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76.8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214.5
 
  《 
			什么是教育 “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毕生教育思想精华
			》
 售價:HK$ 
			74.8
 
  《 
			创建强势品牌(典藏版)
			》
 售價:HK$ 
			130.9
 
  《 
			美绘聊斋志异
			》
 售價:HK$ 
			131.8
 
  《 
			启微·红帆:中国东南诏安湾的港口、船货与海洋遗产
			》
 售價:HK$ 
			107.8
 
  《 
			全球公民教育:批判性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售價:HK$ 
			74.8
 
  《 
			做事的逻辑(专享版)如何持续做正确的事
			》
 售價:HK$ 
			47.1
 
 
 | 
         
          | 編輯推薦: |   
          | 1.作为一门临床应用性学科,课程体系基本完整,具有一定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并可持续发展 2.适用性强,教师好教,学生好学,能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
 3.应用广泛,能提高检验与临床的应用价值
 |  
         
          | 內容簡介: |   
          | 首先在介绍疾病发病机制的同时,着重阐述疾病病程中医学检验指标与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愈后之间的关系,侧重于探讨疾病检验指标的来龙去脉,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随后以各类疾病的诊断标准为依据,重点讨论各项检验指标在疾病诊断、病情观察、疗效监测、预后判断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应用与评价,以拓展和提高临床的应用价值。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围绕教学目标将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医学复杂问题的能力和高级思维,教材内容能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主要内容有:检验与临床的相关概念和诊断思路、临床检验项目的诊断性能评价与应用、红细胞疾病检验、白细胞疾病检验、出血性疾病检验、糖尿病检验、血脂和脂蛋白异常血症检验、心血管系统等各系统疾病检验、超敏反应性疾病检验、移植排斥反应检验、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传播疾病检验、肿瘤检验、抗菌药物体外敏感性检验、毒物所致疾病检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等。
 |  
         
          | 關於作者: |   
          | 厦门大学教授,实验医学系主任。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和检验仪器学专业组常务理事和资深专家组组长等。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发表学术论著70多篇;获国家专利2项;获得5项国家级科技学术成果奖,6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主编出版纸质版、数字版、网络版教材15部,副主编3部;主编专著2部;主审14部, 顾问6部。 |  
         
          | 目錄: |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临床检验医学的概念/1
 一、临床检验医学的性质/1
 二、临床检验医学的作用/1
 第二节临床检验医学的任务/2
 第三节临床检验医学的发展/2
 第四节本书主要内容与使用方法/3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3
 二、本书的使用方法/3
 第二章检验与临床的相关概念和诊断思路/5
 第一节临床检验项目/5
 一、常规检验项目/5
 二、特殊检验项目/6
 三、急诊检验项目/6
 四、即时检验项目/7
 第二节生物参考区间/7
 一、生物参考区间的概念与法定计量单位/7
 二、生物参考区间的建立/8
 三、临床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评估与验证/9
 第三节医学决定水平/10
 一、医学决定水平的概念/10
 二、临床检验项目常用医学决定水平/11
 三、临界值确定/11
 第四节危急值及其报告制度/12
 一、危急值的概念/12
 二、危急值项目的选择及其界限的确定/12
 三、危急值报告制度/13
 第五节生物学变异与分析前变异/14
 一、生物学变异/14
 二、分析前变异/15
 三、生物学变异和分析前变异的关系/15
 第六节临床检验诊断学思维/16
 一、诊断思维的概念/16
 二、辩证逻辑的五个维度/16
 三、检验诊断的辩证思维/17
 四、临床检验诊断学思维方法/18
 五、合理选用检验项目/19
 六、正确分析和解释实验室检查结果/20
 第三章临床检验项目的诊断性能评价与应用/23
 第一节诊断性能评价/23
 一、临床性能评价指标/23
 二、临床性能评价的方法/25
 三、临床性能评价的步骤/27
 四、诊断性能评价的结果判断/28
 第二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30
 一、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概念与作用/30
 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绘制与分析步骤/31
 三、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优点与局限性/35
 第三节循证检验医学/35
 一、循证检验医学的基本概念/35
 二、循证检验医学的研究内容/36
 三、循证检验医学的实践方法/36
 四、Meta分析/37
 第四节临床检验项目在疾病风险评估与预防中的应用/38
 一、疾病风险评估与预防的意义和特点/39
 二、疾病风险评估与预防的方法和步骤/40
 三、疾病风险评估与预防存在的局限性/42
 第四章尿液成分相关疾病检验/43
 第一节结晶尿相关疾病检验/43
 一、结石/44
 二、胱氨酸尿症/45
 三、急性重型肝炎/46
 四、尿路感染/47
 五、尿酸代谢紊乱/48
 六、高草酸尿症/49
 第二节管型尿液常见疾病检验/50
 一、恶性高血压蛋白尿/50
 二、氮质血症/51
 三、急性高血压/51
 四、肾病综合征/52
 第三节细胞尿液相关疾病检验/53
 一、红细胞增多尿液相关疾病/53
 二、白细胞增多尿液相关疾病/56
 三、吞噬细胞增多尿液相关疾病/58
 四、上皮细胞增多尿液相关疾病/58
 第五章体液与体腔积液成分相关疾病检验/61
 第一节精液和前列腺液相关疾病检验/61
 一、男性不育症/61
 二、前列腺炎/64
 第二节蛋白渗出液相关疾病检验/65
 一、低蛋白血症/66
 二、淋巴管阻塞/67
 三、门静脉高压/68
 四、充血性心力衰竭/69
 五、尿酸代谢紊乱/71
 第三节肿瘤侵犯的体腔积液检验/72
 一、实体瘤侵犯的体腔积液/72
 二、血液肿瘤侵犯的体腔积液/74
 第六章红细胞疾病检验/77
 第一节缺铁性贫血检验/80
 一、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80
 二、医学检验指标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80
 三、缺铁性贫血的诊断/82
 四、医学检验指标的应用与评估/82
 第二节巨幼细胞贫血检验/83
 一、巨幼细胞贫血的发病机制/83
 二、医学检验指标与巨幼细胞贫血的关系/84
 三、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85
 四、医学检验指标的应用与评估/86
 第三节再生障碍性贫血检验/87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87
 二、医学检验指标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系/88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89
 四、医学检验指标的应用与评估/90
 第四节溶血性贫血检验/91
 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92
 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94
 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96
 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97
 第五节继发性贫血/100
 一、慢性炎症性贫血/100
 二、慢性肾病性贫血/101
 三、骨髓浸润导致的贫血/101
 第七章白细胞疾病和骨髓增殖性肿瘤检验/103
 第一节急性白血病检验/103
 一、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104
 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5
 第二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增殖性肿瘤检验/109
 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09
 二、骨髓增殖性肿瘤/110
 第三节成熟淋巴细胞恶性肿瘤检验/115
 一、成熟B淋巴细胞恶性肿瘤/115
 二、浆细胞恶性肿瘤/118
 三、成熟T细胞和NK细胞肿瘤/119
 四、霍奇金淋巴瘤/120
 第四节非恶性白细胞疾病检验/121
 一、粒细胞减少症和缺乏症/121
 二、类白血病反应/121
 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21
 四、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122
 五、噬血细胞综合征/122
 六、脾功能亢进/123
 七、类脂质沉积病/123
 第八章出凝血性疾病检验/126
 第一节原发性出血性疾病检验/126
 一、血管性血友病/126
 二、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28
 第二节获得性出血性疾病检验/130
 一、过敏性紫癜/130
 二、肝病所致的凝血障碍/131
 三、维生素K缺乏症/132
 四、病理性抗凝物质增多/133
 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34
 第三节易栓症检验/137
 一、易栓症的发病机制/137
 二、易栓症检验/138
 三、易栓症检验诊断思路/140
 第九章输血与输血治疗相关检验/142
 第一节输血规范检验/142
 一、献血者评估/142
 二、成分输血/144
 三、自体输血/148
 第二节血型鉴定检验/152
 一、ABO血型鉴定/152
 二、Rh血型鉴定/154
 三、红细胞其他血型系统/156
 第三节输血治疗检验/156
 一、交叉配血/157
 二、意外抗体检查/160
 三、全血及成分血输注原则/161
 第四节输血不良反应检验/162
 一、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162
 二、过敏性输血反应/163
 三、溶血性输血反应/163
 四、大量输血的不良反应/165
 五、细菌性输血反应/165
 六、其他输血相关性损伤与疾病/166
 第五节输血传播疾病检验/167
 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67
 二、病毒性肝炎/168
 三、巨细胞病毒感染/169
 四、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169
 五、梅毒/170
 六、弓形虫病/170
 第十章感染性疾病检验/172
 第一节发热检验/172
 一、感染性发热/173
 二、不明原因发热/174
 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74
 第二节感染性腹泻检验/175
 一、细菌性痢疾/176
 二、病毒感染性腹泻/177
 第三节生殖泌尿道感染检验/179
 一、尿路感染/179
 二、盆腔炎/180
 三、性传播疾病/182
 第四节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检验/185
 一、浅表型皮肤感染/185
 二、溃疡和结节/186
 三、窦道感染/187
 四、烧伤感染/188
 五、手术部位感染/189
 第五节医院内感染检验/190
 一、医院获得性肺炎检验/190
 二、常见新生儿医院感染检验/192
 三、社区获得性肺炎检验/193
 第六节人畜共患疾病检验/195
 一、布鲁氏菌病的检验/195
 二、炭疽检验/198
 三、狂犬病检验/200
 第七节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性疾病检验/202
 一、衣原体、支原体支气管炎和肺炎/202
 二、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合并泌尿系统炎症/204
 三、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合并生殖道炎症/205
 四、衣原体、支原体脑炎与脑膜炎/208
 第十一章重大传染类疾病检验/210
 第一节冠状病毒感染检验/210
 一、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210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12
 第二节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检验/215
 一、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215
 二、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216
 三、禽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218
 第三节埃博拉病毒感染检验/219
 一、埃博拉病毒的结构与分型/219
 二、埃博拉病毒致病机制/220
 三、埃博拉病毒检验/221
 四、埃博拉病毒防范措施/222
 五、埃博拉病毒病的诊断/222
 第四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检验/223
 一、急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223
 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隐性感染/225
 第五节斑疹伤寒检验/226
 一、斑疹伤寒的分类/227
 二、斑疹伤寒的致病机制/227
 三、斑疹伤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27
 四、斑疹伤寒的预防/229
 第十二章寄生虫病检验/231
 第一节原虫病检验/231
 一、疟疾/231
 二、溶组织内阿米巴病/232
 三、隐孢子虫病/233
 四、弓形虫病/233
 五、利什曼病/234
 第二节蠕虫病检验/235
 一、华支睾吸虫病/235
 二、蛔虫病/236
 三、鞭虫病/236
 四、蛲虫病/236
 五、钩虫病/237
 六、丝虫病/237
 第十三章遗传性疾病检验/239
 第一节常见染色体疾病检验/239
 一、唐氏综合征/239
 二、18/三体综合征241
 三、13/三体综合征242
 四、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243
 第二节遗传性代谢病检验/246
 一、苯丙酮尿症/246
 二、半乳糖血症/249
 三、肝豆状核变性/249
 第三节血液系统遗传性疾病检验/251
 一、地中海贫血/251
 二、镰状细胞贫血/253
 三、血友病/255
 第四节常见神经遗传相关性疾病检验/257
 一、遗传性肌病/257
 二、多聚谷氨酰胺(PolyQ)疾病/260
 三、线粒体病/261
 第五节儿童和青少年先天性疾病检验/263
 一、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63
 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264
 三、马方综合征/265
 第六节其他遗传性疾病检验/267
 一、遗传性耳聋/267
 二、莱伯遗传性视神经病变/268
 三、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269
 第十四章抗菌药物体外敏感性检验/272
 第一节体外敏感性检验常用抗菌药物/272
 一、抗需氧菌药物/272
 二、抗厌氧菌药物/273
 三、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物/274
 四、抗真菌药物/274
 第二节抗菌药物体外敏感性检验/275
 一、开展药敏检验的目的与指征/275
 二、临床常规药敏检验/277
 第三节细菌耐药检验/278
 一、常见细菌的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278
 二、细菌耐药检验/279
 第十五章糖代谢异常检验/283
 第一节高血糖症与糖尿病/283
 一、高血糖症与糖尿病的概念/283
 二、糖尿病代谢异常/285
 三、儿童肥胖和糖尿病/286
 第二节糖尿病检验/286
 一、糖尿病的发病机制/286
 二、医学检验指标与糖尿病的关系/288
 三、糖尿病的诊断/291
 四、医学检验指标的应用与评估/292
 第三节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检验/297
 一、糖尿病急性并发症/297
 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298
 第四节低血糖症检验/299
 一、低血糖症的发病机制/299
 二、低血糖症相关检验指标及应用评价/300
 三、低血糖症的诊断/301
 第十六章血脂和脂蛋白异常血症检验/303
 第一节血脂和脂蛋白概述/303
 一、血脂和脂蛋白代谢/303
 二、脂蛋白代谢紊乱/306
 第二节血脂和脂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307
 一、血脂检验/307
 二、血浆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检验/308
 三、血浆脂代谢相关酶检验/310
 第三节血脂异常相关疾病的检验/311
 一、高脂血症/311
 二、低脂血症/312
 第四节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指南和健康状态评估/313
 一、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指南/313
 二、健康状态评估/315
 第十七章心血管系统疾病检验/318
 第一节高血压检验/318
 一、高血压的发病机制/318
 二、医学检验与高血压的关系/319
 三、高血压的诊断/320
 四、医学检验指标的应用与评价/321
 第二节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21
 一、冠心病的发病机制/321
 二、医学检验指标与冠心病的关系/322
 三、心肌梗死的诊断/328
 四、医学检验指标的应用与评估/329
 第三节心力衰竭检验/331
 一、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331
 二、医学检验指标与心力衰竭的关系/331
 三、心力衰竭的诊断/332
 四、医学检验指标的应用与评估/333
 第四节其他心血管疾病检验/334
 一、心律失常/334
 二、心肌疾病/335
 三、心脏瓣膜病/336
 四、感染性心内膜炎/337
 第十八章肝胆疾病检验/340
 第一节肝脏疾病的常用实验室检测指标/340
 一、肝功能指标/340
 二、肝纤维化指标/345
 三、肝炎病毒相关检验指标/345
 第二节常见肝病病程检验/346
 一、急性肝炎/346
 二、慢性肝炎/346
 三、重症肝炎/347
 第三节病毒性肝炎检验/348
 一、常见病毒性肝炎/348
 二、甲型病毒性肝炎/349
 三、乙型病毒性肝炎/350
 四、丙型病毒性肝炎/354
 五、丁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354
 第四节其他肝病检验/355
 一、脂肪性肝病/356
 二、药物性肝病/357
 三、胆汁淤积性肝病/357
 第十九章胃肠道疾病检验/359
 第一节胃部疾病检验/359
 一、消化性溃疡/359
 二、慢性胃炎/361
 第二节肠道疾病检验/363
 一、溃疡性结肠炎/363
 二、腹泻/364
 三、肠结核/366
 第三节胰腺炎检验/367
 一、急性胰腺炎/367
 二、胰腺炎严重程度判定的Ranson标准/369
 第二十章肾疾病检验/371
 第一节肾疾病检验指标的选择与应用/371
 一、肾功能检测指标分类/371
 二、肾功能检测指标的评估/372
 三、肾功能检测指标的选择/373
 四、肾功能检测指标应用/373
 第二节肾小球肾炎检验/374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374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375
 三、儿童肾小球肾炎/376
 第三节肾病综合征检验/377
 一、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377
 二、肾病综合征检验及其意义/377
 三、肾病综合征诊断依据/378
 四、医学检验指标的应用与评估/378
 五、儿童肾病综合征/378
 第四节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衰竭检验/380
 一、急性肾损伤/380
 二、慢性肾衰竭/381
 第五节糖尿病肾病检验/382
 |  
         
          | 內容試閱: |   
          | 《临床检验医学》第2 版是在第1 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以加强教材的系统性、规范性、实用性和临床应用的综合性。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临床检验医学是连接医学检验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可促进实现医检融合,更好地为临床疾病诊疗服务。 本书内容共分33 章,较第1 版新增了尿液成分相关疾病检验、体腔与体腔积液成分相关疾病检验、重大传染类疾病检验、生殖与辅助生殖检验、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疾病检验等5 章内容;另外,还将白细胞疾病检验修改为白细胞疾病和骨髓增殖性肿瘤检验、出血性疾病检验修改为出凝血性疾病检验、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传播疾病检验修改为输血与输血治疗相关检验、糖尿病检验修改为糖代谢异常检验等,以使第2 版教材内容更加完整,更加科学合理、与时俱进。
 本书前3 章主要包括绪论,以及介绍医学检验指标应用于临床疾病的参数和思路。其余各章均以疾病为主线,主要讨论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介绍疾病的发病机制的同时,着重阐述了疾病病程中医学检验指标与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之间的关系,侧重于探讨疾病检验指标的来龙去脉,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其次,以各类疾病的诊断标准、指南、共识等为依据,重点讨论各项检验指标在疾病诊断、病情观察、疗效监测、预后判断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应用与评价,以拓展和提高临床的应用价值。本书同时配套有网络增值服务,涵盖PPT、彩图、目标测试题和重要知识点的视频讲解等资源,可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观看学习、思考做题。此外,本书还配套有《临床化学检验案例分析》和《临床形态学检验案例分析》,可供参考与应用。本书主要供医学检验技术、临床检验诊断学和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专科高年级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临床医生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参考书,还可为临床检验医师提供学习参考。
 本书在编排上以人体各器官系统疾病为中心,结合各学科内容进行编写。在编写过程中,除遵循“三基”“ 五性”的总体要求外,还在内容、编排风格和体例格式等方面做了许多新的尝试和努力。因各学科发展深广而迅速,专业性强,所以教材中内容的科学性和知识性的把控采用编者第一轮互审、副主编第二轮互审的方法进行反复审校,最后由主编全书统稿审定。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各编者所在单位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本教材编写会的顺利召开付出了很多努力,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由于学科精深,又限于编者水平和对本教材编写思路的理解不一致,书中难免存在不足,甚至错误,希望广大师生与读者给予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正。
 郑铁生
 2023 年7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