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424.8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587.6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81.4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88.5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184.1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81.4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588.8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199.4
 
 
 | 
         
          | 編輯推薦: |   
          | *讲社会万象:生活、经济、文化、教育、房地产、国际、网络……从不同视角深入观察生活,真实感受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运转,深度理解人性和社会的本质。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思想上的努力,正如可以长出大树的种子一般,在眼睛里是看不见的。但,人类社会生活的明显的变化正发生于其中。”这本书是一次思想的盛宴,引导我们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事实和真相,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或走向偏激。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冰川思想库创立七年多以来精选文集。本书秉承“汇聚思想、分享锐见”的主张,由多位公众熟悉的媒体人、作家和学者,针对社会、经济、国际、教育、生活、艺文等诸多领域发生的热点现象和热点话题,通过不同角度分析背后成因、剖析内在逻辑,提出富有创见而又不失理性的观点,探求本质、启迪思考,让人更好地理解这个时代和世界。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记录了一群前媒体人如何转型成为新媒体写作者,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和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不服软、不媚俗,不问前路、坚持言说,“即使改变不了潮水的方向,也要坚持不被潮水改变方向”,力图重塑一种严肃、健康和思考的写作风格和精神气质。从这层意义上讲,本书也是一群人、一个时代的记录。
 本书希望帮助更多的人深入理解社会,洞悉问题实质,激励人们在社会节奏快、工作生活压力大的时代,不服软、不躺平,在前行的路上不惧风雨,走得有底气。本书适合大众读者阅读,也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  
         
          | 關於作者: |   
          | 冰川,即冰川思想库。冰川思想库是由陈季冰、连清川、魏英杰、任大刚、张明扬、关不羽等人打造的智库型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冰川思享号),曾获“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新浪年度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等荣誉。 |  
         
          | 目錄: |   
          | 序一|所有过往,皆为序章/001 序二|我们依然在探索一种可能性/001
 第一章 社会|被各种热点带歪
 李彦宏,你为什么不道歉 / 002
 在大城市混不下去了,别以为还有回老家这条退路 / 006
 弃婴从耶鲁衣锦还乡,那些赶去认亲的父母难道不是嫌犯 / 011
 中国建立“国家公园”会遇上哪些难题 / 014
 没有奢侈消费的社会,一定穷得一塌糊涂 / 019
 父亲走后,老家再也没有我的家 / 024
 我们对抑郁症的偏见从未停止 / 032
 我越来越担心,我们的社会被各种热点带歪 / 037
 第二章 生活|躺不平才是现实
 生于20世纪60年代…… / 044
 你只看到了保温杯,却不懂得我的伤悲 / 049
 为什么会有“七大姑八大姨”这一物种 / 052
 我为什么17岁就敢一个人全世界去“浪”了 / 057
 代沟越大越好 / 063
 穿汉服登记结婚,你懂汉服吗 / 067
 躺平是幻想,躺不平才是现实 / 072
 迟到的告别,或开场白 / 078
 第三章 经济|为了自己的老百姓
 美的干这件事,把董明珠甩掉好几条街 / 084
 经济越低迷,人民越需要迪士尼 /092
 中国扩大开放是为了自己的老百姓 /095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我的20年炒股亏损史 / 099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一个错误的理论 / 103
 当年没有马云、马化腾,只有茶叶蛋和玻璃珠 / 107
 这份榜单前十名都是中国企业,但愤怒伤心没用…… / 113
 榨菜销量暴增,衣服销量剧降,但这不是消费降级 / 117
 中国企业需要“定心丸”,更需要企业家精神 / 121
 第四章 教育|时代的不安
 从理科生对文科生的优越感中,读出了这个时代的不安 / 130
 我为什么怀念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 / 135
 别不信,全球都在禁止中小学生用手机,硅谷大佬带头干 / 141
 悲观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们却茫然无知 / 148
 中国不缺没用的大学生,应尽快停止高校扩招势头 / 153
 高考是一场噩梦,但我怀念它 / 157
 今天,为培训机构老师说几句公道话 / 163
 孩子寒假上网太多?这可能是一个偏见 / 168
 第五章 房产|不知它驶向何方
 买房净赚100万元,我坐上这趟末班车却不知它驶向何方 / 174
 时刻准备着,迎接房产泡沫破裂 / 177
 孔子是如何面对高房价的 / 181
 上海房租连续下跌,一个前房东是这样看的 / 187
 3万元鹤岗买房2.2万元卖出,这不仅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 / 192
 指标到校,为何不能消除家长对学区房的疯狂 / 195
 中国的房子,还炒得动吗 / 199
 我成了楼市调控的炮灰 / 205
 我在恒大暴雷前夜买的房,终于拿到手了 / 211
 第六章 艺文|其实是在怀念20世纪80年代
 在一个没有道德的年代,你们动辄义愤填膺 / 216
 电视剧《大秦帝国》: 现代国师们的家国意淫 / 219
 我花了30年学说普通话,才看懂央视春晚 / 225
 稿酬问题,事关社稷 / 230
 大师归矣,只留下我们,作青春的遗民 / 234
 103部金庸剧,为什么就不能有一部用吴方言拍摄 / 241
 90岁钟叔河先生新作十四言白话诗一首 / 245
 那些纪念李泽厚的人,其实大多是在怀念20世纪80年代 / 252
 质疑《隐入尘烟》真实性?我们村有更多卑微黯淡的人生 / 258
 第七章 国际|本来就是露水夫妻
 英国和欧盟,本来就是一对露水夫妻 / 264
 特朗普20分钟就职演说,为什么把很多人吓到了 / 271
 为什么民粹主义能够大行其道 / 278
 行纳粹礼为什么在德国是高危动作 / 283
 纵横也门政坛近半世纪的萨利赫,为何步上了卡扎菲的后尘 / 286
 一部手机,要了伊朗将军苏莱曼尼的命 / 291
 要么被弹劾,要么坐牢,这个南美国家一周出了三个总统 / 297
 美国为什么搞不定阿富汗 / 304
 第八章 异域|尊严与苦难并存
 为什么大多数德国人欢迎难民 / 312
 泰戈尔故居被垃圾包围,印度是怎样的国度 / 316
 同样经历工业化城市化,英国乡村依然美得让人绝望 / 320
 人口不足北京一半的以色列,何以成了一流创新大国 / 329
 阿根廷: 一个尊严与苦难并存的国度 / 344
 没想到吧,女性专用车厢竟然是在保护男人 / 351
 印第安人必须为弱肉强食的世界付出文明灭绝的代价吗 / 355
 在巴黎遭遇黑车、偷窃、罚款,难道我碰到的是假的西方国家 / 359
 龙妈、美人鱼、白雪公主的审美“变色” / 366
 第九章 网络|互联网正在走向它的反面
 篇篇“10万+”的自媒体公众号,大多三观不正 / 372
 文学杂志已凋零,网络文学为何还能做成上百亿元的产业 / 376
 很多“10万+”是有原罪的,但不妨碍我们追求它 / 380
 人生在世皆漂泊,互联网才是你永远的家 / 385
 电商时代,菜场是如何被迭代的 / 389
 掉进时代陷阱的囚徒们 / 396
 你们咒骂互联网的理由,全是错的 / 401
 中国网民超10亿,做好这件事更迫切了 / 408
 怀念那个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 / 413
 附录|我们要挑战的,是新媒体的肤浅与偏激
 ——冰川思想库发刊词/418
 编后记|波罗的海边的陈季冰和自己跳出来的古钱币/421
 |  
         
          | 內容試閱: |   
          |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 景凯旋
 冰川思想库的朋友要出一本文选,嘱咐我写一篇序,我想大概因为我是冰川思想库成立的见证者,也给他们写过文章。最初的几位冰川发起人都是传统媒体人,主要写新闻评论,即对国内外时事加以述评。这种时评文章曾在本世纪初风行一时,广受好评,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改变了,每日打开手机就可以一览各种新闻,尤其是自媒体的兴起,使传统媒体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他们必须适应时代,承认纸媒的式微,但他们并不服气。自媒体带来了新闻述评的即时性、大众性,同时也降低了公共领域发言的门槛,造成社会思考的碎片化、肤浅化和偏激化。大约7年前,陈季冰、连清川、魏英杰和任大刚等几位朋友在杭州西湖聚会,邀我去参加,说他们开设了一个新闻述评的微信公众号,希望在这个价值贬值的时代独树一帜。“冰川”取自其中两位作者的名字,“思想库”云云则强调了他们的写作宗旨,将思想视作新闻评论的灵魂。
 那是2016年的一个春天,我乘高铁去杭州与他们会面,当晚聊的都是冰川的内容。第二天,几位冰川创立者待在宾馆里继续谋划,商议公众号的具体操作和分工。我和李天扬是特邀人员,便到附近的西湖冒雨游玩。想起我们几年前在上海初识,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发议论后,我对季冰和天扬说:“你们真不像上海人。”这当然是句玩笑话,我的意思其实是,在这群媒体朋友身上,我看到了某种理想主义的东西。眼前的西湖笼罩在一片空濛中,一群传统媒体人在风雨里追赶时代。
 那天晚上连清川就连夜赶出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让我颇为叹服他的精力和才思。几年过去,我的期望没有落空,陈寅恪先生论及学术之道,曾有“预流”一说,即跟上时代的发展,窥测未来的方向,我认为此语移至冰川也差可拟之。公众号开设伊始,冰川发表的文章始终都坚持了时代的问题意识,秉持理性、知识和常识的立场,敢于对社会现象发表言论,我把它视为一种知识人的写作,是向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思想产品。
 这一宗旨吸引了许多新作者,像关不羽、张明扬等人都是后来加入的新生力量,众多有思想和才华的作者投稿丰富了冰川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天扬在编辑文选时大概也是颇费周章,难以取舍。好在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冰川的文章都能在网上搜到。这部文选的出版不过是一群传统媒体评论人转型后,想要表达自己对纸质载体的纪念。在写这篇序时,又是杭州桂花盛开的季节,不经意间冰川已走过了一段堪称漫长的岁月。
 如今回看这些文章,举凡国际关系、国内热点和日常生活,俱有涉及,文风也是多种多样。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文体来称呼它们,这些文章显然仍属于公共写作,却在形式上有了些新的变化,既不似老一辈那种犀利嘲讽的杂文,也不似纸媒时代纯粹说理的时评。许多文章都采用了叙事的方式,或讲述个人故事及其感想,或由个人见闻引发对一个公共问题的思考,读来更像是某种具有社会新闻性的随笔。这或许就是当今互联网平台的新闻评论特征,兼具理性与感性。在这个平台,我思故我言。
 身处这个大变局的时代,世人的观念越来越复杂,甚至越来越分裂,新闻评论远非当年王小波写时文时引用罗素“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便能赢得人们的喝彩。然而,我依旧欣赏某位哲学教授在微信群里说的一句话:“绝对的同一性就是绝对的死亡。”也许,读者诸君不会完全同意冰川某些文章的观点,但不能怀疑作者的真诚和严肃,对于冰川诸君写作的艰辛,我是略知一二的,他们已经尽可能地去感受时代的气息,发出自己的声音。
 此书所选文章的作者多是公众熟悉的媒体人、作家和学者,文章分为社会、生活、经济、教育、房产、艺文、国际、异域和网络九个部分,涉及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天扬在编后记中说明了选文的标准,我在这里就不赘言了。重新浏览一遍冰川的文章,我心中更多的是感叹,这些年冰川创立者都已相继离开纸媒,可他们还在坚持多年前的新闻专业理想,用自己的思考去影响社会舆论,本书就是他们思想的记录。
 这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录,仿佛是雪泥鸿爪,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如果我们无法预知未来,至少应当记住过去。莎士比亚在《暴风雨》中说:“所有过往,皆为序章。”任何剧情的发展都是有其线索的,在我看来,本书可以说是新时代的一个序章,而只有了解过往,我们才能看懂现在和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