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拍出绝世佳作 世界顶级摄影师私藏技法解密
》
售價:HK$
140.8

《
意大利读画记
》
售價:HK$
74.8

《
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 大师与我们的时代 2025版
》
售價:HK$
118.8

《
阅读苏河左岸
》
售價:HK$
107.8

《
纸上博物馆·达达主义:艺术的反抗(艺术简史,讽刺超前,社会政治矛盾,16开图文全彩,伽利玛原版引进)
》
售價:HK$
85.8

《
名画里的中国 (共7册) 汉宫春晓图/韩熙载夜宴图/唐宫仕女图/洛神赋图/西湖十景图/千里江山图/清
》
售價:HK$
294.8

《
江山胜迹:人文风景的建构与传承
》
售價:HK$
162.8

《
雅贼(偷天大盗斯特凡·布雷特维泽的双面人生)
》
售價:HK$
60.5
|
| 內容簡介: |
|
佛教造像艺术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东汉开始延绵至今,近2000年。在佛造像艺术初入中原之时,保留有大量的域外风格,逐渐至两宋时期形成了完全的本土造像艺术风格,我国佛造像艺术经历了模仿-本土化(局部)-融合-再本土化(完全)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后三国时代(公元534-577),在短短的四十余年的时间里,佛造像艺术风格经历了两次变化,对于同时代的雕塑艺术以及之后隋唐时期的雕塑艺术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最后阶段,政治上相对稳定、经济上有所发展、对外交往明显增加,因此大量的吸收了外来文化,同时将其融入到本民族文化中,尤其是在佛造像艺术上。印度笈多时期的佛造像艺术风格通过海丝和绿洲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因此,后三国时代的佛造像艺术前承北魏晚期风格、后启盛唐造像艺术,在我国佛造像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书将通过大量收藏于各博物馆的造像、各大石窟的遗存,系统的介绍后三国时期不同阶段的佛造像艺术风格的特点,并从政治、经济、对外交往等方面分析各时期佛造像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能够使读者更系统、清晰的了解这一时期佛造像艺术风格的特点、演变过程及演变原因。
|
| 關於作者: |
|
于江,男。2002年开始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担任志愿讲解员,至今已经20年。20年间为观众提供了近千场、1600小时的讲解服务。钻研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近20年,参与编写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展讲解词,独立撰写中国国家博物馆《近藏集萃-佛造像》、故宫博物院《曲阳修德寺白石造像》、上海博物馆《雕塑馆》等展览讲解词。
|
| 目錄:
|
序
前言
总述 后三国时代的时间与空间
第一章 东汉至后三国时代的中国佛造像艺术风格概述
第一节 东汉至西晋时期的佛造像艺术
第二节 东晋至后三国时代的佛造像艺术风格
一 东晋十六国时期佛造像艺术风格(317-420年)
二 南朝建立至后三国时代的佛造像艺术风格(420-534年)
三 南朝中、前期
四 北魏时期
小结
第二章 后三国时代之南梁佛造像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第一节 南梁时期佛造像遗存
一 石雕造像遗存
二 金铜造像遗存
第二节 南梁时期佛造像艺术风格特征及成因
一 南梁时期第一阶段
二 南梁时期第二阶段
三 南梁时期第三阶段
小结
第三章 后三国时代之西魏—北周佛造像艺术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第一节 西魏—北周时期佛造像遗存
一 造像碑遗存
二 石雕造像遗存
三 金铜造像遗存
四 石窟造像遗存
第二节 西魏—北周时期佛造像风格特征及成因
一 西魏时期
二 北周时期
小结
第四章 后三国时代之东魏—北齐佛造像艺术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第一节 东魏—北齐时期佛造像遗存
一 石雕造像遗存
二 金铜造像遗存
三 石窟造像遗存
第二节 东魏—北齐时期佛造像风格特征及成因
一 东魏—北齐时期第一阶段
二 东魏—北齐时期第二阶段
三 东魏—北齐时期第三阶段
小结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