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乐道院潍县集中营资料编译·第一辑
			》
 售價:HK$ 
			107.8
 
  《 
			绝对历史主义何以可能?--黑格尔主义进路下的葛兰西绝对历史主义思想研究
			》
 售價:HK$ 
			96.8
 
  《 
			新民说·欧洲城市现代史:从 1815 年至今
			》
 售價:HK$ 
			96.8
 
  《 
			拍出绝世佳作 世界顶级摄影师私藏技法解密
			》
 售價:HK$ 
			140.8
 
  《 
			意大利读画记
			》
 售價:HK$ 
			74.8
 
  《 
			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 大师与我们的时代 2025版 
			》
 售價:HK$ 
			118.8
 
  《 
			阅读苏河左岸
			》
 售價:HK$ 
			107.8
 
  《 
			纸上博物馆·达达主义:艺术的反抗(艺术简史,讽刺超前,社会政治矛盾,16开图文全彩,伽利玛原版引进)
			》
 售價:HK$ 
			85.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遵循“理论分析→差距测度及分解→制度探寻→政策设计”的研究思路,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南北区域经济分化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梳理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改革开放(1978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初步建立(1992年)、经济新常态(2012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分界点,考察各个历史时期南北经济差距的演变趋势、阶段特征与变化动因;对南北经济差异进行三次产业和次级空间板块分解,明确了产业视角下缩小南北经济差距的方向,探明南北地区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关键节点。论述制度之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将制度因素纳入“结构-行为-绩效”(即SCP)分析框架,提出基于主流价值观和制度因素的“主流价值-制度变量-经济绩效”(VIP)分析框架,试图从崭新的理论视角阐释制度因素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因;以市场化指数作为制度变量的替代指标,应用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制度因素对南北经济差距的影响。最后基于“中国模式”的世界价值,提出新时代南北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制度路径 |  
         
          | 關於作者: |   
          | 付金存,男,1986年生,山东德州人,经济学博士,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双碳”治理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CSSCI、CSCD来源期刊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 |  
         
          | 目錄: |   
          |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思路方法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研究时段选取
 三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四 主要研究内容
 五 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节 南北经济分化的制度因素
 一 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二 制度变迁与新“国富论”
 三 南北经济分化的制度解读
 第四节 可能创新与研究空间
 一 本书可能的创新
 二 进一步研究空间
 第二章 中国南北经济发展格局的历史演进与阶段特征
 第一节 计划调控下的“南北均衡”(1952-1978年)
 一 改革开放前南北经济差距的演变
 二 改革开放前南北经济差距演变的动因
 三 改革开放前南北经济差距的特征
 第二节 效率优先下重心南移(1979-1991年)
 一 改革开放初期南北经济差距的演变
 二 改革开放初期南北经济差距演变的动因
 三 改革开放初期南北经济差距的特征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下南北差距趋缓(1992-2011年)
 一 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下南北经济差距的演变
 二 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下南北差距演变的动因
 三 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下南北经济差距的特征
 第四节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南北差距扩大(2012-2022年)
 一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南北经济差距的演变
 二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南北经济差距演变的动因
 三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南北经济差距演变的特征
 第五节 新时代推动南北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节点
 二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
 三 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
 第三章 三次产业视角下南北经济差距的分解
 第一节 南北地区三次产业演进趋势及差距分析
 一 南北地区三次产业规模演进趋势
 二 南北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差距
 三 三次产业差距对南北差距的贡献度
 第二节 南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及演进趋势
 一 南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趋势
 二 南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绝对差距
 三 南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相对差距
 第三节 南北地区三次产业分行业差距分析:粤鲁对比
 一 粤鲁两省第一产业分行业差距分析
 二 粤鲁两省工业分行业差距分析
 三 粤鲁两省第三产业分行业差距分析
 第四节 基于变异系数的三次产业分解
 一 测算公式及其变量含义
 二 南北地区三次产业变异系数演进趋势
 三 南北地区三次产业变异系数的贡献度
 第五节 基于泰尔指数的三次产业分解
 一 测算公式及其变量含义
 二 南北地区三次产业间泰尔指数演进趋势
 三 三次产业泰尔指数贡献度分析
 第四章 空间板块视角下南北经济差距的分解
 第一节 南北地区次级板块经济规模及增速分析
 一 南北地区次级板块经济规模及演进趋势
 二 南北地区次级板块经济增速及演进趋势
 三 南北地区次级板块人均GDP及演进趋势
 第二节 基于变异系数的南北差距空间板块分解
 一 南北地区变异系数及演进趋势
 二 南方地区次级板块变异系数及演进趋势
 三 北方地区次级板块变异系数及演进趋势
 第三节 基于泰尔指数的南北差距空间板块分解
 一 南北地区泰尔指数一阶分解结果及分析
 二 南北地区泰尔指数二阶分解结果及分析
 三 南北地区次级板块泰尔指数二阶分解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南北经济差距背后的制度因素
 第一节 历史视角下南北经济分化的成因探析
 一 公元元年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增长状况
 二 中国经济增长的比较历史分析
 三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 制度因素驱动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
 一 制度驱动经济增长的VIP分析框架
 二 制度驱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与路径
 三 制度驱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考察
 第三节 中国经济南北分化的制度动力
 一 南北地区市场化指数差距
 二 南北地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三 南北地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四 南北地区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
 五 南北地区要素市场发育程度
 六 南北地区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
 第六章 南北经济差距中制度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 制度变量的选择
 二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三 数据来源与处理说明
 第二节 计量检验与基准结果
 一 描述性统计
 二 相关性分析
 三 基准回归结果
 第三节 制度因素对南北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 基于南北区域的分组回归结果
 二 稳健性检验
 三 基于产业结构的调节效应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模式”的世界价值与南北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制度路径
 第一节 全球危机与中国模式的价值确认
 一 穿透“次贷危机”:一场系统性的制度危机
 二 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