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绝对历史主义何以可能?--黑格尔主义进路下的葛兰西绝对历史主义思想研究
			》
 售價:HK$ 
			96.8
 
  《 
			新民说·欧洲城市现代史:从 1815 年至今
			》
 售價:HK$ 
			96.8
 
  《 
			拍出绝世佳作 世界顶级摄影师私藏技法解密
			》
 售價:HK$ 
			140.8
 
  《 
			意大利读画记
			》
 售價:HK$ 
			74.8
 
  《 
			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 大师与我们的时代 2025版 
			》
 售價:HK$ 
			118.8
 
  《 
			阅读苏河左岸
			》
 售價:HK$ 
			107.8
 
  《 
			纸上博物馆·达达主义:艺术的反抗(艺术简史,讽刺超前,社会政治矛盾,16开图文全彩,伽利玛原版引进)
			》
 售價:HK$ 
			85.8
 
  《 
			名画里的中国 (共7册) 汉宫春晓图/韩熙载夜宴图/唐宫仕女图/洛神赋图/西湖十景图/千里江山图/清
			》
 售價:HK$ 
			294.8
 
 
 | 
         
          | 內容簡介: |   
          | 汉语知识丛书是商务印书馆推出的雅俗共赏的知识性读物。它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撰写,既有一般的汉语知识介绍,又有语言学方面的科研成果;既体现出学术性,又兼顾到通俗性,是大专院校文科师生及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参考书。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句读研究的对象;句读研究小史;句读分析——句的分析;句读分析——读的分析;句读分析——字的分析等。 |  
         
          | 關於作者: |   
          | 季永兴,汉语和语言学教授。1961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1年至1963年在广西师范大学脱产学习汉语专业,1979年至1981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研究汉语语法和语言学。1990年至1991年出访澳大利亚,为昆士兰理工大学(QUT)首开汉语教学。1994年4月至9月出访瑞典和美国,1999年至今多次出访美国和加拿大。 |  
         
          | 目錄: |   
          | 一 句读研究的对象 1.句
 2.读
 3.字
 二 句读研究小史
 1.先秦时期
 2.汉唐时期
 3.宋元时期
 4.明清时期
 三 句读分析(一)——句的分析
 1.语序
 2.语助
 (1)语助的定义和范围
 (2)句首语助
 (3)句中语助
 (4)句末语助
 3.节律
 4.省文
 四 句读分析(二)——读的分析
 1.相对性
 2.类比性
 3.呼应与连及
 五 句读分析(三)——字的分析
 1.实字和虚字
 (1)实字
 (2)虚字
 2.死字和活字
 (1)死字
 (2)活字
 (3)死活字组
 (4)死字活用
 3.动字和静字
 (1)何谓动静字
 (2)动静字音
 (3)动静字例
 附录:《经史动静字音》《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异读字比较表
 六句读分析的作用
 1.指导阅读
 (1)明文意
 (2)知句法
 (3)定规则
 2.指导写作
 (1)炼字
 (3)组句谋篇
 附:古文句读分析两篇
 1.春秋公羊注疏序
 2.师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伯申侍郎始刻成《释词》十卷。元读之,恨不能起毛、孔、郑诸儒而共证此快论也。”①该书收虚字160个,多从互文、异文判断虚字的同义关系,并列举大量书证归纳虚字字义,特别注意选择相似句式进行比较,常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杨树达称赞王引之的成就说:“王氏著书专明虚助字者曰《经传释词》,……虽未能成系统整然之文法学,而文法学材料之丰富与精当,未有过之者。”②该书对后世的句读研究和《马氏文通》开始的现代语法学均有较大影响。 吴昌莹的《经词衍释》,书成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吴氏在卷首自记:“盖谓王文简(引之卒谥‘文简’)之《经传释词》发先儒未发之覆,解后人不解之惑,传以诂经、诸子、《史》、《汉》,并以诂传,疏通博瞻,适当人心。虽然,其所略而不论,固犹多未易晓者。既续其援引所未详,又於其释之所未及而实为义所应有者,博稽而推广之;释之所可通而本义实别有在者,徵引而并存之,命日《经词衍释》。至所略而未释之词,则补遗於卷末。”③由此可知,该书为补充《经传释词》而作,一是充实例证,增加义项;二是追溯本字,徵引并存;三是卷末补王书“未释之词”,共23字。
 除虚字研究外,清代学者十分注意经籍的句读分析。如范凝鼎于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成书的《四书句读释义》,就是先明句读,次释文义的。又如张尔歧的《仪礼郑注句读》,因郑注简奥难懂,贾疏繁复冗温,于是全录郑注并为之断句,精选贾疏,附以己意,辨疑刊误,简明精当,受到顾炎武等人的推许。王文清的<仪礼分节句读》则以句读为主,注释颇为简略。而吴廷华的《仪礼章句》则折中张、王二家,将《仪礼》各篇分节,节内再明句读,注释简明,确有助于阅读。其他还有,吴英据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撰成《四书章句集注家塾读本句读》,姚思赞的《审定四书句读》,翟灏的《四书句读考异》,陈其荣的《经传离句考徵》,陆锡谟的《诗经句读考证》,钱绎的《十三经断句考》等。
 王筠(公元1784-1854年)的《说文解字句读》,今之论者,多引“取(段)茂堂及严铁桥、桂未谷三君子所辑,加之手集者,或增,或删,或改,以便初学诵习,故名之日句读”一段自序,其实,这只是初的设想。真正成书的情况是:“……余於是本志变化,博观约取,阅月二十而毕。仍名‘句读’,从其朔也。顾余辑此书,别有注意之端。与段氏不尽同者凡五事:一日删篆……;二日一贯……;三日反经……;四日正雅……;五日特识……。”①其中“反经”乃返回经文之意。他说:“《说文》所引经典,字多不同,句限亦异。固有伪误增加,而其为古本者甚多,岂可习非胜是,以娄经窜易之今本,訾(zT,诋毁)汉儒授受之旧文乎。”也就是说,他的“句读”要正字正句。在《凡例》中,王氏进一步说明:“此书之初辑也,第欲明其句读而已。已及三卷,……乃取《说文义证》《说文解字注》,删繁举要,以成此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