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
 售價:HK$ 
			87.8
 
  《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
 售價:HK$ 
			88.0
 
  《 
			蝉鸣震耳欲聋
			》
 售價:HK$ 
			75.9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74.8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75.9
 
  《 
			红帆船
			》
 售價:HK$ 
			62.5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41.8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86.9
 
 
 | 
         
          | 內容簡介: |   
          | 有清一代,存在一种典型的法律创制机制,即因案修例机制。立法者从司法案件中析出抽象规则,从而推动《大清律例》中的条例与时俱新,实现法律文本稳定性与适应性的均衡。这一机制的生发源于清代以律例为核心的独特法源结构,其运行亦与清代的审转制度深密结合,映射出中国古代成熟的法律方法、立法技术以及深厚的传统法律文化。以之为史鉴,系统把握中国古代独树一帜的司法案例运用模式,对于完善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 關於作者: |   
          | 黄雄义,男,1990年出生,湖南衡阳人,法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后研究人员,兼任武汉大学司法案例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案例法学、法律文化。先后在《光明日报(理论版)》《法学评论》《政治与法律》《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报纸或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把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理据与进路”等多项课题。 |  
         
          | 目錄: |   
          |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之缘起
 二 学术史梳理
 三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四 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清代因案修例机制的内涵及其现象还原
 第一节 清代因案修例机制的概念界定
 一 “案”为司法成案
 二 “例”指刑事条例
 三 “修”是编纂修改
 第二节 《大清律例》中的因案修例
 一 乾隆四十三年版《大清律例》中的因案修例
 二 同治九年版《大清律例》中的因案修例
 第三节 清代刑事案例集中的因案修例
 一 《驳案汇编》中的因案修例
 二 《刑案汇览》中的因案修例
 第三章 清代因案修例机制的法源基础
 第一节 固有法体系中司法案例与成文法的关系流变
 一 子产铸刑书之前:司法案例代表成文法阶段
 二 秦汉至唐:司法案例辅助成文法阶段
 三 宋元至明清:司法案例融入成文法阶段
 第二节 清代以律例为核心的法源结构
 一 《大清律例》的生成与定型
 二 律主例辅的关系定位
 三 条例的灵活性催生因案修例机制
 第三节 成案在律例体系下的法源意义
 一 成案填补律例漏洞
 二 成案是研习律例的工具
 三 成案触发条例纂修
 第四章 清代因案修例机制的运行程序
 第一节 启动:提议创设新规则
 一 地方督抚或将军提议
 二 以刑部为主的中央机构提议
 三 皇帝提议
 第二节 核准:核定新规则内容
 一 刑部初核
 二 皇帝终核
 第三节 修例:新规则纂为条例
 一 常设性的专业修例机构——律例馆
 二 律例馆的修例程式
 第五章 清代因案修例机制的成果类型与技术详解
 第一节 解释性条例
 一 文义解释型
 二 体系解释型
 三 目的解释型
 四 解释性条例的特征与功能
 第二节 修补性条例
 一 类推适用型
 二 目的性限缩型
 三 目的性扩张型
 四 创造性补充型
 五 修补性条例的特征与功能
 第三节 条例使用法律方法的本土对译
 一 “注解”与“法律解释”
 二 “比附”与“类推适用”
 三 “律意”与“法律的目的”
 四 “因时立制”与“创造性补充”
 五 中国古代法律方法的运用特性
 第四节 条例纂修过程中体现的立法技术
 一 条标技术
 二 法律修改技术
 三 文字表达技术
 第六章 清代因案修例机制的文化机理
 第一节 作为一种规则体系的法文化
 一 法文化之概念解读
 二 成果观与规则观之辨
 三 立场的选择:规则观
 第二节 清代因案修例机制映射的文化规则
 一 “皇权至上,一元和合”的权力运行规则
 二 “大法虚置,小法实用”的法源定位规则
 三 “惟齐非齐,有伦有要”的法律适用规则
 第三节 受清代因案修例机制文化影响的后世制度
 一 民国判例制度
 二 案例指导制度
 第七章 结语:以古代法律智慧推动现代制度完善
 一 清代因案修例是一种典型的司法创制机制
 二 中国古代独树一帜的司法案例运用模式
 三 完善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
 四 构建中国特色因案修法建议机制
 附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