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在城在乡: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清史研究丛书新编)
》
售價:HK$
108.9

《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全新增订本 带你领略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
》
售價:HK$
50.6

《
法律解释:来自其他学科和私人文本的视角
》
售價:HK$
96.8

《
世界戏剧史(第10版)
》
售價:HK$
327.8

《
琴道新论 琴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
》
售價:HK$
107.8

《
从帝国到共和国1299至1938:土耳其的现代化转型之路
》
售價:HK$
94.6

《
儒学、数术与政治 灾异的政治文化史(第二版) 陈侃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重要问题的力作 博雅史学论丛中国
》
售價:HK$
107.8

《
百病食疗科学搭配饮食 对症食疗调养 花小钱防大病 家庭常备书
》
售價:HK$
52.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的基础之上,对青年马克思重要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次重新探讨。基于新的文本基础,本书认为,正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笔记本”的第一部分中,马克思延续了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批判工作,实现了对地租问题的最终解决。于是,“异化劳动”正是马克思对“主语”在现实市民社会中的存在状态的描述。市民社会是马克思阐述自己的历史观的切入点,它在客观上展现为工业对地产的胜利,在主观上造就了马克思关注的主体——人的内在本质,即劳动。因而,马克思预设的本真状态也就只能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非所谓“自由自觉的劳动”。基于MEGA2的文献研究成果,可以发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序言”中提到的所谓“最后一章”实际上并未在文本的意义上成为现实。青年马克思只是提出了诸多自身尚无法真正解决的问题。于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推进,我们将不断地重新回到这些问题。在这一过程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论定位也将越来越精细化和科学化,从而“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形象也将被重新建构起来。
|
| 關於作者: |
|
李亚熙,男,1990年生于江苏南通,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2017年至2018年于德国明斯特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联合培养。现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博士后。
|
| 目錄:
|
自序:还有必要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吗?001
一、本书的研究方法004
二、文献综述:青年马克思的前世今生005
三、《手稿》的文本结构029
四、本书主要内容与结构042
第一章 “异化劳动”还是“劳动异化”?048
一、异化和对象化:未完成的争论049
二、“私有财产”还是“私有制”?054
三、作为青年马克思理论线索的私有财产062
四、“异化劳动”的提出072
第二章 共产主义还是社会主义?091
一、马克思什么时候成为共产主义者?092
二、“异化的顶点”:动产对不动产的胜利096
三、青年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110
第三章 黑格尔部分是独立的“第四笔记本”吗?126
一、著作的“最后一章”?126
二、作为论战对象的自我意识哲学132
三、批判的真实起点:“黑格尔有双重错误”137
四、对费尔巴哈最后的挽留146
结论 在青年马克思的“两次转变”之间153
一、重新思考青年马克思的“第一次转变”153
二、“超链接文本”与“复调式逻辑”156
三、马克思与黑格尔:一个尚未完成的探索157
参考文献160
附录一:被遗忘的分歧
——早期苏联编者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不同解读173
附录二:马克思《巴黎笔记》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现实逻辑的生成198
附录三:青年马克思是“黑格尔左派”还是“青年黑格尔派”?222
附录四:青年马克思转向了哪种黑格尔哲学?240
附录五:异化构式的没影与分工逻辑的地平257
附录六:青年马克思与市民社会277
附录七:黑格尔法哲学与我们时代的政治(1842)
德国科学与艺术年鉴337
跋3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