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75.9
 
  《 
			红帆船
			》
 售價:HK$ 
			62.5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41.8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86.9
 
  《 
			万有引力书系 万川毕汇:世界环境史国际名家讲座
			》
 售價:HK$ 
			96.8
 
  《 
			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实用手册
			》
 售價:HK$ 
			50.6
 
  《 
			HR数智化转型:人机协同与共生
			》
 售價:HK$ 
			79.2
 
  《 
			范怨武讲透中医基础理论(全2册,中医临床医生范怨武历经四年精心创作)
			》
 售價:HK$ 
			118.8
 
 
 | 
         
          | 內容簡介: |   
          | 生产率研究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评判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基础条件差别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区域平衡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为此多次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提高地区生产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重点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地区生产率变化进行系统分析,把握地区生产率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为进一步促进效率变革提供支撑,满足地区高质量发展要求,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依据。根据研究需要,本书立足中观层面,在介绍科技创新的要素分类和生产率概念内涵及测算方法的基础上,对各个地区的资本产出效率、劳动生产率、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纯要素生产率和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  
         
          | 關於作者: |   
          | 刘建翠,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技术创新、效率分析。在《技术经济》《经济与管理评论》《财经问题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篇,独著和参与编著学术著作和研究报告30余部,承担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以及地方政府等委托项目50余项,先后参与能耗双控、绿色技术创新等国家政策的研究。 
 
 关滨,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技术经济、技术创新、绿色发展。在《中国科技论坛》《技术经济》《经济日报》等刊物发表文章60余篇,独著和参与编著学术著作和研究报告20余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以及地方政府等委托项目数十项,先后参加循环经济、能耗双控、绿色技术创新、科技中长期规划等国家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朱承亮,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评估与战略规划咨询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科技创新政策与评价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出版学术专著5部,在《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软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0余项,参与了《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科技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咨询工作,多次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
 |  
         
          | 目錄: |   
          | 一 科技创新与生产率 (一)科技创新的要素分类
 (二)生产率的内涵与测算
 (三)科技创新与生产率: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二 中国地区创新效率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中国地区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四)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
 (五)实证结果分析
 (六)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三 中国地区劳动生产率分析
 (一)各省份的劳动生产率
 (二)各省份劳动生产率的分解
 (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困境和政策建议
 四 中国地区资本生产率分析
 (一)地区产出与投资发展概述
 (二)地区资本生产率测算与分析
 (三)重大战略区域资本生产率测算与分析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五 中国地区能源效率分析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和投入产出指标
 (三)全要素能源效率实证结果分析
 (四)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六 中国地区纯要素生产率分析
 (一)中国各地区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
 (二)地区纯要素生产率增长
 (三)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七 中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一)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二)地区相对效率的测度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