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86.9
 
  《 
			万有引力书系 万川毕汇:世界环境史国际名家讲座
			》
 售價:HK$ 
			96.8
 
  《 
			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实用手册
			》
 售價:HK$ 
			50.6
 
  《 
			HR数智化转型:人机协同与共生
			》
 售價:HK$ 
			79.2
 
  《 
			范怨武讲透中医基础理论(全2册,中医临床医生范怨武历经四年精心创作)
			》
 售價:HK$ 
			118.8
 
  《 
			四海资身笔一枝:唐寅的书画人生【全球33家顶级机构珍藏,全景展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艺术世界】
			》
 售價:HK$ 
			184.8
 
  《 
			50岁后的家庭生活:中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家务劳动与孩童照料
			》
 售價:HK$ 
			140.8
 
  《 
			《正义论》导读 壹卷Yebook 理解《正义论》关于哲学、科学、社会、历史和人类未来的批判性思考
			》
 售價:HK$ 
			90.2
 
 
 | 
         
          | 編輯推薦: |   
          | 通过回顾近代中国就职宣誓制度的演变过程,探寻其源流背后所蕴含的法律思想与政治传统,具有丰富的史鉴价值。 |  
         
          | 內容簡介: |   
          | 近代中国就职宣誓制度在1911年至1949年间兴替沿革,先后两次宪法化,规范公职人员、人民团体负责人、党务人士的宣誓就职活动的法律制度亦随时代变迁而多次修订,臻于完备。同时,自1928年起,宣誓就职典礼开始遍及中央及地方行政机关、人民团体、党团组织,多层次、多领域的仪式展演成为当时国人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通过回顾近代中国就职宣誓制度的演变过程,探寻其源流背后所蕴含的法律思想与政治传统,具有丰富的史鉴价值。 |  
         
          | 關於作者: |   
          | 佘文博,山东济南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史、传统法律文化现代阐释、中国宪法史。 |  
         
          | 目錄: |   
          | 绪 论 宪法、宣誓与就职宣誓制度叙事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观点辨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就职宣誓制度在中国古代的雏形与近代转型
 第一节 中国古代就职宣誓制度雏形的递嬗
 第二节 中国古代就职宣誓制度雏形的近代转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中国就职宣誓制度的创立与孙中山宣誓观
 第一节 仪式与誓词: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微
 第二节 孙中山宣誓观形成的根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洋政府时期就职宣誓制度的发展
 第一节 中央政府层面就职宣誓制度的递嬗
 第二节 逆流:帝制复辟对就职宣誓制度的冲击
 第三节 在野政治力量对就职宣誓制度的创新与承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就职宣誓制度的定型
 第一节 序幕:中国国民党及其政权“北伐”完成前对就职宣誓制度的探索与擘画
 第二节 高潮:就职宣誓制度在“训政时期”的完善
 第三节 尾声:就职宣誓制度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宪法化
 本章小结
 
 结 论 近代中国就职宣誓制度的检视
 一、近代中国就职宣誓制度:彰显主权在民的政治仪式
 二、近代中国就职宣誓制度:凝聚国家认同的政治符号
 三、近代中国就职宣誓制度:表达尽忠职务的誓词赌咒
 
 后 记
 |  
         
          | 內容試閱: |   
          | 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着内忧外患,固有法律思想、制度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基本内涵,表现为法律的近代化,其试图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既“取资欧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又“返本开新”,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以建立一个既具有现代科学性又符合中国特定的民风国情,并代表某种社会群体利益的法律体系。中国法律近代化,既有法律自身发展的逻辑动因,也迫于列强的外部推动,而最终体现为立法者通过对中国传统法律与西方近代法律的比较进而对法律体制作出新的选择。 近代中国就职宣誓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宪法性制度和政治仪式,是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该制度在1911年至1949年间兴替沿革,先后两次宪法化,规范公职人员、人民团体负责人、党务人士宣誓就职活动的法律制度亦随时代变迁而多次修订,臻于完备。同时,自1928年起,宣誓就职典礼开始遍及中央及地方行政机关、人民团体、党团组织,多层次、多领域的仪式展演成为当时国人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西学东渐”“欧风美雨”的时空背景下,逐渐走向成熟的近代中国就职宣誓制度的递嬗轨迹,无疑回应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中心问题:这一制度并非照搬、剿袭欧美成例,而是将西洋诸国的制度经验植根于我国固有盟誓传统,从而反映出西方法律精神与中华法律文化在中国法律近代化历程中的冲突与融合,也反映出这一潮流的推动者们对会通中西契合点的不懈探寻。
 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后的今天,当代中国就职宣誓制度——宪法宣誓制度方兴未艾,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在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重构着反映新时代特色的中华法系。我们知道,中华法系的重构绝不意味着复古,而是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出适应时代需求、体现民族精神的理性的法律文化。而重构中华法系的进路亦延续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理论关切,即提炼出超越时空的法律思维、理论,立法、司法的原则以及制度、经验与教训,科学地总结中华法系发生、发展的规律,并找到它与当代法治体系的契合点,使其有机融入法治中国建设。因此,通过回顾近代中国就职宣誓制度的演变过程,探寻其源流背后所蕴含的法律思想与政治传统,具有丰富的史鉴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