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财之道丛书·贪婪的游戏:金融投机100年
			》
 售價:HK$ 
			74.8
 
  《 
			算力崛起:重塑未来经济与社会
			》
 售價:HK$ 
			76.8
 
  《 
			敦煌壁画?纹样
			》
 售價:HK$ 
			151.8
 
  《 
			丑的美学:一部跨越两个世纪的美学沉思录
			》
 售價:HK$ 
			140.8
 
  《 
			智圆行方――燕京医学名家处方手迹藏臻
			》
 售價:HK$ 
			437.8
 
  《 
			大设计师威廉·莫里斯
			》
 售價:HK$ 
			151.8
 
  《 
			新宏观经济学 来自后凯恩斯主义-老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第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
			》
 售價:HK$ 
			283.8
 
  《 
			《山海经》的博物世界:植物(刷边特装版)博物岛系列 探寻上古草木之美纵览山川博物大观
			》
 售價:HK$ 
			281.6
 
 
 | 
         
          | 編輯推薦: |   
          | 音响与音乐心理学是连接音乐学、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美学的纽带。 写作本书时, 我的意图是实用。我的目的始终是给音乐家、音乐学家、音乐学院学生以及音乐爱好者介绍有关音响与音乐心理学重要方面的成果及论题。
 当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接近音乐心理学。例如,从音乐体验及对音乐的心理情感反应的角度进行研究,或者,强调那些适合心理学研究的音乐美学问题。但是,我相信我的题材处理及选择有利于将读者引入音乐心理学的大多数重要问题,据我所知,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这样做过。
 ——盖佐·列维兹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包含三大部分, 共十八章,其特色和价值在于:1. 系统阐述了人类对声音感觉的物理音响学原理。2. 将音响的基本问题与音乐构成理论密切关联。3. 厘清了音乐素质、音乐天资和音乐才能等未曾被明辨的概念。4. 从遗传学、病理学等角度探讨音乐才能和创造性。本书虽为音乐心理学发展早期的著作, 但其论域之宽广及论题分析之深刻性, 对当代音乐心理学研究具有深刻的影响。 |  
         
          | 關於作者: |   
          | 盖佐·列维兹,荷兰心理学家,阿姆斯特丹大学心理学教授,欧洲心理学先驱之一。 叶纯之,音乐理论家、作曲家、翻译家、音乐评论家和音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李小诺,博士,上海音乐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音乐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  
         
          | 目錄: |   
          | 第一部分 听觉、声音与乐音 第一章 依赖于物理刺激的声音感知/ 003
 一、 音的振动/ 003
 二、 振幅/ 006
 三、 依赖于振幅的声音感知/ 007
 (1) 振幅与强度/ 007
 (2) 听觉反应/ 007
 四、 振动频率/ 009
 五、 依赖于频率的声音感知/ 010
 (1) 频率与音高/ 010
 (2) 可闻度的上下限/ 010
 (3) 音高辨别/ 010
 六、 依赖于分音的声音感知/ 011
 七、 次要声音现象/ 017
 (1) 差拍/ 017
 (2) 合成音/ 019
 八、 我们音乐体系的结构/ 022
 (1) 音乐体系概述/ 022
 (2) 根据成对协和乐音的音乐体系结构(纯律) / 023
 (3) 根据纯五度设计的音乐体系(毕达哥拉斯律) / 027
 (4) 根据实用主义原则的音乐体系(平均律) / 031
 九、 绝对调音与标准音高/ 035
 十、 使用音分的测量体系/ 036
 第二章 生理音响学/ 039
 一、 听觉器官的功能/ 039
 二、 听觉感知的理论/ 041
 (1) 赫尔姆霍兹共振理论/ 042
 (2) 埃瓦尔德的声音模式理论/ 045
 第三章 人声/ 049
 一、 发声器官的功能/ 049
 二、 人声的范围及区域/ 050
 三、 人类语音的分析/ 052
 第二部分 音响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第四章 乐音的基本要素/ 065
 一、 三个基本特性/ 065
 二、 音高及音质/ 066
 三、 二元理论/ 069
 四、 关于八度的若干历史资料/ 076
 五、 二元理论的图解/ 078
 六、 声音感知提出的空间感/ 079
 第五章 音程的理论/ 082
 第六章 协和的问题/ 090
 一、 协和与不协和/ 090
 二、 协和的数学理论/ 092
 三、 协和的物理理论/ 095
 四、 融合的理论/ 099
 五、 协和与谐和/ 104
 六、 协和与无调性/ 106
 七、 更为复杂的音乐结构/ 107
 第七章 音乐听觉/ 110
 一、 音高感/ 110
 二、 绝对音高/ 111
 三、 区域音高/ 115
 四、 标准音高听觉/ 120
 五、 绝对音高的重要性/ 121
 六、 相对音高/ 123
 七、 两个及以上的音的和弦的鉴别与分析/ 125
 第八章 调的特性/ 127
 第九章 乐音与颜色感知之间的关系/ 139
 第三部分 音乐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第十章 音乐素质/ 149
 一、 音乐素质的概念/ 149
 二、 测试自然的音乐才能/ 153
 三、 无乐感的人/ 155
 四、 音乐素质与音乐训练/ 158
 第十一章 音乐才能/ 160
 一、 天资与才能/ 160
 二、 不同种类的音乐才能/ 163
 三、 音乐才能的早期出现/ 165
 (1) 再现—诠释型才能/ 165
 (2) 创造型才能/ 165
 四、 音乐神童/ 169
 五、 盲人音乐家/ 181
 六、 数学、音乐和其他类型才能之间的关系/ 186
 第十二章 音乐才能的发展/ 194
 一、 研究方法/ 194
 二、 音乐才能的出现/ 196
 三、 发展周期的各个阶段/ 197
 四、 音乐才能在壮年及老年时的发展/ 203
 第十三章 音乐才能的遗传/ 213
 一、 自然天资与环境/ 213
 二、 先天音乐才能的遗传/ 216
 三、 显著才能在一个家族的屡次出现/ 220
 四、 有才能的父母与其子女之间的关系/ 224
 第十四章 创造活动/ 226
 第十五章 聋人的接受性及创造性音乐成就/ 236
 第十六章 音乐感知的病理学/ 243
 第十七章 音乐的起源/ 248
 一、 音乐发展的最原始阶段/ 249
 二、 音乐的产生/ 255
 第十八章 美学与音乐心理学/ 267
 参考文献/ 278
 附 录/ 290
 索 引/ 29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