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论在哪儿都是生活(中国好书奖、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得主肖复兴新作)
》
售價:HK$
52.8

《
隋唐与东亚
》
售價:HK$
63.8

《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售價:HK$
118.8

《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售價:HK$
86.9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
售價:HK$
86.9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63.8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140.8

《
投喂AI: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
售價:HK$
75.9
|
| 編輯推薦: |
非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宝
这套书,涵盖47 项国家级非遗项目,48位代表性传承人,11位非遗专家学者,他们研究、讲解十非遗门类,以口述资料资料和影像文献为基础,用纪实的故事,把传承人的毕生绝学记录下来,留在当下,留给未来,希望更多年轻读者加入非遗传承的事业。
11位中国顶级非遗专家,20堂娓娓道来的非遗公开课
这些公开课节目的主持人都是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参与记录成果验收技术审核工作的图书馆员担任的,大家在公开课中像解说足球比赛一样,和主讲人边看片,边讲评,把这些“综述片”所反映的多层次信息点出来,揉进去,让非遗纪录片和非遗知识普及有机结合起来,帮助观众把片子“看透”,同时更多地了解这一非遗项目和它的传承人。
年华易老,技忆永存
◎非遗之美,美在技艺,美在匠心,技艺里藏着岁月,匠心里蕴着乾坤。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手艺人生存的故事,更是守护和传承中华文化根脉的故事。
◎本套书既有汉族的年画、口技、剪纸等非遗文化,又有侗族大歌、水书习俗、蒙古族长调民歌、藏族碉楼营造技艺、哈尼族四季生产调、苗族芦笙舞 (滚山珠)、彝族撮泰吉、塔吉克族鹰舞等多个具有鲜明少数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
|
| 內容簡介: |
是谁首次吹响了贾湖骨笛上的五声音阶?是谁绘制了仰韶陶器上第一笔的红彩图案?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造字的人叫仓颉,作乐的人叫伶伦。当我们眼前看到《贵妃醉酒》的影像,我们知道那是梅兰芳的芳华;当我们耳畔响起《二泉映月》的录音,我们知道那是阿炳的绝唱。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稿20讲,涵盖了这五个方面,包括年画、大歌、花鼓灯、民间故事、皮影戏、口技、湘剧、石锁、酿酒、怀药、善书、布袋戏等等。非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宝,非遗传承人基本上是该项目独一无二的承载者,因此分外重要。每一讲的作者,基本上都能对传承人的故事做到娓娓道来。
这些公开课节目的主持人都是由国图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的图书馆员担任,主讲人则是非遗相关领域的专家。这样让非遗纪录片和非遗知识普及有机结合起来,帮助观众把片子“看透”,同时更多地了解这一非遗项目和它的传承人。
|
| 關於作者: |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隶属于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的策划和组织实施机构。中国记忆项目是以中国现当代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传统文化为专题,以传统文献体系为依托,系统性、抢救性地进行口述史料、影像文献等新类型文献建设,并以在线发布、在馆阅览、展览、讲座、出版物等形式进行文献服务与推广的项目。
中国记忆项目先后开展了“我们的文中国记忆项目先后开展了“我们的文字”“东北抗日联军”“大漆髹饰”“蚕丝织绣”“当代重要学者”等20多个专题的文献资源建设,积累超过 1400小时的口述史料和影音文献,这些资源成为国家总书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这些资源为基础,中国记忆项目已经推出《我们的文字》《丝绸中的记忆》《大漆中的记忆》《我的抗联岁月——东北抗日联军战士口述史》等出版物,以及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文字的记忆——非遗中的文字书写与传播口述史”丛书,并制作了《湖笔》《藏文书法》《金陵刻经》等数十部非遗项目专题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