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107.8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64.9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798.0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107.8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330.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75.9
 
  《 
			如果未来可以被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和艺术悖论
			》
 售價:HK$ 
			64.9
 
  《 
			数字芯片后端设计基础与实践(微课版)
			》
 售價:HK$ 
			65.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由湘雅医院的周智广教授组织编写,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结构化教育是该团队在国内首先提出并推广,本书内容详实易懂,具有较好的健康宣教科普价值,适用于各层次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使用,便于他们理解后更好地开展患者教育。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内容主要介绍糖尿病结构教育,以1型糖尿病为主要特色,面向各级糖尿病专科医务人员,旨在推动糖尿病结构化教育的规范与普及,特别是提高国内1型糖尿病照护和健康教育水平。本教程分为三大部分: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第一部分:糖尿病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以1型糖尿病为重点和核心,以问答形式对糖尿病基本理论知识深入浅出进行解答;
 第二部分:1型糖尿病教育实践案例,包括糖尿病诊疗基本操作及结构化教育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方法以及结构化教育课程教案,包括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基础知识及1型糖尿病结构化教育课程实操,以教案形式生动呈现特色化的1型糖尿病结构化教育。
 本教程依托中国医师协会,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团队成员长期从事糖尿病诊疗及糖尿病教育领域,具有丰富的1型糖尿病教育实践经验,且具有全国糖尿病教育师培训基础。”
 |  
         
          | 關於作者: |   
          | 主要从事自身免疫糖尿病临床与基础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部省级和国际课题39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奖10项;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和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称号。发表论文400余篇。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 目錄: |   
          | 理 论 篇 第一章 糖尿病结构化教育相关基础知识/ 2
 1. 什么是糖尿病结构化教育?/ 2
 2. 糖尿病结构化教育团队由哪些成员构成?/ 2
 3. 在糖尿病结构化教育中,教育师的职责和义务是什么?/ 2
 4. 糖尿病结构化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3
 5. 糖尿病结构化教育的课程标准和内容是什么?/ 3
 6. 糖尿病结构化教育如何实施?/ 3
 7. 如何评价糖尿病结构化教育的质量?/ 3
 8. 1 型糖尿病和2 型糖尿病的结构化教育有何不同?/ 4
 9. 国外有哪些代表性的糖尿病结构化教育项目?/ 5
 10. 国内有哪些代表性的糖尿病结构化教育项目?/ 7
 第二章 糖尿病相关基础知识/ 10
 11. 血糖保持稳态的调控机制是什么?/ 10
 12.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是什么?/ 10
 13. 糖尿病诊断的注意事项包括哪些?/ 11
 14. 糖尿病有哪些分型?/ 11
 15. 如何对糖尿病准确分型?/ 12
 16. 如何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 14
 17. 胰岛自身抗体的类型与作用是什么?/ 14
 18. 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 15
 19. 黎明现象、黄昏现象、索莫吉反应是什么?/ 16
 第三章 1 型糖尿病相关基础知识/ 18
 20. 我国1 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什么?/ 18
 21. 1 型糖尿病具有哪些基本的临床特征?/ 18
 22. 1 型糖尿病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18
 23. 儿童青少年起病的糖尿病就是1 型糖尿病吗?/ 19
 24. 1 型糖尿病可分为几种亚型?/ 19
 25. 1 型糖尿病发生的自然病程是怎样的?/20
 26. 1 型糖尿病发病可分为哪几期?/ 21
 27. 什么是1 型糖尿病的“蜜月期”?/ 21
 28. 1 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22
 第四章 血糖监测相关基础知识/24
 29. 评价血糖水平的方法有哪些?/24
 30. 如何设立患者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24
 31. 如何设立患者个体化的血糖监测频次?/25
 32. 什么是持续葡萄糖监测?/26
 33. 什么是持续葡萄糖监测图谱?/27
 34. 持续葡萄糖监测包含哪几种类型?/28
 第五章 胰岛素治疗相关基础知识/30
 35. 胰岛素如何发挥降血糖作用?/30
 36. 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有哪些?/ 31
 37. 胰岛素除了降糖外还有哪些生物学作用?/ 31
 38. 外源性胰岛素和内源性胰岛素有哪些不同?/32
 39. 胰岛素制剂如何分类?/32
 40. 不同胰岛素的作用特点是什么?/33
 41. 胰岛素的适用人群有哪些?/35
 42. 儿童、妊娠期、哺乳期可以使用哪些胰岛素?/35
 43. 胰岛素的副作用有哪些?/37
 44. 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有哪些?/38
 45. 什么是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39
 46. 什么是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39
 47. 什么是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40
 48.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有哪些优势?/ 41
 49.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的适用人群和不适用人群有哪些?/42
 50. 新型胰岛素制剂有哪些?/42
 第六章 糖尿病饮食相关基础知识/46
 51. 什么是糖尿病饮食?/46
 52. 糖尿病饮食的基本原则有哪些?/46
 53. 食物是如何升高血糖的?/47
 54. 什么是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47
 55. 什么是食物的血糖负荷?/48
 56. 对于糖尿病患者,为何特别强调碳水化合物的识别?/49
 57. 什么是碳水化合物计数法?它的作用是什么?/49
 58. 蛋白质和脂肪是如何影响血糖的?/50
 第七章 运动相关基础知识/ 51
 59. 什么是运动?/ 51
 60. 科学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有哪些益处?/ 51
 61. 运动改善血糖的机制是什么?/52
 62. 糖尿病患者运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有哪些?/52
 63. 运动前需要做哪些评估?/53
 64. 什么是运动处方?/54
 65. 运动对血糖有哪些影响?/56
 第八章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相关基础知识/59
 66.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哪些?/59
 67. 如何诊断低血糖症?/59
 68. 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有哪些危害?/59
 69.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60
 70. 低血糖时的生理调控机制是什么?/60
 7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如何发生的?/ 61
 72. 如何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61
 73. 什么是血糖正常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61
 74.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是如何发生的?/63
 75. 如何诊断高渗高血糖综合征?/63
 76.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是如何发生的?/63
 77. 如何诊断糖尿病乳酸酸中毒?/64
 7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及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的
 关联和区别是什么?/64
 第九章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相关基础知识/67
 79.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哪些?/67
 80.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机制是什么?/67
 81.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68
 82. 1 型和2 型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有哪些异同?/68
 83.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筛查时机是何时?/69
 84. 慢性并发症的筛查手段有哪些?/69
 85. 如何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69
 86. 针对1 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重点对哪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
 筛查?/70
 第十章 1 型糖尿病与心理/72
 87. 1 型糖尿病患者可能面临哪些社会问题?/72
 88. 1 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哪些心理问题?/72
 89. 1 型糖尿病患者家属可能出现哪些心理问题?/73
 90. 社会心理问题与血糖管理的关系是什么?/73
 第十一章 其他治疗技术相关基础知识/75
 91. 非胰岛素类降糖药物有哪些类别?/75
 92. 1 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酌情使用哪些非胰岛素类降糖药物?/76
 93. 什么是胰腺(岛)移植?/76
 94. 什么情况下适合做胰腺(岛)移植?/77
 95. 接受胰腺(岛)移植后的患者情况如何?/78
 96. 1 型糖尿病的免疫治疗是什么?/78
 97. 1 型糖尿病的细胞治疗是什么?/78
 98. 1 型糖尿病可以被预防吗?/79
 方 法 篇
 第十二章 血糖监测及结果解读方法/82
 99. 如何规范操作快速血糖仪?/82
 100. 如何规范操作持续葡萄糖监测仪?/82
 101. 如何解读持续葡萄糖监测图谱?/83
 102. 如何根据持续葡萄糖监测图谱调整胰岛素剂量?/84
 103. 案例分析1:持续葡萄糖监测图谱解读/85
 第十三章 胰岛素治疗输注技术/87
 104. 如何教患者正确识别不同胰岛素制剂?/87
 105. 胰岛素有哪些注射装置?/ 88
 106. 如何规范注射胰岛素?/90
 107. 注射胰岛素有哪些注意事项?/ 91
 108. 胰岛素如何正确储存?/92
 109. 使用胰岛素泵前应该教会患者哪些内容?/92
 110. 如何规范置入胰岛素泵?/93
 111. 使用胰岛素泵时应该注意哪些内容?/95
 112. 如何选择合适的胰岛素治疗方案?/95
 第十四章 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法/97
 113. 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基本思路是什么?/97
 114. 胰岛素剂量调整应遵循的基本顺序是什么?/99
 115. 如何计算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所需的胰岛素剂量?/ 100
 116. 如何计算纠正高血糖时的校正胰岛素剂量?/ 101
 117. 如何计算高/ 低血糖时的餐前胰岛素总剂量?/ 101
 118. 如何设置初始胰岛素剂量?/ 102
 119. 案例分析2:初始胰岛素剂量设定/ 102
 120. 如何调整基础胰岛素剂量?/ 103
 121. 如何调整餐前胰岛素剂量?/ 103
 122. 案例分析3: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剂量调整/ 106
 123. 如何设置与调整胰岛素泵基础率?/ 108
 124. 案例分析4:胰岛素泵剂量设定/ 109
 125. 何时适合使用临时基础率?/ 110
 126. 如何应用胰岛素泵的不同波形?/111
 127. 如何处理黎明现象/ 黄昏现象?/ 112
 |  
         
          | 內容試閱: |   
          | 我与1 型糖尿病的缘分,始于1983 年。作为一名刚刚步入临床的医师,接诊的1 型糖尿病患者虽不多,但留下的印象却很深。多数患者对频繁的胰岛素注射极其担忧、控制很差、心理负担极重;相当比例的患者因为该病而辍学或退工、不敢结婚与生育。由于1 型糖尿病患病率低且临床研究较少,导致当时对于该病的管理知识与技能非常有限。目睹1 型糖尿病患者所遇的种种困难,随着经历增长,我深感糖尿病的临床管理任重而道远,首要任务是如何利用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教育。 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的核心是帮助患者和家属树立积极的心态,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诸多具体问题的方法与技能。1 型糖尿病的日常管理面临更多的挑战。患者到底可以吃什么?什么是碳水化合物?如何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对于大多数患病前毫无医学知识的家庭,诸如此类的问题可谓高深莫测,均需医务人员细致解释。这些解释不能仅仅停留于概念与理论说教,还需要带领其走进现实生活中实践体验。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的实践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能善成!它需要多学科专业人员的联合协作,构建团队创新实践,持之以恒。幸运的是,经过三十余载的坚持,我们的1 型糖尿病医护队伍不断壮大:我的很多学生、多个科室志同道合的同事,逐渐地凝聚在一起,组建了“1 型糖尿病多学科管理团队”。我们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国内实际,创立了国内1 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的第一个结构化教育课程体系。
 2019 年,我们正式启动了1 型糖尿病结构化教育课程。该课程为期2 天;由内分泌科医师、糖尿病教育师、临床营养师、运动康复师、心理医师等采用多种授课形式教患者如何计算碳水化合物、体验并发症、科学运动,提供同伴支持和心理支持等,受到“糖友”普遍好评。据参加过课程的“糖友”反馈,他们喜欢这个课程的原因,除了系统性的知识、轻松的氛围,最重要的是课程贴近生活,“听得懂,用得着”“ 我参加过很多不同类型的讲课,这是收获最大的一次”;我们看到有人“患病多年来第一次敢吃比萨”,有人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了期待,有人发现了通过学习可以管理好血糖……一次有效的教育,可以对参与者产生深远的影响。“糖友”们的认可给予了团队莫大的鼓励和力量。同年,我们开始举办全国1 型糖尿病教育师培训班,以期培养更多参与糖尿病结构化教育的专业人员。
 在这五年中,我们不断尝试将1 型糖尿病结构化教育的核心知识在不同的场合传递给更多有需要的患者和医护人员。相关医护人员纷纷要求将结构化教育内容编撰成册;同时,中国医师协会继续医学部鼓励将其出版发行,以利系统培训。因此,为了让更多医护人员能更完整地理解、实践糖尿病结构化教育,团队总结了为患者精准诊断、全面治疗和分层教育的经验,编撰了《糖尿病结构化教育实用教程》。
 本书共分三篇:理论篇,主要介绍糖尿病精准分型诊断和1 型糖尿病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篇,从临床应用角度描述基于理论的具体操作方法;实践篇,介绍了本团队创建的1 型糖尿病结构化教育课程的要点,并提供了具体的授课教案。本书还讲述了1 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心理问题应对,介绍了社会支持、同伴支持、公益活动对于糖尿病全病程管理的作用。本书适用于有志为患者带来规范自我管理教育,特别是期望开展1 型糖尿病结构化教育的人员。希望本书能启发读者对于糖尿病结构化教育的兴趣和思考,凝聚更大的力量,帮助患者积极、科学地面对疾病、管理好疾病。
 在从最初的想法到实现成书的全过程中,许多人贡献了卓越的智慧,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此我们深表谢意。糖尿病的诊治防新知识、新技术飞速发展,限于个人学识,书中难免误漏,祈望读者不吝指正。最后,我们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让每一位1 型糖尿病患者都能得到最好的照护,让“糖友”不再是“患者”,让糖尿病不再是“病”。
 周智广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教授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会长
 2023 年12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