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330.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75.9
 
  《 
			如果未来可以被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和艺术悖论
			》
 售價:HK$ 
			64.9
 
  《 
			数字芯片后端设计基础与实践(微课版)
			》
 售價:HK$ 
			65.8
 
  《 
			AI赋能财务:写给CFO的AI使用手册
			》
 售價:HK$ 
			98.8
 
  《 
			无人机技术 未来趋势与实际应用
			》
 售價:HK$ 
			184.8
 
  《 
			谁在研究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中心要览
			》
 售價:HK$ 
			88.0
 
  《 
			小白理财进阶之道:富爸爸的财富花园+财务自由笔记+有钱人穷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共3册)
			》
 售價:HK$ 
			197.3
 
 
 | 
         
          | 編輯推薦: |   
          |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家猪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故事。第二,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家猪饲养技术史的故事。第三,这是一个关于家猪资源利用史的故事。第四,这是一个关于猪如何融入中国文化血脉的故事。 |  
         
          | 內容簡介: |   
          | 家猪的驯化和饲养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创造,它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本书以动物考古为主要研究视角,并参考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阐释中国古代家猪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家猪的饲养技术、家猪的用途、家猪的仪式和文化内涵,全景式地展示中国先民驯化和饲养猪的历程,揭示猪的物质价值和文化内涵以及对中国古代社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体现了学界对中国优秀的畜牧遗产进行活态传承的理念。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从动物考古角度对猪进行了全面论述。首先,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家猪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故事,在系统介绍如何应用动物考古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家猪研究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国先民独立驯化和饲养家猪的历史。其次,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家猪饲养技术史的故事,放养与圈养、阉割和选育、饲料及选用等技术手段造就了中国当今的家猪品种,本书展示了历朝历代养猪技术的进步,并指出这是中国家猪饲养业发展的幕后推手。再次,这是一个关于家猪资源利用史的故事。猪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猪肉是肉食来源,猪粪可以肥田,猪皮和猪鬃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此外,猪还可以在医药领域大显身手。最后,这是一个关于猪如何融入中国文化血脉的故事。猪具有更为深远的仪式性用途和文化内涵,它是祭牲和祭器,是礼制的标志,是龙的原型和十二生肖之一,是家庭富足的象征,是艺术创造的源泉。
 |  
         
          | 關於作者: |   
          | 吕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生导师,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与实验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获得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中国考古学会青年学者金鼎奖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考古和中国古代畜牧业。 |  
         
          | 目錄: |   
          | 引言? 动物考古视野中的猪 一、猪的动物属性 / 003
 (一)中国现生野猪的生态习性和分布 / 003
 (二)中国现生家猪的生态习性 / 010
 二、猪的动物考古研究方法 / 012
 (一)动物考古的定义和研究意义 / 012
 (二)动物考古的研究对象 / 013
 (三)动物考古的工作流程 / 014
 (四)动物考古视野下的驯化 / 020
 (五)动物考古区分家猪和野猪的系列标准 / 022
 三、小结 / 051
 第一章? 源:中国家猪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一、中国先民最早驯化的家养动物:狗 / 086
 二、中国是家猪最早的独立起源中心之一 / 090
 (一)中国家猪起源的时间和地点 / 090
 (二)中国家猪的本土多中心起源 / 094
 (三)种植业是家猪饲养早期发展的基础 / 096
 (四)家猪的驯化动因 / 099
 目 录
 (五)家猪在欧亚大陆东部的扩散 / 104
 三、其他家养动物的起源及影响 / 105
 (一)家牛的起源和传播 / 106
 (二)家羊的起源和传播 / 111
 (三)家马的起源和传播 / 115
 (四)家鸡的起源和传播 / 117
 (五)家养食草动物引入的影响 / 118
 四、小结 / 119
 第二章? 术:中国家猪的饲养技术
 一、放养与圈养 / 147
 二、选育和品种改良 / 163
 (一)中国古代家猪的毛色 / 163
 (二)阉割技术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 165
 (三)中国古代家猪品种的形成 / 169
 (四)保护地方猪品种,解决“猪芯片”问题 / 174
 三、饲料 / 177
 四、小结 / 179
 第三章? 用:中国家猪的实用功能
 一、肉食 / 193
 (一)史前至商周:家猪作为肉食主源的起源及分化 / 195
 (二)东周至秦汉:家猪作为肉食主源的定型 / 203
 (三)魏晋至宋元:“拥羊贬猪”/ 213
 (四)明清以来:“天下畜之”/ 222
 (五)中国古代贮藏猪肉及肉食的方法 / 227
 (六)猪肉的品质 / 234
 (七)食用猪肉的禁忌 / 235
 二、积肥壅田 / 237
 三、猪皮之用 / 246
 四、猪鬃之用 / 252
 五、医药价值 / 253
 六、骨器原料 / 256
 (一)新石器时代制骨手工业 / 257
 (二)夏商周时期制骨手工业 / 259
 (三)秦汉时期以后制骨手工业 / 266
 七、小结 / 269
 
 第四章? 俗:中国家猪的仪式使用和文化内涵
 一、猪的仪式使用 / 304
 (一)猪牲 / 304
 (二)卜骨 / 338
 二、猪的文化内涵 / 349
 (一)猪是中华龙的原型动物之一 / 349
 (二)生肖文化中的猪 / 355
 (三)民俗文化中的猪 / 357
 (四)神话传说中的猪 / 359
 (五)汉字文化中的猪 / 360
 三、猪形遗存的动物考古解读 / 362
 (一)陶塑猪和猪形刻画符(安徽蚌埠双墩遗址)/ 363
 (二)陶塑猪和猪纹陶钵(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365
 (三)陶塑猪头(北京平谷上宅遗址)/ 368
 (四)带有猪首纹的尊形器(内蒙古敖汉小山遗址)/ 369
 (五)雕刻猪形牙饰(江苏邳州刘林遗址)/ 370
 (六)猪面纹彩陶壶(甘肃秦安王家阴洼遗址)/ 371
 (七)陶塑猪头(河南灵宝西坡遗址)/ 372
 (八)猪形陶鬶(山东胶州三里河遗址)/ 373
 
 (九)猪形红陶鬶(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 374
 (十)猪形陶罐(江苏新沂花厅墓地)/ 376
 (十一) 陶猪(辽宁大连吴家村遗址)/ 376
 (十二)陶猪(湖北天门邓家湾遗址)/ 378
 (十三)玉豕和玉石猪(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 378
 (十四)石猪(山东泗水尹家城遗址)/ 381
 (十五)猪首形陶器盖(河南新密新砦遗址)/ 382
 (十六)陶塑猪(黑龙江宁安莺歌岭遗址)/ 383
 (十七)猪形青铜特磬(湖北长阳白庙山坡下收集)/ 385
 (十八)野猪形铜坠饰(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收集)/ 386
 (十九)铜啄上的猪形装饰(云南昆明羊甫头墓地)/ 388
 (二十)陶塑猪(陕西西安西汉景帝阳陵)/ 390
 (二十一)猪形玉握(河北定州中山简王刘焉墓)/ 392
 (二十二)陶猪(重庆忠县涂井崖墓)/ 393
 (二十三)彩绘陶塑猪(陕西西安唐懿德太子墓)/ 395
 小结 / 396
 
 结语? 家猪研究的现代启思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