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探古论金--曾侯乙青铜器工艺图解
			》 
			 售價:HK$ 
			437.8
			 
			 
	
			  
			《 
			死亡与右手(修订译本)
			》 
			 售價:HK$ 
			63.8
			 
			 
	
			  
			《 
			一寸灰(全新增订版)
			》 
			 售價:HK$ 
			75.9
			 
			 
	
			  
			《 
			东方美学口袋书 华夏青铜
			》 
			 售價:HK$ 
			43.8
			 
			 
	
			  
			《 
			初识密码学
			》 
			 售價:HK$ 
			140.8
			 
			 
	
			  
			《 
			政策与对策 宋代政治史探索 大沨丛书009
			》 
			 售價:HK$ 
			94.6
			 
			 
	
			  
			《 
			美国货币与财政史(1961-2021)
			》 
			 售價:HK$ 
			118.8
			 
			 
	
			  
			《 
			中华后土文化·万荣后土祠卷
			》 
			 售價:HK$ 
			184.8
			 
			 
	
 
       | 
     
      
      
         
          | 編輯推薦: | 
         
         
           
            兼具大洋深潜和南极科考经历的女科学家
 讲述惊心动魄的深海10小时
 探秘异彩纷呈的深海大世界
 带你感受深海探测的奇幻之旅和极致魅力
 一览中国前沿深海探索成就
  
 入选全国巾帼科普丛书,全国妇联宣传部指导推荐
  
 专家推荐
  
 本书作者是浙江大学地质学专业杰出校友,为我国载人深潜技术的应用做出了贡献。本书内容详尽,图文并茂,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深海画卷,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有助于青少年提高科学素养,激发科学兴趣。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 杨树锋
  
  
 海洋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探索海洋是人类的使命。本书内容丰富,描述生动,既有海洋知识,又有奇幻探险,科普得很专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学家 李家彪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一切都起源于海底。本书不仅囊括了海洋基本知识,也介绍了我国载人深潜的研发与应用历程,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兼具趣味性和思想性,推荐青少年阅读。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 焦念志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母星家园,蔚蓝色是它最亮丽的底色。海底是另一个奇幻的外太空,有很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本书知识全面,有平铺直叙,也有跌宕起伏,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作者既立足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层面,也立足人类探索原动力——“生命的意义在于探索”,深入探讨了探测深海、研发载人深潜器的意义,以“蛟龙号”研制、应用的故事为主线,详述中国深海探测的发展历程和前沿成就。同时以海洋地质学家的专业视角为青少年科普了大量的海洋基本知识,呈现出一幅动人的深海画卷,引导青少年去思考人类与宇宙、人类与地球、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此外,作者结合自己2013年随“蛟龙号”下潜到2774米的采薇海山进行科学考察的经历,以科学家的严谨、女性的细腻诗意描绘了在深海的所见、所闻、所思,再现了坚毅、拼搏、奋斗、奉献、创新等科学家精神,为青少年点燃梦想,播下科学的种子。
           | 
         
       
      
      
      
         
          | 關於作者: | 
         
         
           
            唐立梅,浙江大学地质学博士。“蛟龙”号首位大洋深潜的中国女科学家,兼具大洋深潜与南极科考经历的首位中国女科学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在GCA等行业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提名。
 先后获得的主要荣誉:2013年“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2014年联合国妇女署与网易女人频道共同主办的“年度女性榜样奖”,2019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2019年“全国三八红旗手”,2020年“典赞?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2022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入选“新中国百位女性第一与中国梦”展览。
 她是团中央青年讲师团成员,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全国巾帼科普专家。在科研之余,她热心科普创作,并积极参与“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开学第一课”等科普讲座,曾赴云南扶贫支教,为留守儿童及孤儿带去亲身经历的一线科考探秘见闻。
 她也是一位把科学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细节中的妈妈,给孩子讲科学知识,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带孩子去户外进行科学实践,一起面向公众做科普宣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