先生答许道龄、李晋华二先生
 附录
 《禹贡·古代地理专号》序言
 《禹贡》半月刊通讯九则
 |  
         
          | 內容試閱: |   
          | 出版说明 童书业(1908—1968),字丕绳,号庸安,浙江鄞县人。早年受旧式私垫教育,1928年开始研究上古史,1935年受顾颉刚先生之聘担任其私人研究助理,并兼任《禹贡》半月刊的编辑。全面抗战期间曾在上海光华大学及宜兴、常州等地中学任教。抗战胜利后应好友杨宽之邀,任上海市立博物馆历史部、总务部主任。1949年进入山东大学工作,历任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副主任,青岛市、二届人大代表,山东省科学委员会委员等职。童书业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史辨派的代表。古史研究是童书业先生史学研究的起点,也是他毕生从事的事业。早年担任顾颉刚先生助理期间,他便撰写了一系列上古史考证文章,钩沉索隐,考订精详,对于史料的运用无懈可击。其主编的《古史辨》第七册被顾先生誉为“十余年来对古史传说批判的一个大结集”。1946年由开明书店出版的《春秋史》是童先生重要的代表作,“其体例极谨严,而文字极通俗。征引古书,率多隐括其辞,出以己意,盖今世史家之例然也。……考索之精,去取之慎,盖未有逾于此书者”(吕思勉《〈春秋史〉序》),时至21世纪,学界也多认为“至今还没有一部可以代替1949年前童书业《春秋史》的著述”。童书业先生的治学范围极为广泛。20世纪30年代在担任禹贡学会会刊《禹贡》半月刊编辑期间,他撰写了为数不少的古代地理的考证文章,40年代又著成《中国疆域沿革略》一书,成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拓者之一。受聘入山东大学执教后,结合教学工作,童先生开始对古代东方史产生兴趣,撰写了《古代东方史纲要》以及关于古代巴比伦社会制度的研究文章,并积极参与古史分期问题讨论。精通绘画且曾在博物馆任职的童先生还以史学考证的方法进行艺术史研究,依据可靠的文献、实物为国画和瓷器的发展变迁理出清晰脉络,在中国绘画史和瓷器史研究领域确立了一席之地。除此之外,在古籍考辨、历史理论、古代经济史、先秦思想史、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等领域,童先生亦多有建树,成绩斐然,20世纪50年代与陈同燮、黄云眉、郑鹤声、张维华、王仲荦、赵俪生、杨向奎一起开创了山东大学历史系“八马同槽”的辉煌时代。童书业先生学问精博,天赋过人,却命运多舛,一生历经离乱颠沛,又在创造力旺盛的壮年猝然去世,令人扼腕。1980年,经顾颉刚先生的推介,上海人民出版社有幸出版了童书业先生的遗著《春秋左传研究》,这是童先生生前后撰著的学术作品,也是他身后出版的部专著,而此时距其离世已经整整一纪了。诚如杨向奎先生所言,童先生是一位“公认的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史学家”,他的学术成就值得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因此本社决意将童先生著述系统整理,分辑推出,以飨读者。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4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