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历史的局外人
			》
 售價:HK$ 
			63.8
 
  《 
			肖邦钢琴作品全集 第二辑 套装全4册 波兰国家版 原版引进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推荐用书
			》
 售價:HK$ 
			253.0
 
  《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售價:HK$ 
			262.9
 
  《 
			成人口腔正畸学 第2版
			》
 售價:HK$ 
			657.8
 
  《 
			永恒——商周时代的艺术
			》
 售價:HK$ 
			173.8
 
  《 
			幸福教室的密码:一位优秀班主任的行走与思考
			》
 售價:HK$ 
			66.0
 
  《 
			牙齿磨损 第3版
			》
 售價:HK$ 
			327.8
 
  《 
			午夜时分的解放 1947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实录  汗青堂丛书150
			》
 售價:HK$ 
			140.8
 
 
 | 
         
          | 內容簡介: |   
          | 《信?念:纪念越剧改革80周年暨袁雪芬诞辰100周年研讨会文集》是一本由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和上海越剧院共同编选的专题论文集,作为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研究丛书的一种,具有文献的作用。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由“主题发言”“越剧改革”“越剧艺术”“越剧文化”和“圆桌对谈”五部分组成,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本次研讨会所收论文与会议发言的主要内容,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在越剧改革和袁雪芬越剧艺术贡献的研究方面的新视野、新成果。作者基本为学者群体,大多以戏剧研究为专业方向或职业,学术性鲜明,对戏剧爱好者整体了解越剧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 關於作者: |   
          | 上海艺术研究中心是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直属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上海市唯一一所集艺术理论和应用研究、艺术档案收集管理等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科研机构。中心依托各学科专业人才,立足艺术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为上海文旅融合发展发挥文化智库功能。 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成立于1955年3月,是国内外闻名的戏曲团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责任保护单位,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中国越剧传承发展基地。
 |  
         
          | 目錄: |   
          | 目录 1 序 / 尚长荣
 1 前言
 主题发言
 3 以务实和严谨弘扬越剧审美精神 / 崔 伟
 7 袁雪芬与越剧的文化身份 / 傅 谨
 15 我们的时代与女子越剧的使命——论女子越剧的剧种特征和身份认同 / 姜 进
 24 理论的微光——上海越剧“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回眸 / 罗怀臻
 27 越剧改革的起点与多元发展 / 王 馗
 33 越剧改革的启示——从创作生产关系谈起 / 黄昌勇
 越剧改革:人民性、地方性与历史经验
 39 都市决定壮大——越剧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 / 颜全毅
 44 从“人民性”看浙江越剧现代戏的叙事与抒情 / 陈慧君 王相华
 56 福建芳华越剧院1959年入闽史考 / 蒋 芃 陈丽宇
 67 创新视野下越剧文化基因解码利用的嵊州样本 / 金才汉
 76 浙东抗日根据地的越剧改革运动 / 智联忠
 84 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演员训练班的科班培养与启示 / 刘 倩
 103 改革,永远在路上——谈越剧改革80年的经验及启示 / 沈鸿鑫
 110 袁雪芬——越剧男女合演的开拓者和践行者 / 戴 平
 118 “一位真正的人民艺术家”——袁雪芬演剧思想及其当下的意义 / 沈伟民
 128 论袁雪芬对中国越剧的贡献 / 蒋中崎
 146 个性?地域?时代——袁雪芬在经典越剧《祥林嫂》中的多维表达 / 李 阳
 155 作为范式系统的“袁雪芬戏剧观” / 杨竣淇
 越剧艺术:多元吸收、创新实践与发展思考
 175 越剧“梁祝”蝶变:骨子老戏如何炼成经典 / 尤伯鑫
 184 越剧经典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成及其发展规律研讨 / 周锡山
 209 论越剧历史剧《则天皇帝》的优点与不足 / 朱恒夫
 225 在需要突破的时候突破——对新时代越剧发展的思考 / 罗 松
 231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与“哀而不伤”的审美趣味 / 金 歌
 239 越剧究竟向昆剧学习什么:“奶妈论”别解 / 魏 睿
 253 戏曲音乐现代性表达的经典范式——以越剧《祥林嫂》为例 / 曾 嵘
 269 越剧音乐发展中的创新之美——以《红楼梦》“弦下腔”核心唱段为例 / 陈 洁
 281 虚实相生 传神写意——从越剧舞美的发展看越剧改革 / 朱燕鸣
 297 越剧老生艺术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 朱健健
 306 聚焦当下与未来:关于越剧表演艺术发展的总体思考 / 吴 波
 319 中国戏曲艺术对“性格化”表演理论的重构及其偏离——以越剧表演机制的形变为例 / 李 培
 越剧文化:改编融合、女性视角与文化传播
 335 现当代小说与越剧现代戏发展——以新世纪以来上海越剧院改编创作为例 / 付桂生
 346 浅论越剧“四大经典”的题材来源与改编特点 / 杜竹敏
 359 试论文学经典戏曲改编中语言的创造与转化——以徐进越剧《红楼梦》唱词为对象的考察 / 王瑜瑜
 372 苏青越剧《宝玉与黛玉》创作探微 / 吕帅栋
 388 从小说到戏曲——以越剧《祥林嫂》的几次改编为例 / 曹宇慧
 395 化繁为简,目炬心深——从两版越剧电影《西厢记》看当代戏曲电影创作方法 / 王培雷
 405 戏曲从舞台到银幕的探索——以越剧电影《李慧娘》为例 / 骆怡安
 414 弹词《再生缘》衍生越剧作品流变刍议 / 吴 越
 426 女性的“幻象”“认同”与“审视”——从三个丈夫认错戏看越剧女性戏曲特色的历史生成 / 赵晓亮
 445 论越剧女性视角的发展——以越剧《北地王》为例 / 吴筱燕
 462 新中国“文化外交”视域下越剧的国家话语表达策略——以《打金枝》为例
 / 胡红萍
 473 越剧改革发展的传播维度 / 郑荣健
 484 农村题材剧目与越剧在“革命”语境下的创作与传播 / 杨斯奕
 圆桌对谈
 499 袁雪芬的精神遗产 / 季国平
 501 透视80年越剧改革,求索未来时越剧发展 / 杨绍林
 507 浅析越剧的文化基因及其时代共情力 / 张文军
 516 对谈实录
 |  
         
          | 內容試閱: |   
          | 序 尚长荣
 上海越剧院邀我为《信·念:纪念越剧改革80周年暨袁雪芬诞辰100周年研讨会文集》写序,我欣然受命却也诚惶诚恐。
 回望来路,以袁老师为首的越剧人,在上海这座现代大都市中,去芜杂取真纯,主动汲取其他艺术有益的养分并将之熔铸一体,达到高度的和谐,终使越剧从内容到形式焕发新颜,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戏曲改革的标杆,袁雪芬这个名字则令世人高山仰止。
 袁老师的名言“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听上去是朴实无华的,却蕴含了做一名戏曲人最高的行为标准。越剧有袁雪芬老师是幸运的,她和她的越剧姐妹们,不仅共同缔造了在中国现代戏曲百花园中独树一帜的“新越剧”,而且以一系列蕴含鲜明现代意识的经典作品赢得了全国无数的观众。越剧改革的历史经验和袁老师的伟大成就不仅是越剧的宝贵财富,也是整个戏曲界的学习范本。
 上海越剧院继承了前辈的好传统,既注重创作实践,也重视理论总结。在2022年越剧改革80周年和袁雪芬诞辰100周年之际,不仅举办了一系列演出纪念活动,还联合各界共同举办了大型的学术研讨会,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和上海越剧院主编的这本厚厚的论文集便是研讨会的丰硕成果。上海越剧院能够和学术研究机构携起手来,踏踏实实做这样一项研究总结工作,是非常难得的。
 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给袁雪芬老师的信里写道:“愿你为人民艺术事业努力前进!”袁老师以一生的行动和成就践行了这句话。让我们以此共勉,继续探索,在以袁老师为首的前辈大师们的引领下,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路径和方向,让传统戏曲在新世纪、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出新的魅力、绽放出新的光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