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改变的勇气:数十个真实人生蜕变故事,教你改变命运的密码。
			》
 售價:HK$ 
			64.9
 
  《 
			明清时期的灾害治理机制
			》
 售價:HK$ 
			66.0
 
  《 
			甲骨文丛书·理查国王:尼克松和水门事件
			》
 售價:HK$ 
			108.9
 
  《 
			绣罗衣裳照暮春——古代服饰与时尚
			》
 售價:HK$ 
			93.5
 
  《 
			HR如何招聘人才:招聘思维与技能
			》
 售價:HK$ 
			61.6
 
  《 
			《汉印精选》
			》
 售價:HK$ 
			206.8
 
  《 
			思索马基雅维利
			》
 售價:HK$ 
			162.8
 
  《 
			皇帝与国王:足利义满和他的时代(颠覆天皇王权的逆贼将军,还是活用东亚朝贡规则的政治能人?)
			》
 售價:HK$ 
			64.9
 
 
 | 
         
          | 編輯推薦: |   
          | 全面展示紫禁城的城门、角楼、殿宇等建筑结构和装饰特点 记录老北京尤其是园林等皇家建筑的经典之作
 |  
         
          | 內容簡介: |   
          | 1922年,喜仁龙得到民国总统特许,考察了民国政府驻地中南海、北京城墙与城门,并在溥仪的陪同下进入故宫实地勘察和摄影。本书正是这次考察之旅的精华集锦。本书原名《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首版于1926年。此译本收录了14张建筑绘图,280余张老照片,另有7张近年来拍摄的复拍图;全面展示了紫禁城的城门、角楼、殿宇等建筑的结构和装饰特点,如实记录下了中南海、北海、圆明园等皇家园林的原貌。 |  
         
          | 關於作者: |   
          | 喜仁龙:20世纪西方极为重要的中国美术史学家、首届查尔斯·兰·弗利尔奖章获得者。曾担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美术史教授、瑞典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绘画与雕塑部管理员等职。自1916年起,先后赴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日本名校讲学。1920年起六次来华,曾在末代皇帝溥仪陪同下拍摄故宫,对中国古代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研究极深,代表作有《北京的城墙与城门》(19 24)、《中国雕塑》(1925)、《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1926)、《中国早期艺术史》(1929)、《中国绘画史》(1929—1930)、《中国园林》(1949)等。 |  
         
          | 目錄: |   
          | 序 引言
 第一章 紫禁城
 图 1.天安门前的华表
 图 2.天安门全景
 图 3.天安门外的外金水桥
 图 4.天安门外的石狮子
 图 5.紫禁城西北角楼
 图 6.紫禁城东南角楼
 图 7.紫禁城西南角楼
 图 8.神武门北侧护城河
 图 9.午门的正中门楼和东雁翅楼
 图 10.午门的正中门楼
 图 11.午门的东雁翅楼
 图 12.午门北侧
 图 13.从太和门望向午门
 图 14.西华门西面
 图 15.西华门东面
 图 16.东华门东面
 图 17.外朝东北侧的楼阁
 图 18. 协和门廊庑
 图 19.协和门东面
 图 20.从协和门望向内金水桥
 图 21.内金水河
 图 22.内金水河上的汉白玉石桥
 图 23. 太和门前的铜狮子
 图 24.太和门前的石亭
 图 25.太和门前的石匮
 图 26.太和门基座龙凤望柱
 图 27.太和门南面
 图 28. 太和门和昭德门
 图 29.从太和门望向午门
 图 30.太和门内过厅
 图 31.太和门内的彩画
 图 32.太和殿前的丹陛
 图 33.太和殿南面
 图 34.太和殿前丹陛西南侧
 图 35.中右门东面
 图 36.太和殿前丹陛东南侧
 图 37.太和殿前的丹陛石
 图 38.太和殿前丹陛石一侧
 图 39.太和殿前的嘉量
 图 40.太和殿前的日晷
 图 41.太和殿前的铜龟
 图 42.太和殿前的铜鹤
 图 43. 太和殿廊庑
 图 44.太和殿内的柱子
 图 45.太和殿内景
 图 46.太和殿内的彩画
 图 47. 太和殿中梁上方的彩画
 图 48. 太和殿内皇帝的宝座(远景)
 图 49.太和殿内皇帝的宝座(近景)
 图 50.太和殿内皇帝宝座和周围的柱子
 图 51.太和殿内皇帝宝座上方的彩画
 图 52. 太和殿西侧的中右门
 图 53.太和殿前丹陛石
 图 54.太和殿后面的丹陛石
 图55.太和殿的雕花木门
 图56.太和殿台基上的螭首
 图57.太和殿东侧的中左门
 图58.太和殿前面的石阶和体仁阁
 图59.中和殿西北侧
 图60.中和殿南面
 图61.中和殿大门
 图62.中和殿内景
 图63. 中右门北侧
 图64.中和殿外的廊庑
 图65.保和殿西南面
 图66.保和殿正面
 图67.保和殿廊庑
 图68.保和殿大门
 图69.保和殿的重檐及山花
 图70.保和殿侧面的官墙和鎏金大缸
 图71.武英殿西面的内金水河
 图72.武英殿西北侧
 图73.乾清官南面
 图 74.乾清官廊庑
 图 75.乾清官内景
 图76.乾清官内皇帝的宝座
 图 77.乾清官内的彩画
 图 78.交泰殿东面
 图 79.乐寿堂
 图 80. 养心门
 图 81.养心殿(皇帝的寝官)
 图 82.养心殿大门
 图 83.养心殿前的廊庑侧面
 图 84.近光右门
 图 85. 千秋亭
 图 86.万春亭
 图 87.四神祠
 图 88.堆秀山
 图 89.御花园中的古槐树
 图 90.天一门
 图 91.钦安殿
 图 92.畅音阁
 图 93.雨花阁
 图 94.养性门
 图 95.从养性门望向畅音阁
 图 96.符望阁
 图 97.景山西南
 图 98.从景山北望寿皇殿
 图 99.从景山上望向紫禁城
 图 100.景山绮望楼
 图 101.景山西面的辑芳亭
 图 102.景山西面的富览亭
 图 103.景山东面的观妙亭
 图 104.景山北墙上的便门
 图 105.景山寿皇殿前面的牌楼
 第二章 三海
 图 106.南海(远处是瀛台)
 图 107.南海瀛台迎薰亭内望向新华门北面
 图 108.瀛台翔鸾阁
 图 109.翔鸾阁
 图 110.瀛台藻韵楼
 图 111.瀛台香扆殿
 图 112. 瀛台春明楼
 图 113.瀛台湛虚楼
 图 114.瀛台迎薰亭
 图 115. 瀛台物鱼亭
 图 116.瀛台垂虹亭
 图 117.瀛台物鱼亭和岸上的假山
 图 118.南海怀抱爽亭
 图 119.南海云绘楼
 图 120.南海宾竹室
 图 121.中海码头
 图 122.中海延庆楼
 图 123.延庆楼内院侧面
 图 124.中海福昌殿大门
 图 125.中海纯一斋
 图 126.中海花园中的长廊
 图 127.中海双环亭
 图 128.双环亭
 图 129.双环亭左面的河及两岸廊庑
 图 130.中海卍字廊
 图 131.卍字廊另一侧
 图 132.中海水云榭及东岸
 图 133.中海爱翠楼
 图 134. 中海西岸
 图 135.中海水云榭
 图 136.中海万善殿
 图 137.中海紫光阁北面内院
 图 138.中海万善殿后面
 图 139.万善殿大门
 图 140.中海紫光阁
 图 141.紫光阁的汉白玉台基
 图 142. 紫光阁内景
 图 143.金鳌玉蝀桥
 图144.金鳌玉蝀桥西的三座大门
 图145.北海团城西侧和牌楼
 图 146.北海南面
 图 147.北海团城乾光右门
 图148.团城上的古树
 图149.团城承光殿
 图150.承光殿内的玉佛
 图 151.团城敬跻堂
 图 152.团城亭前的古树
 图 153.团城承光殿前渎山大玉海
 图 154.团城亭前的山字石
 图155.北海堆云积翠桥
 图156.北海琼华岛和上面的白塔
 图157.琼华岛永安寺前面的堆云坊
 图 158.永安寺前面的紫照坊
 图 159.永安寺内的引胜亭
 图 160.永安寺大门
 图 161.永安寺内的法轮殿
 图 162.永安寺白塔前面的普安殿
 图163.永安寺白塔东面的般若香台
 图 164.永安寺白塔前面的善因殿
 图 165.善因殿侧面
 图 166.琼华岛庆霄楼正面
 图 167.庆霄楼侧面
 图 168.庆霄楼前面的悦心殿
 图169.琼华岛琳光殿和甘露殿
 图 170.琼华岛阅古楼
 图 171.琼华岛漪晴楼
 图 172.琼华岛漪澜堂外的长廊
 图 173.漪澜堂建筑群之远帆阁
 图 174.漪澜堂建筑群之戏园大门
 图 175.从琼华岛望向北海北岸
 图176.琼华岛晴栏花韵堂前的戏台
 图 177.琼华岛分凉阁
 图178.琼华岛见春亭
 图 179.琼华岛延南薰亭
 图180.琼华岛小昆邱
 图 181.琼华岛漪澜堂部分
 图182.琼华岛春阴碑
 图 183.琼华岛铜仙承露台
 图 184.北海五龙亭中的一座
 图191.小西天东面和牌楼
 图192.小西天内的极乐世界
 图 193.北海静心斋
 图194.静心斋内的枕峦亭
 图195.静心斋内的叠翠楼
 图196.静心斋内的沁泉廊和北垂亭
 图 197.静心斋内的庵画轩
 图198.北海先蚕坛大门
 图199.先蚕坛亲蚕门远景
 图200.亲蚕门近景
 图201.先蚕坛亲蚕殿内景
 图202.亲蚕殿
 图 203.北海石桥
 图 204.北海九龙壁
 夏宫
 图 205.圆明园古桥
 图 206.圆明园内的日晷旧台
 图 207.圆明园西洋楼遗址
 图 208.西洋楼遗址全景
 图 209.西洋楼海晏堂(铜版画)
 图 210.海晏堂(现况)
 图 211.海晏堂南面(铜版画)
 图 212.海晏堂南面(现况)
 图213.海晏堂蓄水楼(铜版画)
 图 214.蓄水楼(现况)
 图 215.西洋楼方外观(铜版画)
 图 216.方外观(现况)
 图 217.西洋楼养雀笼(铜版画)
 图 218.养雀笼(现况)
 图 219.西洋楼大水法(铜版画)
 图 220.大水法(现况)
 图 221.西洋楼远瀛观(铜版画)
 图 222.远瀛观(现况)
 图 223.西洋楼观水法(铜版画)
 图 224.观水法(现况)
 图 225.颐和园万寿山和昆明湖
 图 226.万寿山排云殿和佛香阁
 图 227.万寿山佛香阁
 图 228.万寿山长廊外观
 图 229.万寿山长廊内景
 图 230.在万寿山长廊内看到的景色
 图 231.万寿山花园中的石桥
 图 232.颐和园仁寿殿
 图 233.颐和园文昌阁和知春亭
 图 234.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牌楼
 图 235.颐和园石舫
 图 236.颐和园严清堂
 图 237.颐和园万寿山码头
 图 238.玉泉山
 图 239.玉泉山顶的玉峰塔
 图 240.玉泉山上的古墙
 图 241.玉泉山上的华藏塔
 图 242.玉泉山上的琉璃塔
 图 243. 玉泉山上的玉峰塔
 图 244.玉泉山地藏洞摩崖石刻
 图 245.玉泉山玉宸宝殿
 图 246.香山静宜园
 图 247.静宜园内的铜狮子
 图 248.静宜园内的铜狮子
 图 249.静宜园内的古树和假山
 图 250.静宜园内的古松
 图 251.静宜园内的古松
 图 252.香山昭庙琉璃塔
 图 253.香山上的路
 图 254.香山上的石阶
 图 255.在香山门内看到的景色
 图 256.香山上的琉璃牌楼
 图 257.香山琉璃牌楼前的古松
 图 258.香山女校
 图 259.礼王府大门
 图 260.礼王府大门内景
 图 261.礼王府内的兰亭书室
 图 262.礼王府内的清音斋
 图 263.礼王府内的银安殿侧面
 图 264.郑王府内的银安殿
 图 265.郑王府内的神殿
 图 266.郑王府银安殿内景
 图 267.郑王府神殿内景
 图 268.郑王府来声阁
 图 269.郑王府为善最乐堂
 图 270.郑王府净真亭
 图 271.郑王府跨虹亭
 图 272.郑王府西仙楼
 图 273.郑王府天春堂
 图 274.郑王府望日门
 图 275.醇亲王府花园中的亭子
 图 276.醇亲王府花园长廊
 图 277.海淀礼亲王花园
 图278.礼亲王花园大殿
 图 279.礼亲王花园中的花石山
 图 280.礼亲王花园中的亭子
 图 281.海淀僧王园前院
 图 282.僧王园长廊
 图 283.僧王园中的亭子
 第四章 皇城平面图
 图 284. 紫禁城、景山、三海部分平面图
 图 285.北京皇城平面图
 图 286.紫禁城南面及其前面部分平面图
 图 287.紫禁城收归国有部分平面图
 图 288.紫禁城三大殿及周围建筑平面图
 图 289.紫禁城中轴线建筑平面图
 图 290.太和殿平面图
 图 291.中和殿平面图
 图 292.保和殿平面图
 图 293. 乾清门平面图
 图 294.乾清门廊庑详图
 图 295.乾清门殿顶构造详图
 图 296.乾清官平面图
 图 297.交泰殿平面图
 |  
         
          | 內容試閱: |   
          | 1922年,我有幸前往北京,为城内外的皇家建筑拍摄了大量照片。当时,紫禁城已经收归国有,但我不仅得到了内务部的特许,还得到了总统下属的帮助,甚至末代皇帝都亲自陪同我参观。清朝皇室仍住在皇城里,所以不管(普通)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很难获准进入。在我之前,这些建筑几乎未出现在镜头前;而此后,它们或经风雨而磨损,或遭战火而被毁,或因修葺不善而倾圮——无论多么完备的政府都难以改变这些状况。因此,我拍摄的这些照片将日显珍贵,这是我决定出版本书的主要原因,尽管它并不完善。 照片的说明文字依据有三:一是包哲洁①及北京培华女校的助手们翻译的中国编年史,二是东京大学工学部于1903年出版的报告,三是我的实地考察和研究。本书主要介绍了相关的重要史料,以及如何欣赏中式建筑和园林。由于相关资料和知识面的涉及十分广泛,难以面面俱到,因此本书着重围绕建造原则进行介绍。测绘图来自瑞典建筑师施达克和日本教授伊东忠太。
 非常感谢中国政府为我在北京期间工作提供的极大便利,感谢伯希和教授检查全书文字、提供珍贵史料,感谢叶慈医生、让·布霍特先生审校本书英文版,感谢让·布霍特先生审校本书法文版。
 
 喜仁龙
 1925年11月14日
 巴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