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21天打造翘臀
			》
 售價:HK$ 
			64.9
 
  《 
			匠心传承:山西非遗日历·2026年·木版年画
			》
 售價:HK$ 
			151.8
 
  《 
			唐诗中的历史:战争、王朝与兴衰之歌 追随唐人“诗路”印记剖析大唐历史盛衰
			》
 售價:HK$ 
			74.8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概论
			》
 售價:HK$ 
			96.8
 
  《 
			诸葛亮:三国时期的真正主角
			》
 售價:HK$ 
			64.9
 
  《 
			甘肃道教碑刻集(全三册)
			》
 售價:HK$ 
			1078.0
 
  《 
			《吉檀迦利》(英汉双语对照)泰戈尔创作的一部“奉献给神的祭品”的作品  冰心文学奖获奖者王钦刚新译作
			》
 售價:HK$ 
			54.8
 
  《 
			画中观器:明画里的家具
			》
 售價:HK$ 
			308.0
 
 
 | 
         
          | 內容簡介: |   
          | 本书集矢于系统性地审视莱布尼茨的科学方法论,既是事实与阐释相结合的思想史研究,又是带有强烈现实关切的反思性探讨。力求从统一性的观察角度入手,考索莱布尼茨科学方法论的立足点:关于形而上学—数学还原法的力本论、充足理由律是科学方法论的核心原则、实体观的数学方法论内涵、时空观;在莱布尼茨科学方法论的形式与内容方面特别讨论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相结合的体系化方法论、符号表征与计算主义方法论、数学方法论、逻辑方法论以及科学实践。在透析莱布尼茨科学方法论的理性神学的形而上学奠基、单子与物质、目的主义因果决定论的形而上学预设之后,从中西比较视野出发,对科学本体论及方法论的导向和莱布尼茨科学方法论面对的问题及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尝试澄清时空观、单子本体、“外部世界”问题等存在的历史与现实的偏差。 |  
         
          | 關於作者: |   
          | 张璐,1984年生,哲学博士(科学技术哲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法学学士与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2010—2012年在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访问学习,2012—2014年为北京师范大学与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波茨坦《莱布尼茨手稿与书信全集》编辑部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莱布尼茨哲学、德国哲学、自然辩证法等。 |  
         
          | 目錄: |   
          | 绪论 第一章 莱布尼茨科学方法论的理论环境与研究视角
 第一节 17世纪前后探索自然方式的转变及其原因
 一 三种探索自然的新模式
 二 形成新的探索自然模式的直接理论渊源
 三 新模式出现的固有动力
 第二节 莱布尼茨科学方法论的研究视角
 一 对莱布尼茨科学方法论的研究的重建性
 二 对莱布尼茨科学方法论研究的两个层次
 三 莱布尼茨思想及其方法统一性重建的三种研究视角
 第二章 莱布尼茨科学方法论的立足点
 第一节 形而上学一数学还原法的力本论
 一走向力本论的初衷
 二 力的概念的科学方法论意义
 第二节 充足理由律是科学方法论的核心原则
 一 充足理由律的提出
 二 莱布尼茨的充足理由律
 三 充足理由律的方法论的领域与机制
 第三节 实体观的数学方法论内涵
 一 单子是数学的单元的“变体”
 二 实体秩序与数学方法的“和谐一致”
 第四节 科学方法论的关系形式奠基——时空观
 一 作为前驱——亚里士多德的“处所”概念与空间思想
 二 作为“对手”——牛顿证得“绝对有限空间”的方法论进路
 三 莱布尼茨证得相对时空观的方法论进路
 四 莱布尼茨相对时空观的本质
 五 莱布尼茨论证时空“客观性”方法论对康德的影响
 第三章 莱布尼茨科学方法论表现形式及其内容
 第一节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相结合的体系化方法论原则
 一 实验方法和理性方法的路径及目标
 二 自然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具体方法
 三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综合方法论对认识论的推进
 四 单子的意识统一性为综合方法论提供基础
 五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在知觉理论中的综合法和分析法
 第二节 符号表征与计算主义方法论
 一 符号表征
 二 从“临时唯名论”到符号的唯名论
 三 科学语言——从cogitare(思)→dicere(说)
 四 符号命名和计算主义方法论的限度
 第三节 数学方法论
 一 莱布尼茨的“数学形而上学”
 二 数学分析法——通往确证性之路
 三 数学还原法——自然科学的量化
 第四节 逻辑方法论
 一 判断与真理——“是”与“真”
 二 真理与同一性
 三 同一性与“同一实在之全体”
 四 从判断之同一到存在之统一
 第五节 科学实践
 一 建立科学院和图书馆
 二 计算器、矿山抽水机等技术发明
 三 科学的目的是实现人类福祉
 第四章 莱布尼茨科学方法论的形而上学预设
 第一节 理性神学的形而上学奠基
 一 理性与信仰的一致
 二 前定和谐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三 莱布尼茨为自由辩护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单子与物质
 一 罗素对莱布尼茨“外部世界”的客观性的质疑
 二 莱布尼茨意义上的时空的“客观性”
 三 “外部世界”客观性的基础——物质
 第三节 目的主义因果决定论
 一 确定理由原则是第一原则
 二 二元因果论形式产生的问题
 三 分析此问题的三个层次
 四 分析此问题关键——知觉与欲求过程
 五 目的因的优先性与根本性
 第五章 莱布尼茨科学方法论的影响及问题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中科学本体论及方法论的导向
 一 宋明理学的天道本体论——以张载为例
 二 莱布尼茨与张载的本体论及方法论进路与导向比较
 三 二者代表的中西宇宙观的科学导向
 第二节 莱布尼茨科学方法论面对的问题——“外部世界”的客观性
 一 主体主义哲学的“外部世界”问题
 二 辩证唯物主义对主体主义哲学的批判
 三 辩证唯物主义解决“外部世界”问题的方案
 参考文献
 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