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如何了解一个人
》
售價:HK$
75.9

《
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
售價:HK$
87.8

《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
售價:HK$
88.0

《
蝉鸣震耳欲聋
》
售價:HK$
75.9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74.8

《
植物圣经(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典藏全彩复刻,跨越400年的科学与艺术瑰宝,一部改写人类植物认知的里
》
售價:HK$
294.8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75.9

《
红帆船
》
售價:HK$
62.5
|
| 內容簡介: |
|
至圣孔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亚圣孟子开创和发展的儒家文化,形塑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形态,并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在历史上变得无所不包”,其影响辐射东亚,乃至全球。但在社会变革尤其是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时期,儒家以仁义礼乐为核心的自立方略因未能有效抵挡西方的军事与文化冲击,伴随着科举制的废除和“欧风美雨”的鼓荡,制度化的儒家体系逐渐走向解体。重视对这些特殊时期传统文化命运的研究,有助于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与制度创新。山东是孔、颜、曾、孟四圣的桑梓地,儒家思想的发祥地。与此相应,该地区保存的大量记载儒家圣贤事迹及历代封赐、林庙修建、祭祀典礼、碑传诗赋、优礼后裔、社会变革的档案、碑刻、族谱、方志等文献,成为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及社会转型时期圣贤境遇的重要历史资源。对这些资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既能展现传统国家政治生态及基层社会治理的实况,又能促进人们理解传统社会经济结构与运行机制的变迁;既能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注入源头活水,又能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凝结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重要资源。
|
| 關於作者: |
|
吴佩林,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孔府档案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致力于地方文献的整理、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史、法律史。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11&ZD093)首席专家,“清代巴县衙门档案整理与研究”(16ZDA126)子课题负责人,“清代南部县衙档案展览馆”总策划,辑刊《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主编。出版有《清代县域民事纠纷与法律秩序考察》(中华书局,独著,获教育BU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研究》(中华书局,合著),均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历史研究》《法学研究》《档案学通讯》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
| 目錄:
|
前言
明清以来曲阜衍圣公府的地位、作用与影响
清代山东孔府庄田的研究
南宋、元代庙学祭祀中的鼎与炉
明清曾子奉祀格局的确立与变迁
金代儒家文化认同考察——以《赠正奉大夫袭封衍圣公孔公墓表》为中心
明代孔颜曾孟四氏圣裔的教育与科贡——以阙里孔氏庙学为中心
孔子家族史上的伪孔之辨
乾隆朝《孔氏家仪》禁毁案新探——基于礼仪冲突与官绅矛盾双重视角的研究
嘉靖《阙里志》纂修及相关问题探究
曾氏家族志编纂考述
五四批孔的影响及其限度(1916—1920)——以“《新青年》读者”的反应为切入点
“封建遗存”的近代境遇:1928—1930年曲阜孔庙祀田的国有化争端?
“文治”与圣裔:南京国民政府对孔德成的借助及其困境
近代华北乡村土地交易参与者人际关系探微——基于孔府魏庄地契的实证分析
近代日本与孔府关系研究
孔子圣迹图在日本的传播
Women and Power: The Power and Status of the Wives of the Dukes for Fulfilling the Sage in the Kong Lineage in Qufu since the Qing Dynast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