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售價:HK$ 
			65.8
 
  《 
			百越:公元前10至前3世纪东南沿海的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售價:HK$ 
			162.8
 
  《 
			面向全球南方——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86.9
 
  《 
			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
 售價:HK$ 
			68.2
 
  《 
			英国大历史:时间线上读懂英国3000年,全球化视角下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与动荡
			》
 售價:HK$ 
			64.9
 
  《 
			掌心物语:玩转棉花娃娃一本通
			》
 售價:HK$ 
			86.9
 
  《 
			永恒的时光之旅
			》
 售價:HK$ 
			96.8
 
  《 
			教育人类学田野研究十二讲(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
			》
 售價:HK$ 
			42.9
 
 
 | 
         
          | 編輯推薦: |   
          |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 塔尖上的人未必都有过人的才华,
 眼光、胆略、格局与人品,
 决定了路有多宽,能走多远。
 
 钱文忠、赵冬梅等历史名师重磅推荐!
 百家讲坛名师精讲《资治通鉴》
 博古通今,鉴往知来,读懂历代帝王的领导艺术。
 |  
         
          | 內容簡介: |   
          | 与《史记》并称史学巅峰之作的《资治通鉴》,是历代帝王与重臣百读不倦的案头宝典,记述了战国以来的数十个政权与王朝一千多年间发生的历史大事件。无数帝王将相、风流人物的荣辱成败在《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看来,足以汇集成一部包罗万象的治国“教科书”。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从《资治通鉴》的开端讲起,列举了十多位帝王的制胜之道或失败之举,从而分析古代社会的治理方略在于顺应规律、平衡权力、限制私欲、计划长远等,高尚与美德在每个时代都有确实的意义,重点在于如何运用。无论帝王还是臣子,唯有借鉴于历史,方能成事于当下。这对今天社会中的人们同样具有启发意义,因为读历史不仅能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义,更能为人生道路提供古代智慧与经验的支持。
 |  
         
          | 關於作者: |   
          | 姜鹏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百家讲坛名师。学术研究领域包括思想文化史、中国传统史学、《资治通鉴》研究,曾承担青年项目“唐宋政治思想转型视域下的《资治通鉴》”。
 作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名师,他的选修课人气之高,曾“刷爆”了学校服务器。他尤其擅长在讲故事之余,剖析其中的史料观点,对比制度差异与观念发展,从而得出人性、谋略、决策与管理方面的真知与心得。相关著作包括《稽古至治: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北宋经筵与宋学的兴起》《帝王教科书》《齐家与治国:姜鹏解读<资治通鉴>》《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等。
 |  
         
          | 目錄: |   
          | 第一卷 战国时代:诸侯王的得与失 三家分晋的启示:遵守法则 / 002
 “无头”的开篇 / 002
 司法者必先守法 / 007
 规则的价值 / 010
 智赵斗法:德者,才之帅也 / 015
 选择继承人的争论 / 015
 荀瑶的表现 / 018
 智赵斗法 / 020
 如何衡量“才”与“德” / 023
 魏文侯“首霸中原”:治下的基本原则 / 028
 礼贤下士 / 028
 诚必躬亲 / 031
 听取异见 / 034
 各司其职 / 036
 无用之用:识别领导型人才的标准 / 040
 以人才为宝 / 040
 选相的标准 / 042
 人才的层次 / 045
 “有”与“无”的辩证 / 047
 商鞅立信:待人以诚 / 054
 人才与国运 / 054
 魏惠王之弊 / 056
 徙木立信 / 059
 法本与人本 / 062
 孟尝君听谏:明辨弦外之音 / 067
 “听”的层次 / 067
 孟尝君听谏 / 070
 赵王听谗 / 073
 齐威王明听 / 076
 第二卷 楚汉相争:刘邦的优胜之处
 刘邦的成功:虚己容人 / 080
 “三大法宝” / 080
 任用陈平 / 083
 用人的奥秘 / 087
 雍齿受封:赏罚公平 / 092
 刘邦和项羽的差别 / 092
 刘邦的本性 / 094
 信赏的标准 / 098
 必罚:刘邦诛丁公 / 101
 项羽的失败:自我反省 / 104
 项羽的疑心 / 104
 君主之“明” / 106
 霸王的失败 / 108
 至死不悟 / 112
 储位之争:权力交接稳定法则 / 117
 太子的重要性 / 117
 燕王哙的荒谬禅让 / 122
 刘邦的立嗣风波 / 126
 第三卷 汉初时期:守成之君的策略
 文帝克己:不偏不倚,私不害公 / 132
 守成之君的典范 / 132
 魏文帝公报私仇 / 136
 克己守法 / 141
 守成之君的警戒:拒绝奢侈 / 145
 守成之君的细分类型 / 145
 露台之金 / 148
 汉文帝节葬 / 151
 秦朝的失败经验 / 154
 七国之乱:消化矛盾,计划周密 / 158
 七国之乱的起因 / 158
 文、景的不同应对 / 160
 依靠武力平乱 / 164
 文帝的时间策略 / 166
 “雄猜”悲剧:不可试探人性 / 171
 名将的生死恨 / 171
 周亚夫之死 / 175
 李绩的应对 / 178
 “雄猜”失策 / 180
 河政之争:合理分配资源 / 184
 田蚡劝阻河政 / 184
 汉武帝的过错 / 187
 如何协调国计与民生 / 191
 如何取舍 / 193
 张弛之道:及时调整战略 / 196
 内政的不足 / 196
 汉武帝的反省 / 198
 霍光的贡献 / 200
 汉武帝的遗产 / 204
 历史环境与历史目的 / 2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