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唐诗中的历史:战争、王朝与兴衰之歌 追随唐人“诗路”印记剖析大唐历史盛衰
			》
 售價:HK$ 
			74.8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概论
			》
 售價:HK$ 
			96.8
 
  《 
			诸葛亮:三国时期的真正主角
			》
 售價:HK$ 
			64.9
 
  《 
			甘肃道教碑刻集(全三册)
			》
 售價:HK$ 
			1078.0
 
  《 
			《吉檀迦利》(英汉双语对照)泰戈尔创作的一部“奉献给神的祭品”的作品  冰心文学奖获奖者王钦刚新译作
			》
 售價:HK$ 
			54.8
 
  《 
			画中观器:明画里的家具
			》
 售價:HK$ 
			308.0
 
  《 
			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总目提要
			》
 售價:HK$ 
			82.5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 編輯推薦: |   
          | 祁寯藻有三个学生,依次为道光、咸丰、同治这祖孙三代人;“嘉道咸同”四朝的文臣;出身于科举鼎盛之门,家族出了五个进士;与父亲、兄弟、儿子三代四人都是翰林;一辈子钻研学术,历史、地理、文化、语言、文字等皆有涉猎;还是农学家,为故乡写就一部农业与风俗的专著《马首农言》。 |  
         
          | 內容簡介: |   
          | 《山西廉政文化丛书·忠清亮直祁寯藻》是“山西廉政文化丛书”中的一种,共四部分,分别是“生平小传”“忠清亮直”“当代启示”“箴言警句”。作者以大量史料为依据,同时博采传主的生平事迹,在保证史料真实准确的前提下,进行了适当的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文学可读性。全书塑造了一位“忠清亮直”的廉吏,是后人看到了当时的祁寯藻的高尚品行,深受激励。 |  
         
          | 關於作者: |   
          | 梁盼,学者、作家,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教师。曾在《文艺报》《北京日报》《中国艺术报》《欧洲时报》等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文化随笔、文艺评论、散文、诗歌300余篇(首),某些文章一经发表,就被全国数十家平面媒体转载。 散文《不舍昼夜》获得第八届冰心散文奖,散文《悲欣交集》获得第二届深圳红棉文学奖。
 |  
         
          | 目錄: |   
          | 生平小传 民役官鉴
 一、四世清誉,同做楷模
 二、以廉立身,以诗育人
 三、禁烟先锋,文武兼备
 四、哀农敬农,为农立言
 五、经世致用,一代宗儒
 六、高处尤寒,勉力而为
 七、师生之谊,圣人之道
 八、提友携后,仙寿永昌
 当代启示
 箴言警句
 |  
         
          | 內容試閱: |   
          | 一、四世清誉,同做楷模 
 一
 咸丰三年正月,太平军沿长江一路向东杀到南京城下,整个江苏危如累卵,时任江宁布政使祁宿藻在南京城墙上领兵作三个昼夜,后突然吐血不止,第二天便殒命而去,享年53岁。此刻,远在京师的清帝国领班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祁寯藻闻讯,恸哭不已,仿佛心都被摘走了。
 祁宿藻,字幼章,祁寯藻的亲兄弟,寯藻排行老五,宿藻排行老六,是老幺,两人年龄相差八岁,亲兄弟中只有他俩考中进士、做到二品大员以上的高官,而且当年父亲祁韵士无辜入狱、接着被发配伊犁时,宿藻才四五岁,祁寯藻便格外疼惜他,后来宿藻的成长道路上一直都有其五哥祁寯藻的悉心照料和培养,故而两人感情至深,在很多时候祁寯藻都把这个比他小八岁的家中老幺当成自己的儿子。
 更令祁寯藻难以释怀的是六弟宿藻是难得的实干家,朝野稍对两兄弟有所了解的,皆知祁寯藻是相才,而起六弟宿藻则为帅才。不错,这个六弟了不得,从小便被家人亲友誉为有英雄之气,后来事实证明,他的确是一个既能八股登顶的进士,又是能急人之难的侠者。且看18年前,即道光十五年(1835),作为举人的六弟虽未考中进士,但也因较为突出而获得满人官学教习一职,但当时他正丁母忧,人不在北京,而是受邀在山西平阳府洪洞县的书院讲学,恰彼时,与洪洞县相邻的赵城县爆发以“先天教”首领曹顺为主导的民变,赵城县令一家惨遭灭门,洪洞县城也随即遭到攻击,而洪洞俞县令素知六弟宿藻喜兵事,善谋略,便紧急求救于六弟。
 六弟自义不容辞,点领弁卒,先行快速清除城内暗中助敌之人,稳住了阵脚。但城外,先天教首领曹顺正胁迫着大量平民百姓一道攻城,使得城墙上的官兵无法辨别敌人的具体方位,进而无法有效地展开远程攻击。形势依旧十分危急,六弟细思量,顿生一计,让守城兵士大呼“老百姓请站在左边”,于是百姓齐奔左边方向,官兵得以居高临下地攻击右边;待告一段落,便又让城上士兵大呼“老百姓请站到右边”,于是百姓奔右,官军则击左。
 六弟有勇有谋,终使洪洞县城无虞,甚至六弟还建议俞县令乘胜出城追击,扩大战果,但俞县令为稳保起见,未应此请。谁曾想,18年后,祁宿藻竟因守城而殒命。18年前,洪洞县的俞县令能与他通力合作,但18后的南京,连总督与巡抚都弃城而走,而六弟誓与南京城同在,但太平军正值强弩之时,且南京城内粮草严重不足,文武官员又不能精诚合作,六弟观之筹之,心急如焚,恨不得把自己一个人化为千军万马来用,可人终究是有其局限的,结局自然惨烈,六弟逝后不久,南京城破,其尸骨都不知弃在何处。
 六弟苦啊,此时此刻,祁寯藻只愿金陵的钟山化为六弟一身英气的躯体,只愿秦淮河和玄武湖的水积成六弟苍天可鉴的泪。六弟宿藻死于国难的消息传到京师时,祁寯藻一边哭,一边忍不住由六弟忆起自己祁家一门数代人的际遇和那些永远能够感动自己、感动世人的家风门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