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 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
 售價:HK$ 
			94.6
 
  《 
			绑架游戏(东野圭吾相当出色的设定系推理)
			》
 售價:HK$ 
			65.8
 
  《 
			逆战: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之警示(日本财政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金子胜深刻解读日本经济 敲响中国警钟)
			》
 售價:HK$ 
			74.8
 
  《 
			不要担心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一本鼓励你用“微小的锚点”稳住“巨大的不确定”的心理指南!)
			》
 售價:HK$ 
			54.8
 
  《 
			叫卖伦敦:街头商贩与英国都市生活
			》
 售價:HK$ 
			85.8
 
  《 
			写给不同体型健身者的力量训练指南
			》
 售價:HK$ 
			107.8
 
  《 
			隐秘的翅膀
			》
 售價:HK$ 
			79.2
 
  《 
			B先生:梅兰妮·克莱因的成人分析故事
			》
 售價:HK$ 
			86.9
 
 
 | 
         
          | 編輯推薦: |   
          | 筋针疗法具有取穴简捷、无痛无感、速效高效、经济安全、简便易学等特点,可谓“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和典范。本次修订增补了新的学术观点、新的诊疗技术、190余幅彩图、17种筋针适用病种、16幅十二经筋彩图(附于书末)、9个筋针相关二维码视频。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以实用为宗旨,理、法、穴、术俱备,既传承古训,又开拓创新;对于针灸医师、医学院校师生来说,是一部厚重翔实、见解独到、回味无穷的临床读物。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共分4章和附篇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筋针疗法的由来、筋针命名的含义。第二章详述经筋的生理特性,经筋病的病因病机、病候特征、辨证分型、诊查方法、治疗法则等。第三章介绍筋针疗法的特点、作用机制、取穴原则、取穴方法、操作方法等。第四章介绍64种筋病的筋针治疗方案。附篇阐述“调形针法、调气针法、调神针法”“卫气学说”“卫皮学说”“卫跷学说”等,提出“跷为筋海”的学术观点。书末附有16幅十二经筋彩图。 |  
         
          | 關於作者: |   
          | 刘农虞:筋针疗法研创者,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国际筋针学会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恒志:筋针针具研发者,博士;陈小砖: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优秀中医,深圳市第五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
 |  
         
          | 目錄: |   
          | 第一章 概述/ 1 一、 筋针疗法的由来/ 1
 二、 筋针命名的含义/ 5
 第二章 经筋理论/ 8
 一、 《灵枢·经筋》原文/ 8
 二、 经筋的生理特性/ 10
 (一) 经筋的概念/ 10
 (二) 经筋的循布特点/ 11
 (三) 卫筋学说(上)/ 16
 (四) 经筋之“体阴用阳”/ 18
 (五) 筋脉系统假说/ 20
 附:调气分营卫/ 34
 (六) 经筋与脏腑的关系/ 38
 (七) 经筋与肌肉、筋膜/ 39
 三、 经筋病的病因病机/ 43
 (一) 经筋病的病因/ 44
 (二) 经筋病的病机探析/ 45
 附:筋(肌)急则痛/ 47
 四、 经筋痹病/ 48
 (一) 经筋痹病命名/ 48
 (二) 筋痹与五体痹/ 51
 (三) 以筋为中心的五体辨痹思维模式/ 55
 (四) 建立符合针灸特点的辨证思维模式/ 56
 五、 经筋病候/ 56
 (一) 经筋病候特征/ 57
 (二) 经筋病候分类/ 57
 (三) 经筋病候解析/ 59
 六、 筋病辨证/ 60
 (一) 经筋辨证/ 60
 (二) 痛肿辨证/ 61
 (三) 窍腔辨证/ 62
 (四) 骨脉辨证/ 63
 七、 筋病的诊查/ 63
 (一) 筋病的四诊/ 63
 (二) 筋病的检查方法/ 65
 八、 筋病治则剖析/ 69
 (一) “以痛为输”是筋病取穴主法/ 69
 (二) “燔针劫刺”是筋病施术法则/ 71
 (三) “以知为数”是筋病取效准则/ 73
 九、 经筋疗法与筋针疗法/ 74
 (一) 经筋疗法/ 74
 (二) 经筋针法/ 76
 (三) 筋针疗法/ 77
 第三章 筋针疗法/ 79
 一、 筋针疗法的特点/ 79
 (一) 取穴简捷/ 79
 (二) 无痛无感/ 79
 (三) 速效高效/ 80
 (四) 经济安全/ 80
 (五) 简便易学/ 80
 二、 筋针对软组织损伤即刻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80
 三、 筋针的作用机制探析/ 83
 (一) 得气与气至的关系/ 83
 (二) 浅刺无感针法的临床文献研究/ 86
 (三) 卫筋学说(下)/ 87
 (四) 浅刺无感针法的研究/ 90
 四、 经筋六向评估/ 91
 五、 筋穴的取穴原则与方法/ 93
 (一) 取穴原则/ 93
 (二) 取穴方法/ 94
 六、 筋针的操作方法/ 96
 (一) 针具选择/ 96
 (二) 筋针体位/ 96
 (三) 消毒/ 98
 (四) 进针方法/ 98
 附: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98
 (五) 筋针刺法/ 101
 (六) 动筋激卫/ 103
 (七) 皮下留针/ 104
 (八) 出针/ 104
 七、 筋针常见意外的处理与预防/ 104
 (一) 皮下出血/ 104
 (二) 筋针脱落/ 105
 (三) 晕针/ 105
 八、 建子针法与百刻针法/ 105
 (一) 卫气行/ 106
 (二) 建子针法/ 108
 (三) 百刻针法/ 114
 九、 其他辅助疗法/ 117
 (一) 电针疗法/ 117
 (二) 腕踝针疗法/ 117
 (三) 皮内针疗法/ 118
 (四) 艾灸疗法/ 118
 (五) 拔罐疗法/ 118
 (六) 经络整脊疗法/ 118
 (七) 胶布疗法/ 118
 (八) 制动疗法/ 118
 (九) 膏油疗法/ 118
 十、 筋针疗法的适应证——经筋病证/ 119
 第四章 筋针临床应用/ 121
 第一节 筋性痹病/ 121
 一、 头面部经筋病/ 121
 头痛(偏头痛)/ 121
 面瘫/ 125
 三叉神经痛/ 130
 面肌痉挛/ 134
 中风(维筋病)/ 136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143
 二、 颈项部经筋病/ 146
 落枕/ 146
 颈椎病/ 148
 胸廓出口综合征/ 158
 三、 胸背部经筋病/ 160
 背肌筋膜炎/ 160
 胸椎后小关节紊乱/ 163
 胸壁扭挫伤/ 165
 肋间神经痛/ 167
 四、 上肢部经筋病/ 170
 肩关节周围炎/ 170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175
 冈上肌腱炎/ 178
 肱骨外上髁炎/ 181
 肱骨内上髁炎/ 183
 肱三头肌腱损伤/ 185
 腕关节扭伤/ 187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189
 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192
 腱鞘囊肿/ 194
 腕管综合征/ 196
 五、 腰骶部经筋病/ 198
 慢性腰肌劳损/ 198
 急性腰扭伤/ 201
 腰臀部筋膜炎/ 204
 梨状肌综合征/ 207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209
 腰椎间盘突出症/ 211
 肥大性脊柱炎/ 222
 六、 下肢部经筋病/ 225
 股四头肌损伤/ 225
 股内收肌群损伤/ 227
 阔筋膜张肌损伤/ 229
 腘绳肌损伤/ 231
 膝侧副韧带损伤/ 233
 髌腱炎/ 237
 髌前、下滑膜囊炎/ 239
 髌骨软化症/ 241
 髌下脂肪垫肥厚/ 243
 腓肠肌群损伤/ 245
 踝关节损伤/ 247
 跟腱炎/ 250
 跟腱滑囊炎/ 252
 踝管综合征/ 253
 足掌痛/ 255
 足跟痛/ 256
 第二节 筋性腔病/ 258
 胸痹/ 258
 心悸/ 261
 胃痛/ 263
 呃逆/ 265
 便秘/ 267
 癃闭/ 269
 痛经/ 271
 闭经/ 273
 第三节 筋性窍病/ 276
 眩晕/ 276
 耳鸣(耳聋)/ 279
 近视/ 284
 鼻鼽/ 288
 牙痛/ 291
 声音嘶哑/ 292
 阴痒/ 294
 产后漏尿/ 296
 第四节 其他病证/ 298
 蛇丹/ 298
 附篇/ 303
 调形针法、调气针法、调神针法/ 303
 卫气学说/ 308
 卫皮学说/ 310
 卫跷学说/ 321
 筋针历程/ 332
 |  
         
          | 內容試閱: |   
          | 《筋针疗法》自2016 年6 月出版,至今7 年了。 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早就通知我,《筋针疗法》可以再版了。确实我也有此打算,因为在这7 年中,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针灸学会领导、专家的热情关怀下,在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江苏省针灸学会,尤其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及其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领导的大力扶持下,在国内外中医针灸专家们的鼓励帮助下,以及筋针同道们的鼎力支持下,“筋针疗法”这一源自《黄帝内经》的经典针法重获新生。
 《筋针疗法》出版的7 年中,因筋针的无感速效、经济安全、易学易用、依从性好等特色而深受医师的喜爱,销量达1.6 万册。我们在筋针的教学、普及推广过程中,热心的同道反映了在学习筋针过程中,没有图像等给学习带来的不便;加之,我们在筋针的深入研究中,尤其是与各中医药大学专家的交流中,重新领悟了筋针,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观点,如筋脉系统假说、卫筋学说、调气分营卫、调卫气针法、筋(肌)急则痛、跷为筋海等;对筋针的诊疗技术也有新的突破,如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经筋六向评估、动筋激卫、建子针法、百刻针法等。为此,通过再版可以更新学术观点,介绍新的诊疗针法,补充图像资料,绘制经筋彩图(正侧背三幅总图、十二经筋分图)等,完善针灸理论与方法,更好地满足学习筋针同道的需求。“筋针疗法”属于《黄帝内经》调卫气针法,卫气与经筋、皮部、跷脉等密切相关,为此提出了卫筋学说、卫皮学说、卫跷学说,拓展了筋针的适用范围。再版的《筋针疗法》中,着重介绍了在卫筋学说指导下筋针调卫诊治筋病的内容,如筋性痹病、筋性腔病、筋性窍病,对在卫皮学说、卫跷学说指导下筋针调卫诊治皮部病、跷脉病进行了临床观察,介绍了部分病例,以此抛砖引玉。
 2022 年9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 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在本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中,针灸正式被列为一级专业学位类别,可授予硕士专业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对针灸被列为一级专业学位类别表示祝贺。他表示,这是“国家中医药改革创新的成果体现”“必将引领针灸学专业的未来发展,为健康中国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借此东风,再版《筋针疗法》,为健康中国,乃至健康世界做些工作。
 在《筋针疗法》再版过程中,感谢南京中医药大学尤其是恩师杨兆民教授的栽培,中国中医科学院赵京生教授的指导,以及筋针同道们的热情支持与临床经验分享,给了我智慧和巨大的动力,完成了再版《筋针疗法》的编写。本书中引用了多位专家、学者的学术思想,尤其是分享了部分筋针同道的临床经验,对他们的无私奉献感恩!学生许沈娟也协助做了许多工作。同时要感谢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鼎力相助,使《筋针疗法》顺利再版。
 南京中医药大学 刘农虞
 癸卯年秋
 |    |