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加坡环境发展史(1965-2015):迈向环境可持续发展之旅
			》 
			 售價:HK$ 
			107.8
			 
			 
	
			  
			《 
			山水并野形图研究
			》 
			 售價:HK$ 
			85.8
			 
			 
	
			  
			《 
			《陈氏香谱》之中国香道(中华经典生活美学丛书)
			》 
			 售價:HK$ 
			74.8
			 
			 
	
			  
			《 
			历史的局外人
			》 
			 售價:HK$ 
			63.8
			 
			 
	
			  
			《 
			肖邦钢琴作品全集 第二辑 套装全4册 波兰国家版 原版引进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推荐用书
			》 
			 售價:HK$ 
			253.0
			 
			 
	
			  
			《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售價:HK$ 
			262.9
			 
			 
	
			  
			《 
			成人口腔正畸学 第2版
			》 
			 售價:HK$ 
			657.8
			 
			 
	
			  
			《 
			永恒——商周时代的艺术
			》 
			 售價:HK$ 
			173.8
			 
			 
	
 
       | 
     
      
      
      
      
         
          | 內容簡介: | 
         
         
           
            本书通过多年的社区田野调查,以浸身其中的局内人视角,叠加跳出其中的扩展个案分析,展示了城市基层社会的鲜活样貌与国家治理在社区实现的真实路径。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在“社区居委会那些事儿”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复杂的“势”:社区组织既面临着外部压力和权力关系所带来的“形势”,也置身于日常工作的不确定性、实际情境的可变性与多样性的“走势”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既不是简单的国家代理人,也不完全是居民自治的代表,而是在各种因素、力量交汇作用下因“势”利导的自主行动者。他们的行动是在充分审视过往的经历和体验、认知政府部门的要求、体察社区群众的关注点、评估自身角色及可利用资源的情况下形成的选择。
  有别于西方理论中的预设,当代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并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表现出连续统一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城市社区在“吾国与吾民”之间发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伴随着社区行动者的传承与沿袭、变革与调整、实践与运作,国家政策能够在社区落实,居民在社区生活中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合作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也逐步形成,并日渐完善。
           | 
         
       
      
      
      
         
          | 關於作者: | 
         
         
          |  
            王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博士毕业于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同时获得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社会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
           | 
         
       
      
      
      
      
         
          | 目錄: 
           | 
         
         
           
            第一章 “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城市社区研究
  第一节 为什么要讨论城市社区在国家与居民间的作用
  第二节 回归独特且复杂的治理过程:城市社区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如何看待“国家”“居民”和“社区行动者”
  第四节 本书结构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田野过程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进入田野与建立关系
  第二节 亲身体验与内部理解
  第三节 材料补充与个案扩展
  第四节 研究伦理与匿名处理
 第三章 社区治理历史沿革与当代转型
  第一节 历史上的中国“社区”治理
  第二节 街居制的变迁:国家动员与服务居民
  第三节 新时期的重大变革:“民选街聘”
  第四节 问题:国家在基层社会的“错位”
  小结
 第四章 社区改革中的国家角色与实践规范
  第一节 改革出台:具有自主性的国家及其目标呈现
  第二节 改革实践:具有异质性的国家与目标转移
  第三节 “议事层”的具体实践与民主化的消解
  小结
 第五章 社区改革中的选举控制
  第一节 从户代表选举到居民代表选举
  第二节 居民代表的产生——“酝酿”还是选举
  第三节 居委会名单:从内部商定到正式确定
  第四节 选举过程中的居民和街道办事处
  小结
 第六章 数字化治理与日常运作规范的形成
  第一节 数字化创建、象征性参与及“可见性”营造
  第二节 数字化管理和“符码化”的个人
  第三节 数字化政绩、利益性诉求与简化工作任务
  第四节 言必称“数”:选择过程与规范形成
  小结
 第七章 双重指标考核之下的社区调解
  第一节 背景:纠纷频发的城市社区
  第二节 调解主体与调解环境
  第三节 一般纠纷与浅表性调解
  第四节 重点纠纷与实质性调解
  小结
 第八章 制度背景下的组织氛围与内部关系
  第一节 竞争氛围、压力机制与赶工行为
  第二节 晋升机会、地位差别与内部竞争
  第三节 身份调整、权威缺失与内部管理
  第四节 彼此可见、同事期望与互为压力
  第五节 边缘成员、“内外有别”与弱者武器
  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城市社区:有效性与合法性
  第二节 国家的复杂性与多面相:实体行动者与抽象制度背景
  第三节 社区组织的选择与行动逻辑
  第四节 本书的局限性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附录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与民丰园社区居委会共建协议
  附录2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与民丰园社区居委会签约仪式议程
  附录3 关于共建协议签约仪式的讨论
  附录4 2009年居委会选举后社区工作者登记表
  附录5 古城区关于民选街聘社区事业干部管理的若干意见(节选)
  附录6 社区事业编干部联名信
  附录7 阜财街街道2006年工作指导意见(节选)
  附录8 民丰园社区第六届居委会选举工作总结
  附录9 北京市古城区创建学习型社区居委会评估指标(试行)
  附录10 古城区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示范点检查验收工作说明及评分表
  附录11 刘金芸三年工作总结(2006-2008)
  附录12 2003年民丰园社区调解委员会人员情况表
  附录13 2008年阜财街地区社区居委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检查验收表
  附录14 古城区文明社区建设管理办法(节选)
  附录15 民丰园社区居委会2005年创建文明城区阶段工作总结
  附录16 蒋丽艳致街道办事处领导的一封信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