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看见情绪价值2(做个情绪自由的成年人 不要和别人一起欺负自己,你的情绪比全世界的期待都重要)
			》
 售價:HK$ 
			54.8
 
  《 
			罪案调查科:罪终迷局
			》
 售價:HK$ 
			58.1
 
  《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 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
 售價:HK$ 
			94.6
 
  《 
			绑架游戏(东野圭吾相当出色的设定系推理)
			》
 售價:HK$ 
			65.8
 
  《 
			逆战: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之警示(日本财政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金子胜深刻解读日本经济 敲响中国警钟)
			》
 售價:HK$ 
			74.8
 
  《 
			不要担心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一本鼓励你用“微小的锚点”稳住“巨大的不确定”的心理指南!)
			》
 售價:HK$ 
			54.8
 
  《 
			叫卖伦敦:街头商贩与英国都市生活
			》
 售價:HK$ 
			85.8
 
  《 
			写给不同体型健身者的力量训练指南
			》
 售價:HK$ 
			107.8
 
 
 | 
         
          | 編輯推薦: |   
          | 诗集《湖海间》作者人到中年,诗歌创作中断十多年后,对诗意人生的一次独特审视,既是回眸,也是启航。文字有着小清新的一方天地,既有散文的隽永之味。有人做金钱梦,有人做仕途梦,而作者做的是文字梦。本书是一份赞美与感慨,是一份感怀。诗中所书写的世界和书写的诗行,是带有诗人的感情体温的,是一份回忆,也是一次生命的赞叹。 |  
         
          | 內容簡介: |   
          | 从西湖边到东海畔,从异地求学到回乡谋生,这是一场情绪饱满的旅途,是尘土上的微光浮现。《湖海间》诗集收录了作者大学毕业前后的诗作,共分五辑,抒情的路径横纵于土地、生存和爱情之间,鲜明的意象,词语间的张力,构成了一次独特叙说。 |  
         
          | 關於作者: |   
          | 黄波,曾用笔名太易,1983年生,浙江象山人,2006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现居象山。浙江作家协会会员,先后供职于象山文联,曾在通讯社任文字记者。先后在象山报刊编辑部、文化出版公司从事文秘、编辑及管理工作。诗歌作品散见于《作品》《西湖》《野草》《钱塘江文化》《北大荒文学》《天津诗人》《现代诗美学》《苏州文学》《南北作家》《小雪》《鉴湖》《山阴》《青藤》《浙江工人日报》《绍兴日报》《绍兴晚报》《柯桥日报》等杂志报刊。多次获得征文奖及入选全国诗集本。 |  
         
          | 目錄: |   
          | 目录 第一辑 一块坡地在高处宁静
 002 夜雨
 003 归来
 004 四月残句
 005 反叛
 007 在骨头里生锈
 009 诉说
 011 静夜思
 012 兽梦
 013 青春已逝
 014 一九八九年的泥路
 016 四行诗:诗人之夜
 017 牛
 018 不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鸟
 019 面壁而坐
 020 沉船
 021 奔跑
 023 南山
 025 黄昏里升起的
 026 秋日无题
 027 一块坡地在高处宁静
 第二辑 黑翼之门
 030 独幕诗剧:孤岛
 037 黑翼之门·父亲篇
 049 黑翼之门·母亲篇
 061 传说一:水鬼
 063 传说二:吊死鬼
 065 传说三:饿死鬼
 第三辑 弯腰而立
 068 黎明
 070 弯腰而立
 072 江南盲者
 073 自行车
 075 一月,被岛的边缘割伤
 076 铜圆
 077 日记
 079 逝者如斯
 080 告别什么
 081 在生活面前中了毒
 083 俯视
 085 衰老
 086 失聪者
 087 迟缓
 088 北山之上
 第四辑 不再大风起兮
 092 三月
 093 在佛祖的手掌心
 094 无名怀念
 095 往日的恋人
 096 这两个字
 097 情人节献诗
 099 手链
 100 十一月的献诗
 102 津渡之水
 104 爱难免成为一阵余雷
 105 不再大风起兮
 106 爱情秘密
 107 将近秋
 108 偶遇
 109 代我向这个春天问好
 第五辑 路途
 112 东海时光
 113 千年诗岛
 116 十四行:古夷,自温州来
 117 郁达夫故居
 118 这时候,我多像一瓶水
 119 八月之杯
 121 做一个古典诗人
 122 路途
 124 徐福东渡传说
 126 石浦—富岗如意信俗
 128 渔民开洋、谢洋节
 130 海盐晒制技艺
 132 渔民号子
 133 象山唱新闻
 |  
         
          | 內容試閱: |   
          | 自序 已然年过四十,困惑依旧不止。好在选择了回望,重新在陈旧的诗稿里寻找一位骑着“罗齐南脱”之马的少年——权当是少年吧。那段岁月里的我,流着不合时宜的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创作血液,或在西湖边上凌空蹈虚,或在东海之畔的生存里撕裂。当然,这些诗稿在强大的世俗面前,终究成为被我割断脐带的弃婴。
 茨维塔耶娃说:“我不能爱自己的时代胜过爱上一个时代,也不能创造一个自己以外的时代。”隔着岁月的透视镜,翻阅这些诗稿,俨然像在审视一个陌生的年轻人,那抹农耕文化的余晖映射在我的额头,承受着迷恋与痛楚。上一个时代,仍然对我们这一群体有着深沉的影响。中国时代之轮近三十年的飞快转速,足以带给我们强大的离心力,对于我这样的迟钝者,更多是沉默以对。依稀记得,在杭州求学期间,复建的雷峰塔刚刚耸立,杭城尚没有贯通的地铁,文一路弄堂小酒馆里收受着的仍是我们嘈杂的纸钞,一路奔向海子故乡的是一列忧伤的绿皮火车。这或许也是一个时代吧。
 当然,在时代与个人之间,在当下的诗歌和倾诉之间,我更倾向于在我这个深含隐喻的年龄,做一次个人的回望和诉说,摒除一些毫无意义的负重,诚如自己十年内唯一一首诗里写道:“那些野菊的众多秘密/被关在一个木匣里依然商讨热烈/某一天,誓要在北山之上率众起义。”
 已故著名诗人韩作荣对我的诗歌曾这样评价:“诗撷取鲜明的意象,并让自我闯入诗的情境,抒写孤独、锋利、伤害、惆怅和忧伤。这是敏感与任性的写作,相反相成式的写作。”我相信,这是一次诗歌的烈焰,将我燃烧,并在体内留下了终生的烙印。但终归,我要走向温和的光明,与这个世界来一次温暖的秘密交谈。
 2023年5月
 
 夜雨
 我总会在夜雨中盖起几间孤独的瓦屋
 听凭雨水落瓦
 击沉平滑的秋天
 渐渐趋于一种线型的沉默
 指影绕过诗句
 落在体内生锈的齿轮
 落在孩子与自然
 我逐渐成长与消亡
 清晨森林中野兽留下的足印
 都自然而然
 想起七颗稻谷在阳光下饱满
 心满意足
 一个月的雨水
 我在瓦屋里思考一个月的天空
 接着
 微笑着听了听雨水敲瓦
 归来
 谷子,谷子,我哀伤的母亲
 石头由阳光至黄昏
 我想起,在今天拥抱谷子
 流水从脑后爬升
 我忘却脚底的泥土
 今夜,我归来
 从谷子回到谷子
 诗在谷子内部升起火焰
 空中凌乱的飞鸟
 停息在谷子顶端
 诗歌,诗歌,我忧伤的母亲
 今夜,我从远方归来
 四月残句
 1
 无数个野蛮的王子
 在四月的病体上慢慢醒来
 脸色苍白,大地嫩绿
 2
 念珠从老人手中和烛焰下
 一颗颗滑落,像时间的孩子
 3
 是什么像一根鱼刺贯穿故乡的心脏
 生疼中有着石头的温暖
 4
 病中,几首发烧的诗歌
 缠绕一团的蛇群扭动
 闪电之球以蝙蝠的姿态横冲
 反叛
 许多年前,我像一只残破的陶罐
 在山顶呜呜作响
 这并不预示:今夜
 我在季节的咽喉里捣乱
 身处某只网眼
 开始渐渐喜欢上
 鱼,这种哀伤的动物
 各方黑影四散而去
 留下空旷之舟在水面独自沉没
 追随黑影之人
 在某一天,会类似许多年前的我
 在山顶呜呜作响
 谁也无法证明
 这个肉质尘世的体温正常
 沉默、孤独、暴戾、不能自控
 ——反叛者的所有因素
 被暴晒在石雨之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