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正义论》导读 壹卷Yebook 理解《正义论》关于哲学、科学、社会、历史和人类未来的批判性思考
			》 
			 售價:HK$ 
			90.2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平装版 全八册)
			》 
			 售價:HK$ 
			327.8
			 
			 
	
			  
			《 
			万物皆有时:中世纪的时间与生活
			》 
			 售價:HK$ 
			96.8
			 
			 
	
			  
			《 
			英特纳雄耐尔——《国际歌》的诞生与中国革命
			》 
			 售價:HK$ 
			184.8
			 
			 
	
			  
			《 
			去看看!我们的世界自然遗产(全5册)
			》 
			 售價:HK$ 
			105.6
			 
			 
	
			  
			《 
			爱丁堡古罗马史(上辑1-4卷)
			》 
			 售價:HK$ 
			306.7
			 
			 
	
			  
			《 
			心悦读丛书·善与恶的距离: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学
			》 
			 售價:HK$ 
			74.8
			 
			 
	
			  
			《 
			万有引力书系 · 崇祯七十二小时:大明王朝的最后时刻
			》 
			 售價:HK$ 
			85.8
			 
			 
	
 
       | 
     
      
      
         
          | 編輯推薦: | 
         
         
           
            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长篇小说封笔后散文随笔全新结集!在人生长河的下游,说想说的话,见想见的人,读想读的一切。
 踏入人生长河的下游,四处走走。
 在右岸,想一些过去未及细想的事;
 在左岸,见一些久违的人;
 在河心洲,做一些随心所欲的阅读。
  
 这里的璀璨风景
 有关笑声和面孔,
 有关创作的时光,
 有关故乡与他乡,
 有关生命的清晨与黄昏……
 汲取作家的人生智慧,坦然面对具体的生活。
           |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周大新的全新散文集。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收录了周大新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近70篇,分为《在右岸:想一些事》《在左岸:见一些人》《在河心洲:读一些书》3辑。其中,第一辑收录的文章主要为生活随笔、游记、历史杂感;第二辑收录的文章主要由作家根据自己出席不同场合所发表的演讲与答问整理而成;第三辑收录的文章囊括了书评和阅读笔记。在这些散文随笔中,读者可以看见一位进入古稀之年的智慧长者对人生旅程中难忘之景的回望与思索,以及告别忙碌生活后自在访友、纵情阅读的闲适心境,在品味“人生长河下游”美丽风景的同时,收获多维度的人生启迪。
           | 
         
       
      
      
      
         
          | 關於作者: | 
         
         
           
            周大新
  
 1952年2月生于河南邓州。1970年从军。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发表出版长篇小说10部12卷、中篇小说33部、短篇小说70余篇,另有散文和剧本等作品。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人民文学奖、冯牧文学奖、老舍散文奖、茅盾文学奖、中国政府出版奖、解放军新作品一等奖、南丁文学奖等奖项。根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香魂女》获第43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瑞典文、日文、韩文、土耳其文、越南文、波兰文、希腊文等十几种文字。现居北京。
           | 
         
       
      
      
      
      
         
          | 目錄: 
           | 
         
         
           
            在右岸:想一些事
 在开封为赵佶一叹/003
 耶拿战役之后/012
 八百里伏牛山/021
 喝杯黄酒解乡愁/027
 万千声音纳于耳/032
 露齿一笑/040
 “中篇小说”说/047
 天黑之前/049
 始共春风容易别——关于《洛城花落》/053
 关于长篇小说/056
 大戏演至二十幕/059
 品牌/067
 多少军营留下梦/071
 行的变迁/075
 五会大别山/079
 大红门笔会/083
 当年之牛/086
 笑对人生——忆何南丁先生/091
 文友之间/097
 怀念同宾/100
 海南一周行/103
 村中十八塘/124
  
 在左岸:见一些人
 伊凡·蒲宁的启示——在俄罗斯驻华使馆纪念蒲宁150年诞辰会上的演讲/137
 创作之源——在中国拉美国家文学论坛上的发言/141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影响——在2018两岸网络文学作家创作论坛上的演讲/144
 国际新变局下中国文人应有的胸怀——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文化艺术论坛上的发言/146
 作家与人类进步——在济南“大家文学现场”的演讲/150
 小说家存在的价值——在郑州大学文学院的演讲/156
 我在小说创作前的内心准备——在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的演讲/161
 美妙的阅读——在广州市图书馆的演讲/169
 最重要的生存资源——在自然资源部土地文化论坛上的演讲/173
 愿闻书香入梦——在邓州湍北高中周氏图书馆开馆仪式上的演讲/176
 在心中建起的大厦——答埃及科技大学语言学院穆罕默德先生问/190
 老龄社会——答《北京青年报》刘雅麒问/193
 生与死——答《中国青年报》蒋肖斌女士问/204
 地域与作家创作的关系——答李霞问/208
 为什么写长篇小说——答《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周缘问/211
 自己有船,不等轮渡——答《河南思客》问/215
 洛城花落了——答舒晋瑜问/219
 与文学的缘分——答《山东商报》朱德蒙女士问/226
 疾病是人生痛苦的重要来源——答长春理工大学岳倩玉问/230
 为何喜欢写悲剧——答长春理工大学周妍妍问/232
 军旅生活与乡土中国——答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周宏亮先生问/238
 北京文化——答《光明日报》网记者阳妍问/244
 枕边书——答《中华读书报》记者问/249
 时间——答《北京青年报》记者问/255
 小说中的故事——答胡竹峰先生问/260
 文本译介和影视译介——答南京农业大学日语系卢冬丽、黄紫琴女士问/269
 童年和少年时代——致全国中小学生们的一封信/274
  
 在河心洲: 读一些书
 《收藏家》与人性的隐秘地带/281
 另一种作家论——读舒晋瑜的《深度对话茅奖作家》/283
 人之气节——读《忠毅公吴阿衡》/286
 近看第六任大国防长——读《在张爱萍老将军身边》/289
 无愧对战争的记忆——关于长篇小说《红日》/292
 用文字为英雄塑像——读长篇小说《山河传》/297
 最早的金融博弈——读长篇小说《红色银行》/300
 手按长剑保国安——读长篇小说《东风擘》/304
 凭借山水展心曲——读杜苏旭的山水画/308
 乡村变革的长幅画卷——读李天岑长篇小说《三山凹》/311
 为文化的传承工程奠基——读《老合肥·庐州风情》/315
 人间有路——读长篇小说《天堂无路》/319
 摄影至境在于美——读陈钢的摄影展览作品/322
 书人书会书魂——原创方言剧《老街》观后/326
 可贵的坚守——读虹影散文集《兵心虹影》/331
 前辈的风采——读《灿烂如夏花》/337
 剪纸之艺——读赵聚德的剪纸作品/340
 玉兰花香扑鼻来——读长篇小说《月印京西》/342
 来读书吧/345
           | 
         
       
      
      
      
         
          | 內容試閱: 
           | 
         
         
           
            自序  
 总觉得还有很多人生风景未看,却在倏忽之间,迈过了70岁的门槛,被冲到了人生长河的下游,心中自然会有不甘!
 不甘又能如何?还想回到18岁去再览河之上游的风光,抑或回到45岁去观中游的美景?没有可能了!造物主已预知人会生返老还童的妄想,早早便把人生的返程票全部毁掉,根本不在人生长河岸边的码头上开设卖返程票的窗口。死了心吧,你!
 剩下的还有什么选择?只有老老实实地站在下游,站在你该站的地方。
 现在还能做什么?
 能做的第一件事,是去想一些事。很多过去做过的事,没来得及细想;很多过去见过的事,没有特意去想;很多过去听说过的事,没有多想。如今有时间去思考了,就该去静思默想一番,或许能从中想出名堂,找出规律,悟出道理。然后记下来,讲出去,对后来者可能会有些益处。一个人经过几十年的生活历练,体力是不行了,但思考思索思想能力,比青年、中年时期,还是有点优势的。
 能做的第二件事,是去见一些人。在人生之河的上游和中游,整天太忙了。在学校忙学业,在单位忙工作,有家了开始忙家务,业余时间忙交际应酬。有的场所没能去,有的场所不便去,有的场所没想去;有的该见的亲人,个别该见的朋友,很多没机会见面的熟人,没能安排时间相见。现在好了,不忙了,不需要上班,不需要出差,有时间有权利自由活动了,就该出去走走,约他们见见面了。见了面先道出自己的歉意,再说说想说的话,回答一下他们想问的问题,把欠下的人情债还了。也可以去很多场所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把想说的话说了。
 能做的第三件事,是去读一些书。过去为工作、为事业,读了太多的信息、资料和文件,留给自由读书的时间不是很多,也因此,与很多想读、应读的书,擦肩而过了;很多朋友写的希望自己去读的书,也没能读或没读完。现在好了,有时间了,可以把这些缺憾都补上。找来这些书,或坐在书房里,或坐在庭院里,或坐在外出旅游的汽车、高铁、飞机上,去安心地享受阅读的快感。
 再就是四下里走走,去看看人生长河下游的风景。
 这儿倒也真有值得一看的东西。你看河之两岸,虽然花已落去,草正萎黄,树在变枯,墓地里有人在办同龄人的下葬仪式,但依然有白发老者在河畔上游走,有人在说,有人在歌,有人在舞。
 你看人生长河此段的河水,虽然水面变宽,水流变缓,水浪变小,水的威风不再,有祭奠逝者的灯和纸钱在漂,但水上依然有舟,舟中依然有白须老者,他们或在摇橹,或在戏水,或在垂钓,或在撒网捕鱼,一脸的得意。
 你看河心洲上,虽然沙黄、土黑,有被水流搬运来的枯枝败叶,有被老渔民抛弃的破渔网和旧船壳,但洲上依然有雁鸣,有鸟叫,有白云在风中飘摇……
 人生长河的下游,也有美景吆……
  
 癸卯春于京城寓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